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及其施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及其施工結構,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包括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所述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的疊合部設置有抗剪型鋼,所述抗剪型鋼分別固定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中。通過在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的疊合部設置抗剪型鋼,增加了后置混凝土構件在疊合部的抗剪能力。采用該施工結構,施工操作簡單,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
【專利說明】
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及其施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及其施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由于原有建筑物在結構功能上的局限或在建筑物遭受自然災害損壞后,往往需要對原先建筑結構進行改造或加固,目前這種在原有建筑結構上進行改造或加固的方法通常采用增大原結構構件的截面尺寸,或在原結構構件上疊合澆注新的結構構件,這種新的結構構件也稱為后置混凝土構件。在原結構構件上疊合澆注后置混凝土構件時,原結構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之間的交界部位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縫,導致后置混凝土構件抗剪能力較低。目前傳統(tǒng)的設計及施工方法是在施工縫部位設置用于增加其抗剪能力的縱向鋼筋,但這種設置縱向鋼筋的施工方法,其所能提供的抗剪力有限,在高負荷的使用過程中或遭受強烈自然災害時,原結構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容易在施工縫處,因剪力的作用產生相互的滑移,進而導致結構破壞失效,給建筑物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xiàn)有后置混凝土構件結構存在抗剪能力不足的問題,提供一種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及其施工結構,提高后置混凝土構件在施工縫處疊合部的抗剪承載能力。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一種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包括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所述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的疊合部設置有抗剪型鋼,所述抗剪型鋼分別固定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中。
[0005]上述技術方案中,抗剪型鋼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中的一端設置有多個穿筋孔,所述穿筋孔內均設置有橫向鋼筋,橫向鋼筋固定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中。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抗剪型鋼設置在后置混凝土構件中的一端設置有多個錨栓。
[0007]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上述疊合式混凝土構件的施工結構,包括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上的預設孔,所述預設孔內設置有抗剪型鋼,抗剪型鋼一部分固定設置在預設孔內,一部分伸出預設孔外,在原混凝土構件上沿抗剪型鋼四周固定設置有抗剪鋼筋,所述抗剪鋼筋伸出原混凝土構件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縱向鋼筋。
[0008]上述技術方案中,在原混凝土構件上與抗剪型鋼穿筋孔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貫通孔,穿筋孔上的橫向鋼筋設置在貫通孔內。
[0009]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貫通孔兩外端均設置有堵頭。
[001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抗剪鋼筋和縱向鋼筋上套設有箍筋,套設在抗剪鋼筋上的箍筋間距小于套設在縱向鋼筋上的箍筋間距,其中套設在抗剪鋼筋上的箍筋間距不大于50mm ο
[0011]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抗剪型鋼腹板兩側設置有L型附加箍筋,所述附加箍筋一端與抗剪型鋼焊接連接,另一端彎折后分別與抗剪鋼筋連接,彎折端同時與箍筋綁扎連接。
[0012]上述技術方案中,在原混凝土構件上設置有注漿孔,所述注漿孔一端連通原混凝土構件外表面,另一端連通預設孔。
[0013]通過在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的疊合部設置抗剪型鋼和抗剪鋼筋,增加了后置混凝土構件的抗剪能力;同時通過在抗剪型鋼上設置穿筋孔和錨栓,加強了抗剪型鋼與原混凝土構件與后置混凝土構件之間的結合強度,增加了后置混凝土構件的抗拉拔能力;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操作方便,施工周期短,承載能力強等特點。
[0014]采用該施工結構進行施工,施工操作簡單,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能有效保證疊合式混凝土構件的整體施工質量。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疊合式混凝土構件結構和施工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圖1中A-A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圖1中B-B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圖1中C-C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原混凝土構件,2、后置混凝土構件,3、抗剪型鋼,4、錨栓,5、套筒,6、箍筋,
