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黄色,透逼一级毛片,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在线看国产美女毛片2019,黄片www.www,一级黄色毛a视频直播

光敏鼓,照相制版腔,成象裝置及成象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63648閱讀:39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光敏鼓,照相制版腔,成象裝置及成象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光敏鼓,照相制版腔,成象裝置及成象設備。該成象裝置可以配備于例如光電成象復印機上,激光印刷機上,LED印刷機上以及傳真機上,或類似設備中。
在這種成象裝置中,將均勻充電的一個光敏鼓選擇性地進行曝光,從而形成潛象,通過用上色劑對該潛象進行顯影產生肉眼可見的潛象作為上色劑圖象。光敏鼓表面形成的上色劑圖象被轉移給記錄媒體,因此完成對圖象的記錄。
按這種方式,在這類成象裝置中,光敏鼓必須以高精確度旋轉,從而提高成象質量。針對這一點,有人提供了一種技術,其中,光敏鼓上的齒輪與成象裝置中的齒輪相嚙合,這樣,來自成象裝置的驅動力就必定傳遞到光敏鼓上,從而使光敏鼓高精確度地進行旋轉。
順便說,本申請的發(fā)明人提供了一些技術,記載于下列的專利文件中。
首先美國專利4,829,335(1989年5月9日公布)公開的技術是借助一個螺旋齒輪將成象裝置的驅動力傳遞給光敏鼓。在這篇專利中,可以使光敏鼓在軸向上就位,并且光敏元件以高精度進行旋轉。
其次,在美國專利5,126,800(1992年6月30日公布)中公開了一種技術,在承象元件上帶有第一和第二驅動傳送部件,而在一顯影劑攜帶元件上帶有第三驅動傳送部件,這樣,第三驅動傳送部件就可以選擇性地與第一或第二驅動傳送部件相嚙合。按照該專利,可以根據顯影劑的種類很方便地改變顯影劑攜帶元件的轉速。
以上二篇專利揭示了一個事實,即一個光敏元件的齒輪是與成象裝置中的齒輪相嚙合的以便將成象裝置的驅動力準確地傳遞給光敏元件。本發(fā)明對這種技術作了進一步的改進。
本發(fā)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光敏鼓,一種照相制版腔,一種成象裝置及一種成象設備,它們可以完美地成象。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光敏鼓,一種照相制版腔,一種成象裝置及一種成象設備,它們能夠有效地傳遞驅動力。
本發(fā)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光敏鼓,一種照相制版腔,一種成象裝置及一種成象設備,它們能減少光敏體被損壞的可能性。也說是說,根據本發(fā)明,例如,在安裝光敏鼓時,當將其先放置于一支撐表面時,光敏鼓可以借助一寬大的支撐表面而穩(wěn)定地豎直立起。而當光敏鼓被平躺放置時,由于此時鼓的一端被抬起成傾斜狀態(tài),光敏體并不與放置表面相接觸。這時,光敏體遭破損的可能性就減小了。
本發(fā)明的第四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光敏鼓,一種照相制版腔,一種成象裝置和一種成象設備,其中光敏鼓的安裝方向在其安裝過程中很容易被識別,而且可以改善組裝效率。也就是說,根據本發(fā)明,由于螺旋齒輪裝在一圓筒形元件附近,操作者在安裝光敏鼓的過程中,根據螺旋齒輪很容易識別光敏鼓的安裝方向。
以下是對附圖的說明。


圖1是一復印機的剖面正視圖,其中裝有本發(fā)明最佳實施例中的一照相制版腔;
圖2是復印機的透視圖,其中的托盤是打開的;
圖3是復印機的透視圖,其中的托盤是閉合的;
圖4是照相制版腔的剖面正視圖;
圖5是照相制版腔的透視圖;
圖6是沿相反方向所看到的照相制版腔的透視圖;
圖7是將照相制版腔的上、下架分開時,該腔的分解剖面圖;
圖8是下架的透視圖,表明其內部的結構;
圖9是上架的透視圖,表明其內部的結構;
圖10是照相制版光敏鼓的軸向剖面圖;
圖11是用于解釋測量充電噪音的示意圖;
圖12是表明填充物的位置對所測得的充電噪音的影響的圖線;
圖13是光敏鼓的接地件的透視圖;
圖14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中光敏鼓接地件的透視圖;
圖15是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其中用于光敏鼓的接地件不分叉;
圖16是用于光敏鼓的不分叉接地件的剖面圖;
圖17是充電輥輔助結構的正視圖;
圖18A是一曝光盤的透視圖,而圖18B是其局部剖面圖;
圖19是一帶有攪拌葉的非磁性上色劑喂入機構的剖面圖;
圖20是表明光敏鼓9與顯影筒12d之間的定位關系的軸向剖面圖,還有一個用于對顯影筒加壓的結構;
圖21A是沿圖20A-A線的剖面圖,圖21B是沿圖20B-B線的剖面圖;
圖22是用于解釋對顯影筒加壓力的剖面圖;
圖23是一隔離板的透視圖,此時板的上邊緣發(fā)生了扭曲;
圖24A是一透視圖,它表明一雙面膠帶從隔離板的下端伸出,圖24B和24C表明一粘著工具粘接在伸出的雙面膠帶上的情形;
圖25A是一透視圖,表明隔離板的下端部被彎曲,它粘附在一彎曲的連接面上,圖25B是一透視圖,它表明隔離板的上部由于脫離了連接表面的彎曲部分而被張緊的情形;
圖26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隔離板的透視圖,其中板的寬度從二端向中間逐漸直線性的加大;
圖27是一透視圖,用于解釋隔離板連接表面通過對表面加壓而發(fā)生彎曲的情形;
圖28表明一記錄媒體被下架的下表面導引時的情形;
圖29是一剖面圖,表明光敏鼓最終被組裝起來的情形;
圖30是一剖面圖,表明顯影刮刀和清潔刮刀伸出時的情形;
圖31是用于解釋照相制版腔組裝情形的分解圖;
圖32說明了當照相制版腔的光敏鼓被組裝時,導引元件的位置;
圖33是一結構的剖面圖,其中鼓的導引件裝在刮刀支撐件的端部;
圖34是一透視圖,說明光敏鼓軸承件與顯影筒的連接關系;
圖35是光敏鼓和裝在軸承件上的顯影筒的剖面圖;
圖36是一蓋膜和一撕帶的透視圖;
圖37是表明撕帶從一夾具中伸出來的透視圖;
圖38是一示意圖,表示照相制版腔被操作者用手拿住時的情形;
圖39A是一流程圖,表明照相制版腔的組裝流水線,圖39B是表明對照相制版腔進行拆卸和清潔的流程圖;
圖40是一透視圖,表明照相制版腔被置入成象設備中時的情形;
圖41是一透視圖,表明圖24中的照相制版腔正被裝入成象設備中的情形;
圖42是一透視圖,表明成象設備中三個接點的排布情況;
圖43是該三個接點構造的剖面圖;
圖44是一剖面圖,解釋下架和透鏡系統(tǒng)間的相互位置關系;
圖45是一剖面圖,解釋下架和正本支撐玻璃間的相互位置關系;
圖46是定位銷連接位置的透視圖;
圖47是一正面示意圖,表明鼓與套筒的轉軸及軸支撐元件之間的關系,還表明了從一驅動齒輪向光敏鼓的凸緣齒輪傳遞驅動力時的傳遞方向;
圖48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顯影筒的分解透視圖,其中套筒很容易滑動;
圖49是圖48中顯影筒的正視簡圖;
圖50上架和下架脫開時的正剖面圖;
圖51表明齒輪和連接件與光敏鼓相連的情形;
圖52A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中顯影筒接受元件的正視圖,圖52B是圖52A所示的接受元件的端面正視圖;
圖53是一裝置的正視圖,其中顯影刮刀和清潔刮刀可以通過銷釘連接在成象設備的內部;
圖54是一正視圖,它表明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將光敏鼓最終裝配的情況;
圖55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中支撐光敏鼓及顯影筒的軸承元件的正視簡圖;
圖56是將驅動力從成象設備的一驅動馬達傳遞到各個元件上的傳送機構簡圖;
圖57和58是一透視圖,它表明光敏鼓的凸緣齒輪及與該凸緣輪相組合的齒輪都從下架中伸出的情況;
圖59表明將驅動力自成象設備的驅動齒輪傳向光敏鼓及傳送輥的齒輪系;
圖60A和60B顯影筒的不同傳送機構,該機構可用磁性上色劑和非磁性上色劑;
圖61是采用本發(fā)明的光敏鼓的透視圖;
圖62是當光敏鼓沿堅直方向放置在??勘砻嫔蠒r的側視圖;
圖63是當光敏鼓被平放在??勘砻嫔蠒r的側視圖;
圖64是一正視剖面圖,它表明光敏鼓安裝時的情形。
現(xiàn)參照相應的附圖,首先對本發(fā)明第一個實施例的照相制版腔以及采用該制版腔的成象設備進行說明。
先概括地講述一下成象設備的總體結構。圖1是一復印機的正剖視圖,它作為成象設備的一個例子,其中裝有一照相制版腔,圖2是一托盤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復印機的透視圖,圖3是一托盤處于閉合狀態(tài)的復印機的透視圖,圖4是照相制版腔的正剖視圖,圖5是照相制版腔的透視圖,圖6是該照相制版腔處于反置狀態(tài)時的透視圖。
如圖1所示,對成象設備A進行操作,可以借助一正本閱讀裝置1對正本或文獻2上的圖象情報進行光學辨認,借助于供給裝置5,可以將放置于供紙盤3中的、或者由人工從供紙盤3中拿取的記錄紙送入照相制版腔B的成象工位,在此處,經由一轉移裝置6,將與圖象情報相對應的一顯影劑(相當于后面所述的上色劑)圖象轉移到記錄紙4的表面。其后,記錄紙4被送住定影裝置7,在此處將所轉移的上色劑圖象永久性地固定在記錄紙4上。然后記錄紙即被拋到排出盤8中。
規(guī)定為成象工位的照相制版腔B通過一充電裝置10對一旋轉的光敏鼓(傳播圖象的元件)的表面進行均勻充電,然后借助一曝光裝置11將閱讀裝置1所讀取的光學圖象照射到光敏鼓上,從而在光敏鼓9的表面形成一潛象。接下來,通過顯影裝置12將上述潛象顯影成為一上色劑圖象。當上色劑圖象被轉移裝置6轉送到記錄紙4上之后,光敏鼓9表面殘存的上色劑即被清潔裝置13去除。
順便說一下,可以將光敏鼓9及類似元件放置在機架內,從而使照相制版腔B成為一個制板腔單元,所說的機架包括第一機架或上架14及第二機架或下架15。而且,在所述的實施例中,機架14、15是由高密度苯乙烯樹脂(HIPS)制成的,上架14的厚度約為2mm,下架15的厚度約為2.5mm。然而機架的材質及厚度并非局限于上述范圍內,可以進行適當的選擇。
按下來將對成象設備A的各部分及將照相制版腔B安裝在成象設備內作詳盡說明。
成象設備首先對成象設備A的各部分進行介紹。
1.正本閱讀裝置1的作用是對正本上記載的信息進行光學辯認,和圖1所示,它包括一片用于放置正本的玻璃支承1a,該板位于成象設備的主體部16的上部,正本2放置其上。一個用于將正本壓下的蓋板1b與正本玻璃支承1a相接配,以便進行開啟及關閉運動,所說的蓋板的內表面襯有海綿狀襯層1b1。正本玻璃支承1a和將正本壓下的蓋板1b安裝在裝置的主體16上,以便可以沿圖1中向左及向右的方向往復滑動。另一方面,一透鏡單元1c放置在正本玻璃支承1a的下方,位于裝置的主體16的上部,它包括一光源1c1和一短焦距聚焦透鏡系統(tǒng)1c2。
采用這種排布,當正本2被旋轉在正本支承玻璃1a上,其帶有圖象的一面朝下時,打開光源1c1,使正本支承玻璃1a沿圖1中向左及向右的方向滑動時,照相制版腔B中的光敏鼓9就被來自于正本2的并穿過透鏡系統(tǒng)1c2的反射光線曝光。
2.記錄紙喂入裝置喂入裝置5的作用是將位于紙張供給盤3中的記錄紙4送入成象工位,再將其送入定影裝置7中。具體說,先將許多張記錄紙4疊置在紙張供給盤3中,或者用手工方式將一張記錄紙放入紙張供給盤3中,使記錄紙的前端頂靠在供紙輥5a與壓在供紙輥上的磨擦墊5b之間的間隙處,當壓下復印起動紐A3時,供紙輥5a即開始轉動,將記錄紙4分離出來并送到一對記數輥5c1和5c2之間,這時輥再將記錄紙依次前送,使之在成象操作中對圖象進行記錄。成象處理之后,記錄紙4又被傳送帶5d和導引元件5e送往定影裝置7,然后被一對送出輥5f1、5f2拋到排出盤8中。
3.轉移裝置轉移裝置6的作用是將光敏鼓9上形成的上色劑圖象轉移到記錄紙4上,在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該裝置包括一轉移輥6。具體說,借助于轉移輥6使記錄紙4靠緊在照相制版腔B中的光敏鼓9上,所說的光敏鼓9也在成象設備內而且?guī)в幸欢ǖ碾妷?,該電壓與光敏鼓9上的上色劑圖象的極性相反,光敏鼓9上的上色劑圖象被轉移到記錄紙4上。
4.定影裝置定影裝置7的作用是通過對轉移輥6施加電壓而對轉移到記錄紙4上的上色劑圖象進行固定,如圖1所示,它包括一個耐熱的定影膜7e,該膜繞過驅動輥7a、加熱體7c及張力板7d,并在它們之間延伸,所述的加熱體7c由支架7b支撐著。順便說一句,張力板7d由張力彈簧7f施加偏壓力,從而對定影膜7e施加一張力。一壓力輥7g頂靠在加熱體7c上,將定影膜7e夾在它們之間,這樣,定影膜7e以定影過程所需要的予定力壓靠在加熱體7c上。
加熱體7c是用耐熱材料制成的,例如Alimina,它具有一產生熱量的表面,該表面包括一線型或板型元件,其寬度大約為160μm,長度(垂直于圖1平面方向上的尺寸)大約為216mm,是用Ta2N(氮化鉭)制造的,它可以安置在支架7b的下表面,支架是用絕熱材料或包括絕熱材料在內的復合材料制成的,保護層可以用Ta2O(氧化鉭)制成,使之將產生熱量的表面蓋住。加熱體7c的下表面是平坦的,其前后端部呈圓形,以利于定影膜7e的滑動。定影膜7e用熱處理過的聚酯制成,其厚度約為9μm。該膜可以隨驅動輥7a的轉動沿順時針方向轉動。當記錄紙4被轉移上上色劑之后,從定影膜7e和壓輥7g之間通過時,上色劑圖象在熱量及壓力的作用下就固定在記錄紙4上了。
順便說一下,為了將定影裝置7產生的熱量排出或放出成象設備,可以在成象設備的主體16內設置一冷卻扇17。風扇17轉動時,例如當按壓復印起動鈕A3時(圖2),就產生一空氣流a(圖1),它從記錄紙供給口流進成象設備,再從記錄紙排出口部流出,包括照相制版腔B在內的各個部件都被空氣流冷卻,這樣,熱量就不會停留在成象設備之內。
5.記錄紙供給盤和送出盤如圖1至3所示,紙張供給盤3和送出盤8分別裝在軸3a和8a上,上述軸位于設備的主體16內,它們分別可以沿圖2中b的方向及c的方向繞軸3b和8b作樞軸運動。鎖緊凸臺3c、8c位于托盤3和8的自由端的二側,這些凸臺可以插入正本壓板1b的上表面的鎖緊槽1b2中。這樣,就可以如圖3所示,當托盤3,8向內折起時,它們的鎖緊凸臺3c和8c就插入相應的槽1b2內,此時正本支承玻璃1a及正本壓下板1b就不能向左右方向滑動了。這樣,操作者可以借助抓手16a很容易地將成象裝置A提起并轉移。
6.用于調節(jié)強度等的調節(jié)鈕附帶說說,在成象裝置A上還設有用于調節(jié)強度等的調節(jié)鈕,簡單地說,在圖2中,有一電源開關A1,它用于開關成象裝置,一強度調節(jié)盤A2用來對成象裝置的(復印圖象的)基本強度進行調節(jié)。當把復印起動鈕按下時,成象裝置的復印工作即開始。當將復印清除鈕A4壓下時,將中斷復印工作并且將各種調節(jié)狀態(tài)(如調節(jié)強度狀態(tài))清除。復印計數鈕A5的作用是,當按下時可以調節(jié)復印的份數。當壓下強度自動調節(jié)鈕A6時,即可在復印過程中對強度自動調節(jié)。還有一強度調節(jié)盤A7,通過將該盤轉到所需的位置,操作者即可調節(jié)復印強度。
7.照相制版腔接下來,將對裝在成象裝置A內的照相制版腔B的各部分進行解釋。
照相制版腔B包括一承象元件及至少一個照相制版裝置。例如,照相制版裝置可以包括一充電裝置,它用于對承象元件的表面進行充電,還有一顯影裝置,這用于在承象元件上形成一上色劑的圖象,和/或一清除裝置,它用于將承象元件上所殘存的上色劑去除掉。如圖1和4所示,在該實施例中,照相制版腔B的構造如同一腔體元件,它是可移動地安裝在成象裝置的主體16內,該腔體內裝有充電裝置10,含有上色劑(顯影劑)的顯影裝置12,以及清除裝置13,該裝置安放在承象元件光敏鼓9的周圍。由包括上、下支架14和15在內的外殼將這些元件封閉在一起。充電裝置10,曝光裝置11(開口11a)以及顯影裝置12的上色劑儲存器12a都被包容在上架14之內,而光敏鼓9,顯影裝置12的顯影套12d以及清除裝置13則都被包容在下架15之內。
現(xiàn)在對照相制版腔B的各個部分再作詳細說明,它們依次包括充電裝置10,曝光裝置11,顯影裝置12以及清除裝置13。順便提及,圖7是照相制版腔的剖面圖,其上架和下架相互分離,圖8是表明下架整體結構的一透視圖,而圖9則是表明上架整體結構的透視圖。
8.光敏鼓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光敏鼓9包括一圓筒狀的鼓芯9a,其厚度約為1mm,由鋁材制成,還有一個正本光敏層9b,它位于鼓芯的外圓周表面,這樣,光敏鼓9的外直徑即為24mm。光敏鼓9根據成象操作過程沿箭頭所示的方向旋轉,是通過成象裝置的驅動馬達54(圖56)所產生的驅動力轉移到固定在光敏鼓9一端的凸緣齒輪9c(圖8)。
在成象操作中,當光敏鼓9轉動時,由于對充電輥10(與光敏鼓9相接觸)施加了一由直流電壓與交流電壓相疊加而成的波動電壓,從而使光敏鼓9的表面被均勻充電。這時,為了均勻地對光敏鼓9的表面進行充電,施加到充電輥10上的交流電壓的頻率必須增大,然而,如果上述頻率超過2000Hz,則光敏鼓9和充電輥10都會產生振動,這就可能導致所謂的“充電噪音”。
這就是說,當把交流電壓施加到充電輥10上時,在光敏鼓9和充電輥10之間將產生一靜電吸引力,在交流電壓處于最大值和最小值時,該吸引力最大,這就使充電輥10與光敏鼓9吸靠在一起,引起充電輥的彈性變形。另一方面,當交流電壓處于中間值時,吸引力變得最小,其結果是充電輥10的彈性變形得以恢復,使充電輥10與光敏鼓9相分離。這樣,光敏鼓9及充電輥10的振動頻率即為所施加的交流電變化頻率的二倍。而且,當充電輥10被吸靠在光敏鼓9上時,鼓及輥的旋轉受到制動,這種蠕動現(xiàn)象將導致振動,同時產生充電噪音。
為了減少光敏鼓9的振動,在圖10所示的實施例中(鼓的剖視圖),將一剛性或柔性的填充物9d放入光敏鼓9的內部,填充物9d可以由金屬,如鋁,黃銅等制成,也可是水泥,陶瓷,如石膏,或橡膠材料,如天然橡膠,可以結合生產性能,加工性能,重量以及成本加以綜合考慮。填充物9d可以是實心的圓柱體或中空的圓柱形。其外直徑應小于光敏鼓內徑的100μm,可以塞入鼓芯9a之內。也就是說,鼓芯9a與填充物9d之間的間隙最大為100μm,可以先將粘合劑(如氰苯丙烯酸酯樹脂,環(huán)氧樹脂等)9e涂在填充物9d的外表面或鼓芯9a的內表面。然后將填充物9d塞入鼓芯9a內,這樣二者就粘合成一體了。
下面將對發(fā)明人所作的測試結果加以說明,其中填充物9d的位置與噪音壓力(噪音水平)之間的相互關系是通過改變填充物9d在光敏鼓9中的位置來進行驗證的。如圖11所示,噪音壓力的測量方法是將一麥克風M放在照相制版腔B的正前方30cm處,房間的環(huán)境噪音為43dB。其結果如圖12所示,當填充物的重量為80克,將其放入光敏鼓9的軸向中間部位時其噪音壓力為54.5~54.8dB。而當填充物的重量為40克,將其放入偏離中心部位,靠近凸緣齒輪9c一側為30mm時,其噪音壓力為最小。從這一結果可以看出,將填充物9d放置在光敏鼓9中偏離中心位置,靠近凸緣齒輪9c一側其效果最佳。究其原因,可能是光敏鼓9的一端是經由凸緣齒輪9c支承的,而其另一端是由一不帶凸緣的軸承元件26支承的,這樣,光敏鼓9的結構相對其縱向中心位置并非對稱。
這樣,在圖10所述的實施例中,填充物9d被放置在光敏鼓9中偏離中心位置c(就鼓的軸向而言)靠近凸緣齒輪9c的一側,即靠近光敏鼓9的驅動機構一側。順便說一下,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填充物9d是由一中空的鋁件構成的,其長度L3為40mm,重量為20~60克,最好是35~45克(最佳重量為40克),將其放入一軸向長度L1為257mm的光敏鼓9中,其位置偏離中心位置c的距離L2為9mm,它靠近凸緣齒輪9c一側。由于光敏鼓9內裝入了填充物9d,光敏鼓的轉動很穩(wěn)定,這就抑制了光敏鼓9在成象操作過程中由于旋轉所引起的振動。這樣,即使增大施加給充電輥10的交流電壓,也可以使充電噪音減小。
而且在圖10所示的實施例中,還有一個接地裝置18a與光敏鼓9的內表面相連,接地裝置的另一端接在光敏鼓接地銷35a上,這樣光敏鼓9就實現(xiàn)了接地電路,接地端18a位于光敏鼓上與凸緣齒輪9c相對的一端。
接地裝置18a由彈簧不銹鋼,彈簧磷銅或類似材料制成,并且與軸承元件26相接。附圖13作了進一步地說明,接地裝置包括一基部18a1,它帶有一鎖口18a2,軸承元件26上的一凸起部可以插入其中,還有二個臂件18a3從基部18a1延伸出來,每一個臂件的自由端都帶有一半圓形的突起18a4,向下方突出。當軸承元件26與光敏鼓9接配時,接地裝置18a的二突起部18a4在臂部18a3的彈力作用下緊緊抵靠在光敏鼓9的內表面。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接地件18a已與光敏鼓有多點(二點)接觸,其接觸的可靠性就改善了,而且由于接地件18a是經由半圓形突起物18a4與光敏鼓相接觸的,所以接地件與光敏鼓9之間的接觸是穩(wěn)定可靠的。
順便說一下,如圖14所示,接地件18a的二臂部18a3的長度可以是相互不同的,采用此種排布,由于二半圓形突起物18a4與光敏鼓9的接觸部位是在鼓的圓周方向上相互錯開的,即使光敏鼓9的內表面有一沿軸向延伸的裂縫,二個突起部18a4也不會同時與該裂縫接觸,因此可以使(接地件與光敏鼓之間的)接地保持穩(wěn)定,不會失效。如果二個臂部18a3的長度不同,則二個臂18a3與光敏鼓之間的接觸壓力就會有所不同,然而這種差異可以進行補償,例如,通過改變臂部18a3的彎曲角度來進行調整。
在所述的實施例中,接地件18a可以有二個上述的臂部18a3,如果希望接地件不間斷地與光敏鼓9的內表面保持接觸,可以設置3個或更多的臂部,也可以使用一種單臂部件18a3(不分叉),該單臂部件上不帶有突出物,如圖15和16所示。