7、縱向鋼筋,8、注漿孔,9、穿筋孔,10、附加箍筋,11、橫向鋼筋,12、堵頭,13、貫通孔,14、抗剪鋼筋,15、預設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1]參照圖1,為一種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包括原混凝土構件I和后置混凝土構件2,所述原混凝土構件I和后置混凝土構件2的連接部設置有抗剪型鋼3,所述抗剪型鋼3分別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I和后置混凝土構件2中。這里的抗剪型鋼可采用工字鋼、槽鋼等不同截面的型鋼。通過在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的連接部之間設置抗剪型鋼,增加了后置混凝土構件的抗剪能力。
[0022]優(yōu)選地,抗剪型鋼3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中的一端設置有多個穿筋孔9,所述穿筋孔9內均設置有橫向鋼筋11,橫向鋼筋11固定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I中。另外,抗剪型鋼3設置在后置混凝土構件中的一端設置有多個錨栓4,錨栓在抗剪型鋼的上下兩側均勻對稱設置。通過在抗剪型鋼上設置穿筋孔和錨栓,加強了抗剪型鋼與原混凝土構件與后置混凝土構件之間的結合強度,增加了后置混凝土構件的抗拉拔能力。
[0023]參照圖1至4,為上述疊合式混凝土構件的施工結構,該結構包括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I上的預設孔15,所述預設孔15內設置有抗剪型鋼3,抗剪型鋼3—部分固定設置在預設孔15內,一部分伸出預設孔15外,在原混凝土構件I上沿抗剪型鋼3四周固定設置有抗剪鋼筋14,所述抗剪鋼筋14伸出原混凝土構件I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縱向鋼筋7。
[0024]為增加抗剪型鋼與原混凝土構件之間的連接強度,在抗剪型鋼3設置在預設孔內的一端的腹板上設置多個穿筋孔9,抗剪型鋼通過穿筋孔與原混凝土構件連接。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是在原混凝土構件I上與抗剪型鋼穿筋孔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多個貫通孔13,這些貫通孔貫穿整個原混凝土構件截面,在貫通孔內設置橫向鋼筋11,橫向鋼筋同時穿過抗剪型鋼的穿筋孔,從而實現(xiàn)將抗剪型鋼與原混凝土構件進行連接。另外為了后序注漿施工操作的考慮,通常需要將貫通孔露在原混凝土構件表面的兩端進行封閉,這里采用的是在貫通孔兩外端分別設置有堵頭12。
[0025]所述縱向鋼筋7與抗剪鋼筋14之間通過套筒5固定連接,套筒與縱向鋼筋和抗剪鋼筋之間均通過螺紋進行連接。
[0026]在抗剪鋼筋14和縱向鋼筋7上套設有箍筋6,套設在抗剪鋼筋上的箍筋間距小于套設在縱向鋼筋上的箍筋間距,其中套設在抗剪鋼筋上的箍筋間距不大于50mm。
[0027]另外,在抗剪型鋼腹板兩側設置有L型附加箍筋10,所述附加箍筋一端與抗剪型鋼焊接連接,另一端彎折后分別與位于同一側的抗剪鋼筋連接,附件鋼筋的彎曲端彎曲時正好將抗剪鋼筋包覆在彎曲部位,彎折端同時與箍筋綁扎連接。
[0028]在原混凝土構件上設置有注漿孔8,所述注漿孔8—端連通原混凝土構件外表面,另一端連通預設孔;該注漿孔位于預設孔上方,與預設孔之間呈一定的傾斜角,這樣通過注漿孔可方便地將植筋膠注入預設孔中,保證抗剪型鋼的連接強度和施工質量。
[0029]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和附圖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所述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的疊合部設置有抗剪型鋼,所述抗剪型鋼分別固定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和后置混凝土構件中。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其特征在于:抗剪型鋼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中的一端設置有多個穿筋孔,所述穿筋孔內均設置有橫向鋼筋,橫向鋼筋固定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中。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疊合式混凝土構件,其特征在于:抗剪型鋼設置在后置混凝土構件中的一端設置有多個錨栓。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疊合式混凝土構件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原混凝土構件上的預設孔,所述預設孔內設置有抗剪型鋼,抗剪型鋼一部分固定設置在預設孔內,一部分伸出預設孔外,在原混凝土構件上沿抗剪型鋼四周固定設置有抗剪鋼筋,所述抗剪鋼筋伸出原混凝土構件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縱向鋼筋。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疊合式混凝土構件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原混凝土構件上與抗剪型鋼穿筋孔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貫通孔,穿筋孔上的橫向鋼筋設置在貫通孔內。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疊合式混凝土構件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貫通孔兩外端均設置有堵頭。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疊合式混凝土構件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鋼筋和縱向鋼筋上套設有箍筋,套設在抗剪鋼筋上的箍筋間距小于套設在縱向鋼筋上的箍筋間距,其中套設在抗剪鋼筋上的箍筋間距不大于50mm。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疊合式混凝土構件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型鋼腹板兩側設置有L型附加箍筋,所述附加箍筋一端與抗剪型鋼焊接連接,另一端彎折后分別與抗剪鋼筋連接,彎折端同時與箍筋綁扎連接。9.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疊合式混凝土構件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原混凝土構件上設置有注漿孔,所述注漿孔一端連通原混凝土構件外表面,另一端連通預設孔。
【文檔編號】E04G23/02GK205476576SQ201620075168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6日
【發(fā)明人】楊振杰, 楊新, 李建明, 秦尹
【申請人】四川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