如果接地件18a與光敏鼓9的內表面間的接觸壓力太小。半圓形突起物18a4不能隨光敏鼓的內表面的不均勻性而變化,這將導致接地件與光敏鼓之間的接觸不良,并且由于臂部件18a3的振動而帶來噪音,此時為防止不良接觸和噪音必須增大接觸壓力。然而,如果該接觸壓力太大,當成象設備使用時間很長,光敏鼓的內表面可能受半圓形突起物18a4的高壓而破損。因此,當半圓形突起物18a4經過該破損部位時,就會發(fā)生振動,從而導致接觸不良及振動噪音??紤]到上述因素,接地件18a與光敏鼓內表面間的接觸壓力最好為10~200g之間。也就是說,根據發(fā)明人的實驗結果,當該接觸壓力小于10g時,隨著光敏鼓的轉動,有可能產生不良接觸,這就可能導致對其他電器設備的無線電波干擾,另一方面,如果該接觸壓力大于200克,由于光敏鼓9的內表面與接地件18a的長時間接觸,有可能導致光敏鼓9的內表面損壞,從而引進異常的噪音干擾和/或接觸不良。
雖然由于光敏鼓的內表面狀態(tài),上述噪音干擾有時不能完全杜絕,但可以通過在鼓9內填裝物料9d使光敏鼓9的振動減小,還可以在接地件18a與光敏鼓9的內表面之間的接觸部位放置導電油脂,從而更有效地防止鼓面破損和接觸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而且,由于接地件18a位于軸承件26處,而軸承件又遠離靠近凸緣9c一側的填充物9d,所以接地件很容易接在軸承件上。
9.充電裝置充電裝置的作用是對光敏鼓9的表面充電。在所述的實施例中,該充電裝置是一種稱之為接觸充電型的裝置,如日本公開專利申請No.63-149669所述的一樣。具體說,如圖4所示,充電輥10是借助一滑動軸承10c可轉動地安裝在上架14的內表面。充電輥10包括一金屬輥10b(例如,一種由鐵、SUS或類似材料制成的導電金屬芯),一層由EPDM,NBR或類似材料制成的彈性橡膠包復層,以及一層尿烷橡膠,其內部分散有碳粒,該層環(huán)繞在彈性橡膠層之外,或者由一金屬輥軸和一內部分散有碳粒的泡沫尿烷橡膠組成。充電輥10的輥軸10b通過一滑動軸承10c由上架14的軸承滑動導爪10d支撐,這樣,它就不能脫離上架而能朝向光敏鼓作小范圍的移動。輥軸10b被彈簧10a張緊,這樣充電輥10就能緊貼光敏鼓9的表面。這樣,該充電裝置就由充電輥10構成,它通過軸承10c與上架14裝配在一起。在成象操作中,當充電輥10被光敏鼓9的轉動而驅動時,光敏鼓9的表面就被施加給充電輥10上的交、直流疊加電壓予以均勻充電,如上所述。
現(xiàn)在再對施加給充電輥10的電壓作一說明。雖然施加給充電輥10的電壓可以僅僅是直流電壓,但為了達到均勻充電,可以采用上述的方式,對充電輥施加一交、直流電壓疊加而成的波動電壓。為了改進充電的均勻性,施加給充電輥10的由交、直流電壓疊加而成的波動電壓,其中的直流電壓的峰-峰電壓值為僅用直流電壓充電時的充電起始電壓的2倍或更多。(參考日本公開專利申請No.63-149669)。在此所述的“波動電壓”是指一種電壓,其電壓值周期性的變化,即為時間的函數,其峰-峰電壓值最好為僅用直流電壓對光敏鼓的表面充電時的充電起始電壓的二倍或更大。而且振動波的波型并不局限于正弦波,還可以是矩形波三角形波或脈沖波。然而,從降低充電噪音的觀點看正弦波最好不包括比較高諧波的成份。例如直流電壓可以包括由周期性地開關直流電源而獲得的矩形波。
如圖17所示,對充電輥10施加電壓時,應使充電偏壓接觸件18c的一端18c1緊靠在成象設備的充電偏壓接觸銷上,這一點將在后面說明,而充電偏壓接觸件18c的另一端18c2緊貼金屬輥軸10b,這樣就可以將電壓施加到充電輥10上。由于充電輥10由彈性接觸件18c向圖17的右方施加一偏壓,遠離接觸件18c的充電輥軸承10c就帶有一鉤形的限制部分10c1。還有一個從上架14上延伸出來的限制部分10e位于接觸件18c的附近,以便當照相制版腔B下落或振動時,防止充電輥10的過大軸向運動。
在所述的實施例中,采用上述這種排布方式,施加到充電輥10上的電壓為1.6~2.4KVVPP-600VVDC(正弦波)。
當充電輥10裝入上架14中時,首先將軸承10c支撐在上架14的導爪10d內,然后再將充電輥10的輥軸10b插入軸承10c中去。當上架14與下架15組合在一起時,充電輥10應緊貼在光敏鼓9上,如圖4所示。
充電輥10的軸承10c可以用含有大量碳填料的導電軸承材料制造,施加給充電輥10的電壓是借助金屬彈簧10a從充電偏壓接觸件18c供給的,這樣便可獲得一穩(wěn)定的充電偏壓。
10.曝光裝置曝光裝置11的作用是用來自閱讀裝置1的帶光線圖象的充電輥10對均勻充電的光敏鼓9的表面進行曝光。如圖1和4所示,上架14帶有一開口11a,來自成象設備的透鏡系統(tǒng)1c2的光線穿過該開口,照射到光敏鼓9上。當照相制版腔B從成象設備A中移開時,如果光敏鼓9被周圍的光線透過開口11a曝光時,光敏鼓就可能損壞。為了避免這一點,將一遮蓋元件11b裝在開口11a上,這樣,當照相制版腔B從成象設備A中移走時,開口11a即被遮蓋元件11b擋住,而當照相制版腔被放進成象設備內時,遮蓋件即將開口11a打開。
如圖18A和18B所示,遮蓋件11b帶有一L-形的斷面,其凸起部朝向腔的外側,通過銷11b1將其樞軸式安裝在上架14上。一扭矩螺旋彈簧11c繞在銷11b1的一端安裝,這樣,遮蓋件11b就被螺旋彈簧11c施以偏壓力,當照相制版腔B從成象設備A中移開時,它就將開口11a關閉。
如圖18A所示,支撐部11b2位于遮蓋件11b的外表面上,以便當照相制版腔B放入成象設備A中時,可以跟隨成象設備的主體部16打開的上開/關蓋19(圖1)被關閉,蓋19上的一突起部19a即靠在支撐面11b2上,從而使遮蓋件11b沿箭頭e(圖18B)所示的方向轉動,使開口11a打開。
當遮蓋件11b打開及關閉時,由于遮蓋件11b具有L-形的斷面,而且支撐面11b2位于腔B的輪廓線之外,且靠近樞軸銷11b1,如圖4及18B所示,所以遮蓋件11b就頂靠在照相制版腔B外部的蓋19的突起部19a上。其結果是,即使遮蓋件11b的開關角度很小時,旋轉遮蓋件11b的前導端必定是打開的,這樣就可以確保來自位于遮蓋件上部的透鏡系統(tǒng)1c2的光線能照射到光敏鼓上,從而在光敏鼓9的表面形成一良好的靜電潛象。由于遮蓋件11b具有上述結構,當照相制版腔B放入成象設備內時,成象設備的蓋19的遮蓋件開口突起部19a不必阻礙照相制版腔,其結果是可能縮短突起部的行程,從而使照相制版腔B及成象設備的尺寸減小。
11.顯影裝置下面再對顯影裝置12進行說明。顯影裝置12的作用是用上色劑對由曝光裝置在光敏鼓上所形成的潛影進行顯示,使之成為一個肉眼看得見的靜電上色劑圖象。在該成象設備A中,雖然磁性或非磁性的上色劑都可以被使用,但在所述的實例中,照相制版腔B中的顯影裝置使用的是磁性上色劑,作為單組份磁性顯影劑。
在顯影操作中使用的單組份磁性上色劑的粘合樹脂可以是下列聚合物或其混合物,苯乙烯及其取代物,例如聚苯乙烯及聚乙烯甲苯;苯乙烯共聚物,如苯乙烯-聚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萘共聚物,苯乙烯-乙基丙烯酸共聚物,或者是苯乙烯-丁基丙烯酸共聚物;聚異丁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醋酸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丁縮醛,聚丙烯酸樹脂,松香脂,改性松香,松節(jié)油樹脂,酚醛樹脂,鏈烴樹脂,脂環(huán)族烴樹脂,芳香石油樹脂,石蠟,巴西棕櫚蠟等等。
磁性上色劑中所加入的色料可以是已知的碳黑,銅酞花青,鐵黑等等。當碳性上色劑中的磁性微細顆粒被置于磁場之中時,將變成磁性材料,例如鐵、鈷及鎳等金屬的鐵磁性粉末,金屬合金粉末或磁鐵及鐵淦氧一類化合物的粉末。
如圖4所示,用磁性上色劑來形成一上色劑圖象的顯影裝置12帶有一上色劑存貯腔12a,用于盛裝上色劑,還有一上色劑喂入機構12b,它位于上色劑存貯腔12a之內,適宜于將上色劑送出。此外,該顯影裝置是按此設計的,即內部帶有磁鐵12c的顯影筒12d是旋轉的,以便在顯影筒的表面能形成一上色劑薄層。當上色劑薄層在顯影筒12d上形成時,是通過上色劑與顯影筒12d之間的磨擦作用,將可起顯影作用的磨擦填加物料施加到光敏鼓9的靜電潛象上去的。而且,為了調節(jié)上色劑薄層的厚度,將一把顯影刮刀12e緊靠在顯影筒12d的表面上。顯影筒12d與光敏鼓9的表面相對,二者間的間隙大約為100~400μm。
按圖4所示,磁性上色劑喂入機構12b具有喂入元件12b1,它是用聚丙烯(PP),ABS,高密度苯乙烯(HIPS)或類似材料制成的,而且可以沿上色劑存貯腔12a的下表面,按照箭頭f所示的方向往復移動。每個喂入元件12b1都具有一大致為三角形的斷面,而且?guī)в卸鄠€長棒元件,它們沿光敏鼓的旋轉的方向延伸(即垂直于圖4平面的方向),以便刮削上色劑貯腔12a的整個下表面。棒元件與其二端內接,以便組成一整體結構。共有三個喂入元件12b1,它們的移動范圍應大于三角形斷面的底部寬度,以便保存貯腔的底部表面的全部上色劑都能被刮到。此外,有一臂件12b2,其自由端帶一突出部分12b6,其作用是防止喂入元件12b1浮動并失去秩序。
喂入件12b1軸向的一立端帶有一鎖頭12b4,該鎖頭是旋轉式地裝配在臂件12b′2上的一縫隙12b5內的。臂件12b2經由一軸12b3轉動地裝配在上架14上,它與上色劑存貯腔12a外側的一臂件(未示出)相連接,一驅動傳送裝置與喂入件12b1相連,以便當照相制版腔B裝入成象設備A內時,來自成象裝置的驅動力就可以傳送到喂入件上,使臂件12b3按予定的角度擺動。順便說一句,如圖7等所示,喂入件12b1和臂件12b2可以是一體的,用樹脂材料如聚丙烯,聚酰胺等制成,這樣在它們之間的連接部位可以進行折疊。
當然,在成象過程中,當臂件12b2按予定角度擺動時,喂入件12b1就沿上色劑存貯腔12a的底表面按f所示的方向在圖中實線與虛線位置之間往復滑動。這樣,位于上色劑存貯腔12a的底面附近的上色劑就被喂入件12b1送入顯影角12d的方向。此時,由于每個喂入件12b1都具有三角形的斷面,所以上色劑被喂入件刮動著慢慢地沿喂入件12b1的斜面送入。這樣,位于顯影筒12d附近的上色劑是很難被攪亂的,因此,在顯影筒12d的表面所形成的上色劑薄層是很難發(fā)生變質的。
另外,如圖4所示,上色劑存貯腔12a的蓋板12f帶有一懸垂件12f1。懸垂件12f1的下端部與上色劑存貯腔的底表面間的距離應稍大于每一個上色劑喂入件12b1的三角形斷面的高度。這樣,上色劑喂入件12b1就在上色劑存貯腔的下表面與懸垂件12f1之間來回移動,如果喂入件12b1試圖從上色劑存貯腔的底面浮上便受到限制或控制,這就防止了喂入件12b1的上浮。
在所述的實施例中,成象設備A還可以裝配一種包含非磁性上色劑的照相制版腔。這時上色劑喂入機構受到驅動,對顯影筒12d附近的非磁性上色劑進行攪動。
也就是說,如圖19所示,當采用非磁性上色劑時,有一個彈性輥12g沿著與顯影筒12d相同的旋轉方向進行轉動,它把由上色劑喂入機構12h從上色劑存貯腔12a送來的非磁性上色劑送向顯影筒12d。這時,在顯影筒12d和彈性輥12g之間的間隙處,彈性輥12g上的上色劑就由于上色劑和顯影筒之間的滑動接觸而磨擦充電,從而靠靜電吸附在顯影筒的表面。此后,隨著顯影筒12d的旋轉,附著于顯影筒12d上的非磁性上色劑即進入顯影刮刀12e和顯影筒12d相接觸的地區(qū),從而在顯影筒上形成一上色劑薄層,此時,上色劑通過上色劑與顯影筒的滑動接觸而磨擦生電,其極性是以對一靜電潛象進行顯影。然而,當上色劑保持在顯影筒12d上時,所殘留的上色劑將與新喂給顯影筒12d的上色劑相混合,并被送入顯影筒與顯影刮刀12e的接觸地區(qū),通過上色劑與顯影筒間的滑動接觸,新、舊上色劑都被磨擦生電。這時,雖然新的上色劑也被充以適當的電荷,但由于殘存的舊上色劑是在原來已被充電的基礎上再次被充電,所以它處于一種過度充電狀態(tài)。這種過度或過份充電的上色劑所具有的附著力(相對顯影筒12d)要比適度充電的上色劑更強,因而在顯影過程中變得很難被使用。
為了避免這一現(xiàn)象,在所述的實施例中,考慮到照相制版腔裝有非磁性上色劑,如圖19所示,非磁性上色劑喂入機構12h包括一旋轉部件12h1,它位于上色劑存貯腔12a內,該旋轉部件12h1帶有一彈性攪拌葉12h2。當非磁性上色劑腔室被裝入成象設備A中時,驅動傳動裝置即與該旋轉部件12h1相連,使之在成象過程中由成象設備帶動旋轉。這樣,當采用含有非磁性上色劑的腔室成象,并將其裝入成象設備之內時,上色劑存貯腔12a內的上色劑被攪拌葉12h2強烈地攪拌。其結果是顯影筒12d附近的上色劑也被攪動了,并與上色劑存貯腔12a中的上色劑相混合,這樣就可以將從顯影筒12d上清除下來的充電電荷分散到存貯腔內的上色劑中去,從而避免上色劑的退化。
這時,將帶有一層上色劑的顯影筒12d放置在光敏鼓9的對面,使二者間保持一個很小的間隙(對于使用磁性上色劑的照相制版腔約為300μm,而對于使用非磁性上色劑的照相制版腔來說則為200μm左右)。在所述的實施例中,有二個支撐環(huán)位于顯影筒12d的二個軸端附近,并在上色劑層形成區(qū)域之外,每個環(huán)的外徑都大于顯影筒的外徑,其差量相當于上述小間隙的量,這樣,這些環(huán)就可以頂靠在光敏鼓9上,在潛象形成區(qū)域外的部位處。
下面將對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作以說明。圖20是一軸向剖面圖,它表明了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間的位置關系以及對顯影筒施壓的結構,圖21A是沿圖20A-A線所作的剖面圖,圖21B是沿圖20B-B線所作的剖面圖。
如圖20所示,表面帶有上色劑層的顯影筒12d被放置在光敏鼓9的對面,二者間留有一很小的間隙(約200~300μm)。這時,光敏鼓9被可轉動地安裝在下架15上,即經由一支撐元件33對鼓的一端進行支撐,通過轉動支撐凸緣齒輪9c的旋轉軸9f,光敏鼓9的另一端經由一緊固在下架上的軸承件26的支撐部26a,也被可轉動地安裝在下架15上。顯影筒12d帶有上述的支撐環(huán)12d1,其外徑比顯影筒大,差值相當于上述小間隙的量,所述的環(huán)位于顯影筒的二個軸端附近,并在上色劑層形成區(qū)域外側,這樣,這些支撐環(huán)就可以頂靠在光敏鼓9的形成潛象的區(qū)域之外的部位上。
而且,顯影筒12d是被套筒軸承12i旋轉支撐的,軸承位于顯影筒軸的二端附近,并位于二支撐環(huán)12d1之間,處于上色劑形成區(qū)域的外部,該套筒軸承12i以如下方式裝配在下架15上它們可以沿圖20中箭頭g的方向稍稍移動。每一個套筒軸承12i都帶有一個向后方延伸的突起,一壓簧12j環(huán)繞著突起,壓簧的一端緊靠在下架15上。顯影筒12d受這些壓簧的作用總是壓向光敏鼓9。在這種情況下,支撐環(huán)12d1總是壓靠在光敏鼓9上,結果,顯影筒12d與光敏鼓9之間的予定間隙就得以保持,驅動力就能傳遞到光敏鼓9的凸緣齒輪9c上,以及與凸緣齒輪9c相嚙合的顯影筒12d的套筒齒輪12k上。
上述套筒齒輪12k還構成顯影筒12d的一凸緣部分,也就是說,根據所述的實施例,套筒齒輪12k及該凸緣部分是由樹脂材料(如聚乙炔樹脂)整體制成的。還有一金屬銷12d2,其直徑很小(例如可用不銹鋼制作),其一端由下架15旋轉支撐,該銷被壓配并固定在套筒齒輪12k中(凸緣部分)。該金屬銷12d2在顯影筒12d的一端起到了轉軸的作用。在所述的實施例中,由于套筒齒輪與凸緣部分可以由樹脂整體成形,所以可以方便顯影筒的制作,并且使顯影筒12d及照相制版腔B的重量減輕。
下面將參考圖22說明套筒軸承12i的滑動方向。首先,描述顯影筒12d的驅動。當動力由成象設備的動力源(驅動馬達54)傳遞給凸緣齒輪9c并由凸齒輪9c再傳遞給套筒齒輪12k時,齒輪間嚙合力的方向是以一定的壓角傾斜或偏離凸緣齒輪9c的嚙合節(jié)圓與套筒齒輪12k的嚙合節(jié)圓相接部位的切線方向的(在該實施例中,上述壓角為20°)。這樣,該嚙合力的方向即為圖22中箭頭P所示的方向(Q≌20°)。此時,如果該套筒軸承12i的滑動方向平行于光敏鼓9的旋轉中心與顯影筒12d的旋轉中心的連線時,嚙合力P被分解成一個分力PS和另一個分力Ph,其中PS是平行于其滑動方向的水平力,Ph是垂直于其滑動方向的下垂力,如圖22所示。平行于其滑動方向的水平分力是由光敏鼓9向外的。結果,就顯影筒12d的驅動而言,由于凸緣齒輪9c與套筒齒輪12k間的嚙合力的影響,光敏鼓9與顯影筒12d之間的距離是很容易變化的,其結果是顯影筒12d上的上色劑就不能適當地轉到光敏鼓9,從而破壞顯影的性能。
為避免上述問題,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如圖21A所示,考慮到動力是從凸緣齒輪9c傳向套筒齒輪12k的,在驅動一側(即套筒齒輪12k所在的部位)套筒軸承12i的滑動方向與箭頭Q所示的方向一致,也就是說,(凸緣齒輪9c與套筒齒輪12k之間)嚙合力P的方向與滑動方向間的夾角φ被定為約90°(在所述的實施例中為92°)。照此排布,平行于滑動方向的水平分力PS就可忽略不計,而且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分力PS還可以將顯影筒12d稍稍壓向光敏鼓9。在這種情況下,與壓簧12j產生的彈簧壓力α相對應的力便壓在顯影筒12d上,使光敏鼓9與顯影筒12d間的距離保持恒定,從而保證了正確的顯影。
下面將介紹非驅動端(即套筒齒輪12k不在的一側)滑動軸承12i的滑動方向。在非驅動端,與上述驅動端的情形不同,因為滑動軸承12i并不接受驅動力,如圖21B所示滑動軸承12i的滑動方向被選為基本上平行于光敏鼓9與顯影筒12d的二中心連線。
這樣,當顯影筒12d被壓向光敏鼓9時,通過改變驅動端與非驅動端處壓向顯影筒12d的壓力角度,使顯影筒12d與光敏鼓9間的相對位置經常保持正確,這樣就保證了顯影的穩(wěn)定正確。
當然,在驅動端滑動軸承12i的滑動方向也可以調整為平行于光敏鼓9與顯影筒12d的二中心連線的方向,如同非驅動端一樣。也就是說,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在驅動端,由于(凸緣齒輪9c與套筒齒輪12k之間的嚙合力的)分力PS的作用,該力是朝向滑動軸承12i的滑動方向的,顯影筒12d被推離光敏鼓9,在該實施例中,驅動端的壓簧12j的推力可以加以調整,使其大于非驅動端的推力,其差值與分力PS的值相當。這樣,當非驅動端壓簧12j施加給顯影筒12d的壓力為P1時,驅動端壓簧12j的壓力P2可以被調整為P2=P1+PS,這樣,顯影筒12d總是受到一恒定的壓力,從而確保顯影筒和光敏鼓9之間有一恒定的距離。
12.清除裝置清除裝置13的作用是當光敏鼓9上的上色劑圖象通過轉移裝置6而被轉移到記錄紙4上之后,將殘留在光敏鼓9上的上色劑清除掉。如圖4所示,清除裝置13包括一個彈性清潔刮刀13a,它與光敏鼓9的表面接觸,可以將光敏鼓9上殘留的上色劑去除或刮掉,還有一塊隔離板13b與光敏鼓9的表面輕輕接觸,并且位于清潔刮刀13a的下方,以便接受清除下來的上色劑,還有一廢上色劑存貯腔13c用于收集來自隔板13b的廢上色劑。隔離板13b與光敏鼓9的表面是輕輕接觸的,其作用是除了將被清潔刮刀13a從光敏鼓9上刮下的上色劑送離光敏鼓9的表面之外,還允許光敏鼓上存的上色劑通過保留在光敏鼓上。
下面講述一下連接隔離板13b的方法。隔離板13b是借助雙面膠帶13e粘接到廢上色劑存貯腔13c的連接表面13d上的。在這種情況下,廢上色劑存貯腔13c是用樹脂材料(如高密度苯乙烯,即HIPS或類似材料)制作的,其表面稍呈不平整。如圖23所示,如果雙面膠帶13e僅僅粘在連接面13d上,同時隔離板13b也僅僅粘在膠帶13e上,則可能使隔離板13b的自由邊緣(即與光敏鼓9相接觸的一邊)發(fā)生彎曲,圖中示為X。一旦隔離板13b產生這種X彎曲,該隔離板13b將不能與光敏鼓9的表面緊密接觸,也就不能確保接收被刮刀13a刮下的上色劑。
為了避免這一點,作了以下考慮,當隔離板13b被粘到連接表面上時,如圖24A所示,廢上色劑存貯腔的連接表面13d的下部被一牽拉工具20向下方牽拉,以便使連接表面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形成一弧度,然后再將隔離板13b粘接到該彎曲的連接表面上,其后,連接表面的彎曲被復原,這樣就把一張力施加給隔離板13b的自由邊,這樣就防止了該自由邊的彎曲。然而,在最近小尺寸的照相制版腔B中,由于連接表面13d的尺寸很小,如圖24所示將隔離板13b粘接到一彎曲的連接表面13d上,則隔離板13b的二個下端部或下角13b1將從連接表面13d向下伸出。當隔離板13b從連接表面13d向下伸出時,從圖1的剖面圖中不難看出,記錄紙4有可能與伸出的隔離板13b產生干涉。
此外,如圖24A所示,隔離板13b是連在彎曲的連接面13d上,所以雙面膠帶13e將從隔離板13b的下端伸出,這樣,當用一粘接工具21將隔離板13b緊貼在雙面膠帶13e上時,如圖24B所示,雙面膠帶13e的伸出部分就粘在粘接工具21上,結果,在粘接工具21移開時,如圖24C所示,雙面膠帶13e就會從連接表面13d上被揭起,從而對隔離板13b的粘接造成破壞。
為避免這一點,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如圖25A所示,利用牽拉工具20使隔離板13b的下端形狀變得基本上等同于連接表面13d的彎曲形狀。也就是說,隔離板13b的寬度,從其軸向的二端到中心部位是不同的,因此中間部位的寬度要大于二端的寬度(如,中間部寬度約為7.9mm,而二端寬度約為7.4mm)。這時,當隔離板13b被粘接到連接表面上時,彎曲的雙面膠帶13e就不會從隔離板13b上伸出來了。此外,當牽拉工具20撤除后,連接表面13b的彎曲得以恢復,張力便施加到隔離板13b的上緣,如圖25B所示,隔離板的下端也不會從連接表面13d上向下伸出。因此,上面提到的記錄紙4、隔離板13b以及隔離板13b的不良連接之間的相互干涉就可以避免。
當然,就一種工作器具的工作性能及使用壽命而言,總希望隔離板13b的下邊緣是直的。這樣,如圖26所示,隔離板13b的寬度可以沿一直線關系變化,使其中間部位的寬度大于二軸向端部的寬度,而且與連接表面13d的彎曲量相適應。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當連接表面13d被牽拉工具20拉彎時,應當理解,正如圖27所示,連接表面13d也可以通過推壓工具20a來推壓上色劑存貯腔的隔板13c1而實現(xiàn)彎曲,所述的隔板13c1是與連接表面13d面一整體結構的。
此外,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如果隔離板連接表面13d位于廢上色劑存貯腔13c的下部,隔離板13b可以粘接在一金屬板的連接表面上,該金屬板表面是獨立于廢上色劑存貯腔13c的,然后再將其插入廢上色劑存貯腔13c中。
在所述的實施例中,隔離板13b是由聚乙烯對苯二酸酯(PET制成的,其厚度約為38μm,長度約為241.3mm,中心部寬度約7.9mm,端部寬度約7.4mm,合適的彎曲半徑約為14556.7mm。
13.上、下架下面對構成照相制版腔B殼體的、上、下架14和15進行解釋。如圖7和8所示,光敏鼓9,顯影筒12d,顯影裝置12的顯影刮刀12e以及清除裝置13被放置在下架15中。另一方面,如圖7和9所示,充電輥10,顯影裝置12的上色劑存貯腔12a以及上色劑喂入機構12b被置于下架14中。
為了將上下架14和15組合在一起,有四對鎖緊爪14a與上架形成為一體,它們沿上架的軸向以相同的間距相互分開。同樣,用于咬緊鎖緊爪14a的鎖緊開口15a及鎖緊突起物15b則在下架15上整體成形。這樣,當用力將上下架相互合攏靠緊時,鎖爪14a即被相應的鎖緊開口15a及突起物15b勾住,上下架即連在一起了。為了確保上下架間的相互連接,如圖8所示,在下架15的二個軸向端部附近分別還設有一鎖緊爪15c和一鎖緊開口15d,如圖9所示,在上架14的二軸向端部附近分別設有一鎖緊開口14b(用以嚙合住鎖緊爪15c)和一鎖緊爪14c(用以嚙合住鎖口15d)。
如上所述,當組成照相制版腔B的各部件被分別裝配在上、下架14和15內時,這些部件(例如顯影筒12d,顯影刮刀12e以及清除刮刀13a)可在同一個架內(在該實施例中為下架15)相對光敏鼓9進行安排,這就可以確保每個部件的極好的就位精度,并且有利于該照相制版腔B的組裝。而且,如圖8所示,在下架15的后緣附近還設有一裝配槽15n,與其相應如圖9所示,在上架14的后緣附近設有裝配銷14h(用于插入相應的裝配槽15n中),上述的銷位于相鄰的鎖緊爪14a的中間位置。
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裝配銷15e位于下架15的二個角部附近,同樣,裝配槽15f位于下架的另外二個角部附近。另一方面,如圖9所示,在上架14的二個角部附近設有裝配槽14d(與相應的裝配銷15e相接合),而在上架14的另二個角部附近配有裝配銷14e(插入相應的裝配槽15f中)。這樣,當上、下架14、15互連時,只要將裝配銷14h、14e和15e(位于上、下架14和15上)插入相應的裝配槽15n,15f,14d中,上、下架14、15就牢牢地互相連接,這時,即使將一扭力施加給相連的上下架14和15,也不會被拆開。
順便說一句,上述裝配銷及裝配槽的位置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上下架14和15的結合不能被施加的扭力破壞即可。
如圖9所示,一保護蓋板22借助一軸銷22a可旋轉地裝配在上架14上。通過一環(huán)繞在軸銷22a上的扭力螺旋彈簧(未示出)對保護蓋板22施加一如圖9中箭頭n所示的方向的偏壓,這樣,當照相制版腔B從圖4所示的成象設備A中移出時,護板22即把光敏鼓9關閉或遮住,如圖4所示。
具體如圖1所示,光敏鼓9如此設計的,它能被來自于下架15上的開口15g中的光線曝光,它與轉移輥6相對,以便將上色劑圖象從光敏鼓上轉移到記錄紙4上。然而當照相制版腔B從成象設備A中取出時,如果光敏鼓曝露在環(huán)境中,周圍的光線將對其造成破壞,灰塵之類的東西也會粘附在光敏鼓9上。為防止此點,當把照相制版腔B從成象系統(tǒng)A中拆下時,開口15g即被保護蓋板22罩住,從而避免了周圍光線及塵埃對光敏鼓9的破壞。當然,當將照相制版腔B裝入成象設備A中時,依靠一回轉機構(未示出)可以使保護蓋板22發(fā)生轉動,從而使光敏鼓9曝露于開口15g中。
從圖1中還可以明顯看出,在所述的實施例中,下架15的下表面同時起到了記錄紙4的引導作用。下架的下表面包括邊緣導引部15h1及一階梯式的中心導引部15h2(圖6),中心導引部15h2的軸向長度(即階梯間的距離)大約為102~120mm(在本實施例中為107mm),它略大于寬度(約100mm),階梯的深度選定大約為0.8~2mm。依靠這種排布,中心導引部15h2擴大了對記錄紙4的傳送空間,其結果是,即使當比較厚的具有彈性的紙頁,例如明信片,參觀卡或信封用作記錄媒體4時,這些厚紙頁也不會受下架15的導引表面的干擾,從而防止了記錄紙被卡住。從另方面說,當一張寬度大于明信片寬度的薄紙例如一張普通紙頁被用作記錄媒體時,由于該紙頁(記錄媒體)是被二個邊導引部15h1所導引的,所以可以在紙頁的傳遞過程中防止漂浮。
下面再對起到記錄媒體傳導作用的下架15的下表面作更具體的說明。如圖28所示,二邊部導引部位15h1可以相對于切線方向X拐折一定尺寸La(=5~7mm),上述切線是對光敏鼓9與轉移輥6間的夾縫N而言的。由于二邊部導引件15h1是位于下架15的下表面上,其作用是在下架與顯影筒12d之間提供一必要的空間,以及為把足夠量的上色劑供給顯影筒而提供必要的空間,因此該導引部件取決于顯影筒12d的有關部位,而顯影筒的選擇決定于如何獲得一最佳的顯影條件。如果側導引件的下表面接近于切線X,則下架15的下部厚度可以減小,這樣便引起了一個關于照相制版腔B的強度的問題。
此外,清除裝置13的下端13f的位置取決于清除刮刀13a隔離板13b以及構成清除元件13的其他元件的位置,這一點在后面講述,而且其位置的選擇應能提供一間距Lb(=3~5mm),用以防止喂入的記錄紙4的干擾。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如圖28所示,穿過光敏鼓9的旋轉中心的垂線與光敏鼓及轉移輥6的二中心連線間的夾角β在5~20°之間。
考慮到上述因素,僅在中心導引部15h2提供一凹槽的或臺階,其深度為Lc(=1-2mm),以便使該導引部接近切線X,這樣就可以在不降低下架15強度的前提下,順利地將此較厚的彈性記錄媒體4送入。在更多的情況下,所說的較厚的彈性記錄媒體4是參觀卡片,信封等,在成象設備的總說明書中它們屬于比明信片窄的一類,只要帶有臺階或凹槽的中心導引部15h2的寬度選擇得略大于明信片的寬度,在實際應用中就不會有問題。
另外位于下架15的外表面還有一些調節(jié)突起部15i向下伸出,在記錄媒體導引區(qū)域之外。每一個調節(jié)突起部15i都從下架的導引表面向記錄紙4伸出約1mm。這樣,在成象過程中,即使照相制版腔B由于某些原因略微向下了一些,由于調節(jié)突起部15i是緊靠在成象設備主體16的下導引元件23上的(圖1),這就可以防止照相制版腔的進一步下降。這樣,下導引元件23與下架15的下導引表面之間所存在的至少為1mm的間隙,就可以為記錄紙4提供一傳送路徑,使記錄紙在傳送中不被夾住。而且如圖1所示,一凹槽15j存在于下架15的下表面處,不會干擾記數輥5c2。于是,當照相制版腔B被裝在成象設備A中時,由于它可以被裝在記數輥5c2附近,所以整個成象設備的尺寸可以是很小。
14.照相制版腔的組裝下面將對具有上述結構的照相制版腔的組裝問題進行講述。在圖29中,用于防止上色劑泄漏的密封件S被粘接在顯影裝置12,以及清除裝置13的一端,還被裝在下架15上,該密封件S具有規(guī)則的形狀,用Moltopren(由INOAC公司生產的柔性聚氨酯)橡膠制成,其作用是防止上色劑的外泄。當然,該防泄漏密封件SA也可以是形狀不規(guī)則的?;蛘呖梢詫⑺龅拿芊饧孟率龇绞竭M行附著即在需放置密封件的部位制有凹槽,將液體材料灌進槽中,該液體材料在固化后即變?yōu)閺椥缘摹?br> 一個與顯影筒12e相接的刮刀支撐件12e1及一與清除刮刀13a相連的刮刀支撐件13a1,通過銷釘24a,24b分別被裝在下架15上。根據該實施例,如圖29的虛線所示,刮刀支撐件12e113a1的連接表面可以是基本上相互平行的,這樣銷釘24a和24b就可以從相同的方向上鉆入。這樣,當制造大量照相制版腔B時,顯影刮刀12e及清除刮刀13a就可以使用一種自動工具通過銷釘而被連續(xù)連接。而且,由于為一上螺絲驅動器提供了一個空間,刮刀12e及13a的組裝能力得以改進,由于從模具中取出外殼的方向是一致的,可以使模具的形狀簡化,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當然,顯影刮刀12e及清除刮刀13a也可以不通過銷釘(螺釘)連接,而用粘合劑24c,24d將其連接在下架15上,如圖30所示。這種情況下,由于粘合劑可以沿相同的方向施加,所以顯影刮刀12e及清除刮刀13a的連接也可以利用一自動裝置自動地連續(xù)進行。
當刮刀12e和13a按上述方式被連接之后,將顯影筒12d裝在下架15上,然后再把光敏鼓9裝在下架15中。緊接著,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導引件25a,25b分別被裝在刮刀支撐件12e1,13a1的連接表面上(光敏鼓的對面),它們位于光敏鼓9的縱向成象區(qū)域C(圖32)之外。(順便說一下,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導引件25a,25b是與下架15成整體結構的)。設定的導向元件25a和25b之間的距離大于光敏鼓9的外徑。于是,如圖31所示,當各部件例如顯影片12e,清潔刀13a和類似部件都設置在下機架15上以后,最后將光敏鼓9安裝到下機架上。此時,由導向元件25a、25b為光敏鼓的兩個縱向端部(成象區(qū)外側)導向。那就是說,當清潔刀13a稍微彎曲和/或顯影筒12d稍微阻礙和轉動時,將光敏鼓9安裝到下機架15上。
如果首先將光敏鼓9安裝到下機架15上,然后將顯影片12e、清潔刀13a和類似部件安裝到下機架上,恐怕在安裝所述片、刀12e、13a和類似部件時,光敏鼓9的表面可能將被損壞。而且,在進行安裝作業(yè)時,要檢查顯影片12e和清潔刀13a的安裝位置,以及要測量上述片、刀和光敏鼓之間的接觸壓力是很困難或不可能的。此外,雖然必須將潤滑劑施加到顯影片12e和清潔刀13a上,以便防止扭曲量增大和/或上述片、刀向上翻轉,由于最初顯影片12e和清潔刀13a(在無調色劑條件下)與光敏鼓9緊密接觸,而且顯影筒12d先于顯影片12e、清潔刀13a安裝到下機架15上,這樣,在安裝上述片、刀時,很可能使?jié)櫥瑒钠?、刀處滴下。但是,按照所述的本發(fā)明實施例,因為最后將光敏鼓9安裝到下機架上,上面所述的缺陷和問題將被清除和解決。
如上所述,按照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所述顯影裝置12,清潔裝置13安裝在機架上的條件下,能夠檢查所述顯影裝置12和清潔裝置13的安裝位置,而且可以防止在安裝光敏鼓的過程中損壞或擦傷光敏鼓的成象區(qū)域。此外,困為在所述裝置12、13安裝到機架上的條件下,能夠將潤滑劑施加到顯影片和清潔刀上,由于在顯影片12e和顯影筒12d之間,以及在清潔刀13a和光敏鼓9之間接觸緊密,可以防止?jié)櫥瑒┫碌?,并且防止出現(xiàn)扭曲量增大和/或顯影片和清潔刀向上翻轉。
在所述的實施例中,當導向元件25a、25b與下機架15形成一整體時,如圖33所示,將凸出物12e2、13a2相應地與片、刀支撐元件12e1,13a1成型為一整體,或者將其它導向元件安裝到位于光敏鼓9的成象區(qū)域外側的兩個縱向端部處的片、刀支撐元件上,以致在安裝光敏鼓時,所述的光敏鼓9由這些凸出物或其他導向元件導向。
如圖34(透視圖)和圖35(剖視圖)所示,正象上面所述,將顯影筒12d、顯影片12e、清潔刀13a和光敏鼓9安裝到下機架15上以后,將軸承元件26安裝定位,使它可旋轉地支撐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的一端。軸承元件26由耐磨材料制成,例如用聚縮醛樹脂。并且,軸承元件26包括光敏鼓軸承部分26a安裝在光敏鼓9上;顯影筒的軸承部分26b安裝在顯影筒12d的外表面;以及D形孔部分26c安裝在D形磁體12c的端部。另外,顯影筒的軸承部分26b可以安裝在顯影筒支撐件12i的外表面上,顯影筒支撐件12i支撐顯影筒12d的外表面,或者顯影筒軸承部分26b也可以安裝在下機架15的滑動表面15Q之間,下機架安裝在滑動支撐件12i的外表面上。
因此,當將光敏鼓的軸承部分26a安裝在光敏鼓9的端部,將磁體12c的端部插入D形孔部分26c中,將顯影筒12d插入顯影套軸承部分26b中時,沿著光敏鼓縱向滑動的軸承元件26,使其安裝在下機架15的側面,從而使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可旋轉的支撐在下機架15上。如圖34所示,隨后將接地觸點18a安裝到軸承元件26上。并且,當軸承元件26安裝在下機架側面時,接地觸點18a與光敏鼓9內的鋁質鼓芯9a相接觸(見圖10)。此外,顯影偏壓觸點18b也安裝在軸承元件26上。并且,當將軸承元件26安裝到顯影筒12d上時,偏壓觸點18b與導體元件18d相接觸,導體元件18d與顯影筒12d的內表面相接觸。
以這種方式由單體軸承元件26可旋轉地支撐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能夠改善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的定位精度,并且能夠減少部件數量,由此便于安裝操作,降低成本。而且,因為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的定位,可以由單一元件制成磁體12c。這樣,能夠使光敏鼓9和磁體12c之間具有高精度的位置關系。因此在光敏鼓9的表面能夠保持穩(wěn)定不變的磁力,從而獲得高質量的圖象。此外,因為接地觸點18a使光敏鼓9接地,顯影偏壓觸點18b將顯影偏壓加到顯影筒12d上,所述觸點18a和18b安裝到軸承元件26上,所以能夠有效地使部件結構變得緊湊,并且使照相制版腔B的尺寸變小。
而且,當照相制版腔B安裝在成象設備中時,為使照相制版腔B在成象設備中定位,通過(在軸承元件26上)設置支撐部分,可以有效地使照相制版腔B在成象設備中定位精確。另外,如圖5和6所示,在軸承元件26上形成了向外伸出的U形凸出物,例如光敏鼓軸部分26d(圖20)。當照相制版腔B安裝在成象設備的主體元件16中時,如下面將要描述的那樣,由軸支承元件34支撐光敏鼓軸部分26d,由此使照相制版腔B定位。采用這種方式,當照相制版腔安裝在成象設備的主體元件16中時,因為同軸承元件26使照相制版腔B定位,從而直接支撐光敏鼓9,不論其他部件在制造和/或安裝中是否有誤差,光敏鼓9都能夠精確定位。
而且,如圖35所示,磁體12c的另一端插入成型于套狀齒輪12k中的內穴中。并且,選定的磁體12c的外徑稍小于所述穴的內徑。于是,在套狀齒輪12k處,磁體12c位于穴中,在它們之間存在著間隙。在磁體12c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其在穴內保持較低的位置,或者在磁體12c的磁力作用下,偏壓顯影片支撐元件12e1。所述支撐元件12e1由磁性金屬制造,例如用ZINKOTE(一種鍍鋅鋼板,由新日鐵公司(ShinNipponSteelIncorp)制造)。用這種方式,因為相關聯(lián)的套狀齒輪12k和磁體12c之間存在間隙,所以在磁體12c和旋轉的套狀齒輪12k之間由磨擦引起的扭曲減小,從而使照相制版腔的扭曲減小。
在另一方面如圖31所示,充電輥10可旋轉地安裝在上機架14中,而關閉元件11b,保護蓋22和上色劑供給機構12b也安裝在機架15上。從上色劑貯存容器12a向顯影筒12d供給上色劑和開口12a1由覆蓋薄膜28封閉,(如圖36所示),在覆蓋薄膜28上具有撕開帶27。還有,蓋狀元件12f固定在上機架上,此后通過填充口12a3向上色劑貯存容器12a供給上色劑。并且,用蓋12a2封閉填充口12a3,從而使上色劑貯存容器12a密封。
接著,如圖36所示,粘接在開口12a1周圍的覆蓋薄膜28上的撕開帶27從開口12a1的一個縱向端(圖36的右端)向另一縱向端(左端)延伸,并且在另一端(左端)彎曲,接著進一步沿夾持部分14f延伸。所述夾持部分14f成型于上機架14,并且由此向外伸出。
下一步,借助前面所述的閉鎖爪和閉鎖開口或凹口,將上機架14和下機架15相互連接,組成照相制版腔B。在這種情況下,如圖37所示,撕開帶27曝露于上機架14的夾持部分14f和下機架15的夾持部分15k之間。因此,當使用新的照相制版腔B時,操作者可以拉動位于夾持部分14f和15k之間,并且曝露在外面的撕開帶27的伸出部分,即可將撕開帶27從覆蓋薄膜28上剝離,以致打開開口12a1,于是可以使上色劑從上色劑貯存容器12a內向顯影筒12d運動。然后,將照相制版腔安裝在成象設備A中。
如上所述,由于撕開帶27曝露在上機架14和下機架15的夾持部分14f和15k之間,在上機架14和下機架15組裝形成的照相制版腔上,很容易發(fā)現(xiàn)撕開帶27。當在成象設備中安裝照相制版腔B時,需要使用夾持部分14f和15k。于是,在照相制版腔被裝入成象設備之前,如果操作者忘記取下撕開帶27,因為他必須抓住照相制版腔的夾持部分進行安裝,他將知道在照相制版腔上還留有未取下的撕開帶27。此外,當撕開帶27的顏色明顯不同于機架14、15的顏色時,(例如,假定機架呈黑色,則采用白色或黃色撕開帶27),取下撕開帶的提示性能得到改善。于是,忘記取下撕開帶的可能性被減小。
而且,例如在上機架14的夾持部分14f上設置U形導向肋,以便暫時夾持撕開帶27,這樣能夠使連接在上、下機架14、15之間的撕開帶27牢固并明顯地曝露于預定位置。接著,當上、下機架14、15相互連接組成照相制版腔B時,如圖38所示,因為用于容納記數輥5c2的槽15j成型于下機架15的外表面,操作者可以將其手指伸入槽15j牢牢抓住照相制版腔B。進一步,在所述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條狀保護肋14i設置在照相制版腔B上,操作者可以用其手指扣緊保護肋,從而方便地抓住照相制版腔。接著,因為用于容納記數輥5c2的槽(防止機架與記數輥相接觸)成型于照相制版腔B的下機架15上,這樣可以使成象設備的尺寸變得更小。
此外,如圖6所示,因為槽15j成形于閉鎖爪14a和閉鎖口15b附近,上、下機架14、15通過閉鎖爪14a和閉鎖口15b相互連接,當操作者用其手指扣住槽15j抓緊照相制版腔B時,由操作者施加的夾緊力的方向與上、下機架相互鎖緊的方向一致,于是使閉鎖爪14a和閉鎖口15b牢牢互鎖。
現(xiàn)在參照圖39A解釋照相制版腔B的組裝和輸送流程。如圖所示,將各部件安裝在下機架15上,然后檢查安裝在下機架內的各部件(例如,檢查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之間的位置關系)。接著將下機架15與上機架14相互連接,在上機架14中裝有部分部件,例如充電輥10,最終形成照相制版腔B。然后,有效地全面檢查照相制版腔B,隨后運輸照相制版腔。因此,組裝和流程非常簡單。
15.安裝照相制版腔下面將描述照相制版腔B在成象設備中的裝配構造。
如圖40所示,負載元件29具有與照相制版腔B的輪廓相配合的安裝窗口29a,所述負載元件29設置在成象設備A的頂部開/關蓋19上。由操作者抓住夾持部分14f、15k,穿過安裝窗口29a,將照相制版腔B插入成象設備。在這種情況下,在照相制版腔B上設有導向凸緣31,由導向槽(無代號)為導向凸緣31導向,所述導向槽設置在蓋19上,照相制版腔的下部由導向板32導向,在所述導向板的自由端具有鉤狀物。
接著,如圖40所示,定位凸塊30設置在照相制版腔B上,而安裝窗口29a上具有凹口29b,所述凹口29b用于和凸塊30相配合。如圖40和41所示,根據特殊的照相制版腔使凸塊30的輪廓或位置不相同。所述特殊的照相制版腔內裝有適于特殊成象設備A的顯影敏感度的上色劑(即各照相制版腔內的上色劑各不相同),以致當要將裝有不同顯影敏感度的上色劑的照相制版腔裝入特殊的成象設備時,因為凸塊30不能和成象設備中的安裝窗口29a相配合,所以這個照相制版腔就不能安裝在此成象設備中。因此,可以防止錯誤安裝照相制版腔B,于是避免了由于上色劑的顯影敏感度不同,而出現(xiàn)模糊圖象。這樣,可以防止錯誤安裝具有不同種類的光敏鼓和不同的顯影感光度的照相制版腔。而且,當安裝照相制版腔時,因為凹口29在負載元件29的側面與凸塊30相配合,當安裝時如果操作者錯誤地將照相制版腔裝入成象設備,他很容易肉眼發(fā)現(xiàn)凸塊30受到負載元件29的阻擋。于是,在常規(guī)情況下,能夠避免操作者用力將照相制版腔推入成象設備,防止照相制版腔B和/或成象設備A損壞。
將照相制版腔B插入開/關蓋19的安裝窗口29a之后,當蓋19關閉時,由軸支撐元件33(圖40所示),通過軸承46a支撐著光敏鼓9的旋轉軸9f。所述旋轉軸9f從上、下機架14、15的一側伸出。由軸支撐元件33通過滑動軸承46b,和軸承46c(圖35所示)支撐著顯影筒12d的旋轉軸12d2。所述旋轉軸12d2從上、下機架14、15的一側伸出。另一方面,由圖42所示的軸支撐元件34支撐軸承元件26的光敏鼓軸端部分26d(圖35所示)。所述軸承元件26安裝在光敏鼓9的另一端。
在這種情況下,保護蓋22旋轉,使光敏鼓9曝露,其結果是使光敏鼓9與成象設備A中的轉移輥6相接觸。而且,接觸光敏鼓9的接地觸點18a,接觸顯影筒12d的顯影偏壓觸點18b,接觸充電輥10的充電偏壓觸點18c設置在照相制版腔B上,因而這些觸點從下機架15的下表面伸出,使這些觸點18a,18b,18c分別與光敏輥的接地觸頭35a,顯影偏壓觸頭35b,充電偏壓觸頭35c相接觸(圖42所示)。
如圖42所示,設置這些觸頭35a、36b、35c,使得光敏鼓接地觸頭35a和充電偏壓觸頭35c設置在沿記錄媒體供給方向的輸送輥6的下游一側,而顯影偏壓觸頭35b設置在沿記錄媒體供給方向的輸送輥6的上游一側。因此,如圖43所示,以相同方式將觸點18a、18b、18c設置在照相制版腔B上,使得光敏鼓接地觸點18a和充電偏壓觸點18c設置在沿記錄媒體供給方向的光敏鼓9的下游一側,而顯影偏壓觸點18b設置在沿記錄媒體供給方向的光敏鼓9的上游一側。
現(xiàn)在,參照圖51描述將電接觸點設置在照相制版腔B上的技術方案。圖51是表示光敏鼓9和電接觸點18a、18b、18c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平面示意圖。
如圖51所示,觸點18a、18b、18c設置在光敏鼓9的同一端,在光敏鼓9的軸向另一端設有凸緣齒輪9c。顯影偏壓觸點18b設置在光敏鼓9的一側(即安裝顯影裝置12的一側)。光敏鼓接地觸點18a和充電偏壓觸點18c設置在光敏鼓的另一側(即安裝清潔裝置13的一側)。光敏鼓接地觸點18a和充電偏壓觸點18c基本上沿一直線設置。然而,顯影偏壓觸點18b的位置沿著光敏鼓9的軸向在光敏鼓接地觸點18a和充電偏壓觸點18c所在位置稍微向外的地方。光敏鼓接地觸點18a,顯影偏壓觸點18b和充電偏壓觸點18c與光敏鼓9的外圓表面依次相互間隔開,(即觸點18a和光敏鼓之間的距離最小,而觸點18c與光敏鼓之間的距離最大)。而且,顯影偏壓觸點18b的面積大于光敏鼓接地觸點18a的面積以及充電偏壓觸點18c的面積。此外,顯影偏壓觸點18b,光敏鼓接地觸點18a和充電偏壓觸點18c的設置在沿光敏鼓9的軸向,在光敏鼓接地觸點18a的支承臂部分18a3所在位置的外側。所述支承臂18a3與光敏鼓9的內表面相接觸。
如上所述,通過在(可裝入成象設備中的)照相制版腔和成象設備之間的靠近照相制版腔側面的位置設置電接觸點,能夠改善照相制版腔上的觸點和成象設備上的觸頭之間的定位精度,因此可以防止產生電接觸不良的現(xiàn)象。而且,通過在照相制版腔的非傳動一側設置觸點,可以使成象設備中觸頭的輪廓形狀簡單,尺寸減小。
此外,因為照相制版腔的觸點設置在照相制版腔的機架輪廓線內側,所以能夠避免外界物質粘附觸點,從而防止觸點被侵蝕。還可以防止由于外力作用使觸點變形。再者,因為顯影偏壓觸點18b設置在顯影裝置12一側,而光敏鼓接地觸點18a和充電偏壓觸點18c設置在清潔裝置13一側,所以能夠在照相制版腔內方便地設置電極,于是可以使照相制版腔的尺寸減小。
下面將列表表示所述實施例中各部件的尺寸。但是,應當注意,這些尺寸僅僅是實例。本發(fā)明并不受這個實例的限制。
1).在光敏鼓9和光敏鼓接地觸點18a之間的距離X1≈6.0mm;
2).在光敏鼓9和充電偏壓觸點18c之間的距離X2≈18.9mm;
3).在光敏鼓9和顯影偏壓觸點18b之間的距離X3≈13.5mm;
4).充電偏壓觸點18c的寬度Y1≈4.9mm;
5).充電偏壓觸點18c的長度Y2≈6.5mm;
6).光敏鼓接地觸點18a的寬度Y3≈5.2mm;
7).光敏鼓接地觸點18a的長度Y4≈5.0mm;
8).顯影偏壓觸點18d的寬度Y5≈7.2mm;
9).顯影偏壓觸點18d的長度Y6≈8.0mm;
10).凸緣齒輪9c的直徑Z1≈28.6mm;
11).齒輪9i的直徑Z2≈26.1mm;
12).凸緣齒輪9c的寬度Z3≈6.7mm;
13).齒輪9i的寬度Z4≈4.3mm;
14).凸緣齒輪9c的齒數為33;以及15).齒輪9i的齒數為30。
現(xiàn)在將描述凸緣齒輪9c和齒輪9i。齒輪9c和9i是螺旋齒輪。當驅動力從成象設備傳遞到凸緣齒輪9c時,安裝在下機架15中具有間隙的光敏鼓9在推力作用下朝凸緣齒輪9c移動,由此在下機架15的側面使光敏鼓9定位。
將齒輪9c用于裝有形成黑色圖象的磁性上色劑的照相制版腔。當黑色圖象成形腔裝入成象裝置后,齒輪9c與成象設備中的齒輪相嚙合,以致受驅動力的作用使光敏鼓9旋轉。而且齒輪9c與顯影筒12d的齒輪相嚙合,從而驅動后者旋轉。齒輪9i與連接在成象設備中的輸送輥6上的齒輪相嚙合,從而使輸送輥6旋轉。在這種情況下,旋轉負載幾乎不作用在輸送輥6上。
另外,可以將齒輪9i用于彩色圖象成形腔。在所述彩色圖象成形腔中裝有非磁性上色劑。當將彩色圖象成形腔裝入成象設備中時,齒輪9c與成象設備中的齒輪相嚙合,以便在驅動力的作用下使光敏鼓9旋轉。另一方面,齒輪9i與連接在成象設備中的輸送輥6上的齒輪相嚙合,以便使輸送輥旋轉,而且,齒輪9i與顯影筒12d上的齒輪嚙合,以便使后者旋轉。此時非磁性上色劑附著在顯影筒12d上。凸緣齒輪9c的直徑大于齒輪9i,寬度和齒數也大于齒輪9i。因此,即使當齒輪9c承受較大負荷時,齒輪9c在驅動力的作用下,能夠確保光敏鼓9旋轉,并且能夠將較大的驅動力傳遞給用于磁性上色劑的顯影筒12d,以便確保后者旋轉。
接著,參照圖43,各觸頭35a~35c位于相應的固定罩內。
這些觸頭35a~35c可以各自在固定罩內移動,但是不能與固定罩分離。通過相應的可導電的壓縮彈簧38,各觸頭35a~35c與印刷電路板37帶電連接。另外,靠向觸頭35c的充電偏壓觸點18c在鄰近上開關蓋19的樞軸19b的位置具有弓形彎曲部分,安裝有照相制版腔B的開/關蓋19沿箭頭R所指方向圍繞樞軸19b旋轉,以使蓋19關閉,最靠近樞軸19b的充電偏壓觸點18c(即沖程最小)能夠與觸頭35c有效接觸。
16.定位當照相制版腔B安裝好,并且關閉開/關蓋19時位置確定了,所確定的各部件之間的位置使得光敏鼓9和透鏡系統(tǒng)1c之間的距離,以及光敏鼓9和正本支撐玻璃1a之間的距離保持恒定。下面將對定位情況進行描述。
在圖8中,定位凸塊15m設置在下機架15上,光敏鼓9安裝在下機架15上。下機架15在軸向兩端附近。如圖5所示,當上、下機架14、15相互連接時,這些凸塊15m穿過開口14g向上伸出。所述開口14g位于上機架14中。
接著,如圖44所示,用于閱讀正本2的透鏡組1c2裝在透鏡系統(tǒng)1c中。透鏡系統(tǒng)1c借助鉸接銷1c3與上開/關蓋19相連(照相制版腔B安裝在開關蓋19上)。透鏡系統(tǒng)1c可以圍繞鉸接銷產生輕微的轉動,而且,在推力彈簧39的作用下(圖44所示),透鏡系統(tǒng)1c被偏壓向下方。于是,當照相制版腔B安裝到上蓋19上,并且蓋19關閉時,如圖44所示,透鏡系統(tǒng)1c的下表面緊靠照相制版腔B的定位凸塊15m。所以,當照相制版腔B裝入成象設備A中時,在透鏡系統(tǒng)1c中的透鏡組1c2和安裝在下機架15上的光敏鼓9之間的距離被精確確定,以致通過透鏡組1c2,光線從正本2上閱讀得到的光圖象能夠精確地照射到光敏鼓9上。
接著,如圖45所示,在透鏡系統(tǒng)1c中設有定位銷40,此定位銷可以穿過孔19c向上稍微伸出上蓋19。所述孔19c設置在上蓋19中。如圖46所示,定位銷40在正文閱讀槽Z(圖1和46)的縱向兩側稍微伸出。于是當照相制版腔B安裝到上蓋19中且上蓋19關閉時,隨后成象操作開始,如前面所述,因為透鏡系統(tǒng)1c的下表面緊靠定位凸塊15m,正本支撐玻璃1a支撐在定位銷40上的同時產生移動。其結果是,放置在正文支撐玻璃1a上的正本2和安裝在下機架15中的光敏鼓9之間的距離總是保持不變,于是照射光線從正本2精確地反射到光敏鼓9上。因此,由于書寫在正本上的信息能夠由光線精確閱讀,并且精確有效的反映到光敏鼓9上,所以可以獲得高質量的圖象。
17.傳遞動力下面將描述如何將驅動力傳遞給光敏鼓9,所述光敏鼓9設置在照相制版腔B內,而照相制版腔安裝在成象設備A中。
如上所述,當照相制版腔B安裝在成象設備A中時,由成象設備中的軸支撐元件33支撐光敏鼓9的旋轉軸9f。如圖47所示,軸的支撐元件33包括支撐光敏鼓的旋轉軸9f的支承部分33a,以及緊靠著顯影筒12d的旋轉軸12d2的部分33b。具有預定伸出量L(在所述實施例中為1.8mm)的阻擋部分33c設置在支撐部分33a,因此可以防止光敏鼓的旋轉軸9f向上浮動。而且,當光敏鼓的旋轉軸9f由支撐部分33a支撐時,顯影筒的旋轉軸12d2緊靠著相鄰部分33b,因此可以防止旋轉軸12d2向下墜落。此外,當上開/關蓋19關閉時,以照相制版腔B的上機架14中伸出的下機架15的定位凸塊15p緊靠著開/關蓋19的鄰近部分19c。
于是,當成象設備中的驅動齒輪41將驅動力傳遞給與其相嚙合的光敏鼓9的凸緣齒輪9c時,照相制版腔B受到反作用力,有沿圖47所示箭頭i的方向圍繞光敏鼓的旋轉軸9f轉動的趨向。但是,因為顯影筒的旋轉軸12d2緊靠著鄰近部分33b,并且從上機架14中伸出的下機架15的定位凸塊15p緊靠著上蓋的鄰近部分19c,所以可以防止照相制版腔B產生旋轉。
如上所述,雖然下機架15的下表面的作用是為記錄媒體4導向,因為下機架與前面所述的成象設備中的主體元件相靠并在成象設備中定位,所以在光敏鼓9,輸送輥6和為記錄媒體4導向的導向部分15h1、15h2之間保持高精度的定位關系。于是可以保障記錄媒體供給,和圖象傳遞具有高精度。
在傳遞驅動力的過程中,不僅由作用在照相制版腔B上的旋轉的反作用力,而且當驅動力從凸緣齒輪9c傳遞到顯影筒齒輪12j時產生的反作用力,使顯影筒12d受向下偏置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顯影筒的旋轉軸12d2不緊靠鄰近部分33b,在成象操作期間,顯影筒12d將總是受向下偏壓的作用。最終,恐怕顯影筒12d將向下移動和/或裝有顯影筒12d的下機架將產生變形。但是,在所述實施例中,因為顯影筒的旋轉軸12d2準確地緊靠鄰近部分33b,所以上面所述的麻煩不會產生。
接著,如圖20所示,通過套狀支承件12i由彈簧12j將顯影筒12d壓靠光敏鼓9。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如圖48所示的方案可以使套狀支承件12i非常容易地產生滑動。這就是說支撐顯影筒的旋轉軸12d2的軸承12m設置在軸承座12n內。以這種方式,軸承12m可以沿著軸承座中的槽12n1滑動。在圖49中具有同樣構造。軸承座12n緊靠著軸支承元件33的鄰近部分33b并且被支撐。在這種條件下,軸承12m在槽12n1中可以沿箭頭所指方向滑動。此外,在所述實施例中,鄰近部分33b的傾斜角θ(圖47所示)可以選定為大約40度。
而且,可以不通過顯影筒的旋轉軸支撐顯影筒。例如,如圖52A和52B所示,由套狀支承件52支撐顯影筒的兩個端部,而套狀支承件52的下端由下機架15支撐,下機架15的下方依次由成象設備中的支柱53支撐。
還有,在所述實施例中,如圖47所示,光敏鼓9的凸緣齒輪9c與驅動齒輪41相嚙合,以這種方式由驅動齒輪41向凸緣齒輪傳遞驅動力。凸緣齒輪9c的回轉中心和驅動齒輪41的回轉中心的連線與通過凸緣齒輪9c的回轉中心的鉛垂直線朝逆時針方向偏離較小的角度α(在所述實施例中大約為1°)。因此,從驅動齒輪41向凸緣齒輪9c傳送驅動力的方向F朝向上方。通常,雖然設定α角的值為20°或更大,可以產生方向朝下的驅動力,以便防止照相制版腔浮動。但是,在所述實施例中,將α角設定為大約1°。
通過設定上述α角大約為1°,當沿著箭頭j所示方向打開上開/關蓋9以便取出照相制版腔B時,驅動齒輪41不阻礙凸緣齒輪9c。因此,凸緣齒輪9c可以平滑地與驅動齒輪41脫離。此外,如上所述,當驅動力的傳遞方向F指向上方時,驅動力向上推光敏鼓的旋轉軸9f。因此,旋轉軸9f趨于從光敏鼓支撐部分33a處脫離接觸。但是,在所述實施例中,因為支承部分33a上設有阻擋部分33c,光敏鼓的旋轉軸9f不能脫離光敏鼓的支承部分33a。
18.再循環(huán)具有上面所述構造的照相制版腔可以再循環(huán)使用。這意味著用畢的照相制版腔可以在市場上進行回收,并且其中的部件可以再使用,從而形成新的照相制版腔。下面將解釋這種再循環(huán)方式。通常,在過去,已經用過的照相制版腔就被丟棄或作為垃圾處理。但是,由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照相制版腔B,在其中上色劑貯存容器內的上色劑用盡后,可以在市場上進行回收,以便保護地球資源和自然環(huán)境。然后,將回收的照相制版腔拆卸為上、下機架14、15,并且依次進行清洗。隨后,將所需要的可再使用部件和新部件安裝到上機架14或下機架15上。再將新上色劑裝入上色劑貯存容器12a中。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獲得新的照相制版腔。
具體來說,通過拆卸與上、下機架連接的閉鎖爪14a和閉鎖口15a,閉鎖爪14a和閉鎖口15b,閉鎖爪14c和閉鎖口15d,以及閉鎖爪15c和閉鎖口14b(圖4,8和9)之間的相互連接,可以方便地將相互連接的上、下機架各自拆開。這種拆卸操作很容易進行,例如將用過的照相制版腔B放在圖50所示的拆卸工具42上,借助推桿42a推動閉鎖爪14a。即使在不使用拆卸工具42時,也可以通過推動閉鎖爪14a、14c、15c,將照相制版腔拆卸開。
如上所述,將上機架14和下機架15相互拆開之后(如圖8和9所示),采用空氣射流裝置清洗機架,去除附著或剩余在腔內的廢上色劑。在這種情況下,相當多的廢上色劑附著在光敏鼓9、顯影筒12d和/或清潔裝置13上,因為它們與上色劑直接接觸。另一方面,廢上色劑不附著或幾乎不附著在充電輥10上,因為它不直接與上色劑接觸。因此,充電輥10比光敏鼓9、顯影筒12d等部件更容易清洗。考慮到這一點,按照所述的實施例,因為充電輥10安裝在上機架14上,而不是安裝在下機架15上,而光敏鼓9、顯影筒12d和清潔裝置13安裝在下機架15上,所以,與下機架15分開的上機架很容易被清洗干凈。
在圖39B所示的拆卸和清洗流程中,首先如上所述將上、下機架14、15相互分開。然后,分別拆卸和清洗上機架14和下機架15。隨后,從上機架14中拆除充電輥10并進行清洗;從下機架15中拆除光敏鼓9,顯影筒12d、顯影片12e、清潔刀13a等部件,并且進行清洗。因此,拆卸和清洗流程非常簡單。
在上色劑被清除干凈之后,如圖9所示,用新覆蓋薄膜28封閉開口12a1。上色劑填充口12a3設置在上色劑貯存容器12a的側面。通過上色劑填充口12a3將新上色劑裝入上色劑貯存容器12a。然后,用蓋12a2封閉填充口12a3。接著,通過閉鎖爪14a和閉鎖口15a,閉鎖爪14a和閉鎖凸塊15b,閉鎖爪14c和閉鎖口15d,以及閉鎖爪15c和閉鎖口14b之間的連接,使上機架14和下機架15再次相互連接,于是組裝成能夠使用的照相制版腔。
此外,當上、下機架14、15相互連接時,雖然閉鎖爪14a和閉鎖口15a,閉鎖爪14a和閉鎖凸塊15b,以及其它部件之間互鎖,當相同的照相制版腔頻繁循環(huán)使用時,恐怕在閉鎖爪和閉鎖口之間的鎖緊力將減弱。要克服上述缺陷,在所述實施例中,在所述機架的四角附近分別設置螺紋孔。即,分別在上機架14的凹陷部分14d和凸出部分14e,以及下機架15的凸出部分15e(與凹陷部分14d相配合)和凹陷部分15f(與凸出部分15e相配合)設置螺紋孔,如圖8、9所示。于是,即使當閉鎖爪的鎖緊力減弱時,在上、下機架14、15相互連接和機架中的凸出部分和相應的凹陷部分相互配合后,通過將螺釘穿入相配合的螺孔,使得上、下機架14、15牢固相連。
19.成象操作下面將描述在安裝有照相制版腔B的成象設備中如何有效地進行成象操作。
首先,如圖1所示,將正本2放置在正本支撐玻璃1a上。然后,當壓下復制起動按鈕A3時,光源1c1打開,正本支撐玻璃1a在成象設備中,朝著圖1所示的左方或右方可往復地移動,以便由光線閱讀書寫在正本上的信息。另一方面,隨著閱讀正本同時進行記錄。片材供給輥5a和一對記錄輥5c1、5c2旋轉,將記錄媒體4送入成象工位。光敏鼓9沿圖1中的方向d旋轉,記錄成對輥5c1、5c2供給時間,而且由充電裝置10均勻充電。然后,使閱讀裝置1閱讀的光圖象通過曝光裝置11照射到光敏鼓9,因此在光敏鼓9上形成潛影。
在同一時刻,當潛影形成時,照相制版腔B的顯影裝置12起動,使上色劑供給機構12b工作,由此從上色劑貯存容器12a向顯影筒12d供給上色劑,并且在旋轉的顯影筒12d上形成上色劑層。然后,在顯影筒12d上施加一定電壓,所施加電壓的電極性和電位與施加在光敏鼓9上的相同,此時光敏鼓9上的潛影成為可見的由上色劑形成的圖象。在所述實施例中,在顯影筒12d上施加的電壓大約為1.2KVVpp,1590Hz(矩形波)。在光敏鼓9和轉移輥6之間輸送記錄媒體。在轉移輥6上施加一定電壓,此電壓的電極性與上色劑上的相反,在光敏鼓9上的上色劑圖象就轉移到記錄媒體4上。在所述實施例中,轉移輥6由泡沫EPDM(乙烯-丙烯-共聚物)制成,這種材料的電阻值大約在109Ωcm。轉移輥6的外徑大約20mm。施加到轉移輥上的轉移電壓為-3.5KV。
上色劑圖象轉移到記錄媒體后,光敏鼓9繼續(xù)朝方向d旋轉。同時,由清潔刀13a剔除遺留在光敏鼓9上的殘存上色劑。并且,借助橡皮刮板13b將剔除的上色劑收集到廢上色劑容器13c中。另一方面,由輸送帶5d將具有上色劑圖象的記錄媒體4送到定影裝置7。在定影裝置里,通過加熱和加壓使上色劑圖象永久性地固定在記錄媒體4上。然后,由一對排出輥5f1、5f2將記錄媒體排出。以這種方式,將正本上的信息記錄到記錄媒體上。
下面描述另一個實施例。
在上面所述的第一個實施例中,描述的是將顯影片12e和清潔刀13a裝入機架,并且由銷釘24a、24b定位。如圖53所示,當要將顯影片12e和清潔刀13a裝入下機架15時,通過用力將凸出物43a、43b插入相應的凹陷部分。凸出物43a、43b設置在顯影片12e的縱向兩端。凹陷部分44a、44b設置在成象設備的主體元件16上。用于安裝銷釘以便固定顯影片12e、清潔刀13a的銷釘45設置在凸出物43a、43b的附近。并且,在成象設備的主體元件16上設有相應的銷孔45。(此外,可用盲孔或圓形套代替凸出物43a、43b)。
在這一方案中,由于反復循環(huán)使用照相制版腔B,使片、刀12e、13a和下機架之間的配合連接變松時,采用銷釘可以將片、刀12e、13a牢牢安裝到下機架上。
而且,第一實施例如圖29所示,其中描述光敏鼓9的外徑D小于光敏鼓導向元件25a、25b之間的距離L,以便最終將光敏鼓安裝到下機架15上。如圖54所示,即使當光敏鼓9安裝在上機架14中,光敏鼓9的外徑D可以小于光敏鼓導向元件25a、25b之間的距離L,因此光敏鼓能夠最后再裝入上機架,由于防止損壞光敏鼓9的表面,正如第一實施例所述。此外,在圖54中,對于那些與第一實施例中功能相同零部件采用相同的代號表示。而且,由閉鎖凸塊47a和閉鎖口47b互鎖使上、下機架14、15相互連接。并且,通過銷釘48使機架固定。
此外,如圖35所示,在第一實施例中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由軸承元件26支撐。在圖55所示的結構中,凸緣齒輪9c設置在光敏鼓9的一端,而與轉移輥齒輪49設置在光敏鼓9的另一端。此外,在圖55中,對于那些與第一實施例中功能相同的元件也采用相同的代號表示。
更具體說,在圖55中,借助粘合劑、壓配合或類似的連接方法分別將凸緣齒輪9c和轉移輥齒輪49固定在光敏鼓9的兩端。由軸承元件26的支撐部分33a支撐轉移輥齒輪49的中央套筒49a。所述中央套筒49a可旋轉地支撐光敏鼓。使光敏鼓有效定位。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光敏鼓9接地,使具有中央L型接觸部分的光敏鼓接地板50接觸并且固定在光敏鼓的內表面。光敏鼓接地軸51穿過與轉移輥相關聯(lián)的齒輪49的中心孔與光敏鼓接地板50常閉接觸。光敏鼓的接地軸51由導電金屬制造,例如不銹鋼。光敏鼓接地板50也由導電金屬制造,例如磷銅、不銹鋼或類似的金屬材料。當照相制版腔B安裝到成象設備中時,將光敏鼓的接地軸51的頭部51a支撐在軸承元件26上。在這種情況下,光敏鼓接地軸51的頭部51a與成象設備中的光敏鼓接地觸頭接觸,使光敏鼓接地。同樣在此情況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采用單一軸承元件26可以改善光敏鼓9和顯影筒12d之間的定位精度。
而且,采用本發(fā)明的照相制版腔B,不僅如上所述可以形成單色圖象,而且,通過設置多個顯影裝置12,可以形成多色彩圖象(雙色,三色或全色圖象)。因此,采用的顯影方法可以是周知的雙因素磁刷顯影型,淋液顯影型底接觸顯影型或暗影顯影型。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充電裝置屬于所謂接觸-充電型。也可以采用其他通用的充電技術,例如所述充電裝置設置在三個壁上,所述三個壁由連接線和鋁質的金屬殼形成。采用將高電壓施加到連接線上,使產生的正或負離子移動到光敏鼓9的表面。由此,使光敏鼓9的表面均勻充電。
另外,接觸-充電可以是刀刃型(充電刀刃)、片型、塊型、桿型或線型,以及上面所述的輥型接觸。而且,剔除遺留在光敏鼓9上的殘存上色劑的清潔裝置可以是毛刷,或磁刷,以及刀片。
此外,照相制版腔B包括圖象載體元件(例如,充電攝影的感光元件)和至少一個執(zhí)行裝置。因此,與前面所述的構造相同,照相制版腔可以整體合并在圖象載體元件和充電裝置內,它們可以作為一個單元可拆卸地裝入成象設備中,或者照相制版腔與圖象載體元件和顯影裝置合并為一整體,作為一個單元可拆卸地裝入成象設備中,或者照相制版腔與圖象載體元件和清潔裝置合并為一整體,作為一個單元可拆卸地裝入成象設備,或者照相制版腔與圖象載體元件和兩個或多個執(zhí)行裝置合并為一整體,作為一個單元可拆卸地安裝在成象設備中。這就是說,照相制版腔與充電裝置或顯影裝置或清潔裝置,和光電攝影的感光元件合并為一整體,作為一個單元可拆除地安裝在成象設備內,或者照相制版腔至少與充電裝置、顯影裝置和清潔裝置之一,以及光電攝影的感光元件合并為一整體,作為一個單元可拆除地安裝到成象設備中。
而且,在所述實施例中,成象設備是靜電復印機。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復印機。而且還適用于其他各種成象設備,例如,激光照排機,傳真機,文字處理機等同類設備。
下面進一步詳細描述前面所述的驅動力如何傳遞到光敏鼓9。如圖56所示,由驅動電動機54傳遞驅動力。電動機54安裝在成象設備的主體元件16上,通過齒輪組G1-G5,電動機54將驅動力傳遞到驅動齒輪G6,并且,驅動齒輪G6與凸緣齒輪9c相嚙合,由此使光敏鼓9旋轉。另外,驅動電機54的驅動力、從齒輪G4傳遞到齒輪組G7-G11,由此使片材供給輥5a旋轉。而且,驅動電機54的驅動力從齒輪G1,通過齒輪G12、G13傳遞到定影裝置7的驅動輥7a。
接著,如圖57和58所示,凸緣齒輪(第一齒輪)9c和齒輪(第二齒輪)9i形成一整體。齒輪9c、9i的局部從開口15g中露出,開口15g設置在下機架15上。如圖59所示,當照相制版腔B安裝在成象設備A中時,驅動齒輪G6與光敏鼓9的凸緣齒輪9c相嚙合,而與齒輪9c構成整體的齒輪9i與轉移輥6的齒輪55相嚙合。此外,在圖59中,成象設備中的部件用實線表示,照相制版腔的部件用點劃線表示。
齒輪9c的齒數與齒輪9i的不同。因此,當使用黑色成象制版腔時,顯影筒12d的轉速不同于使用彩色成象制版腔時顯影筒12d的轉速。在黑色成象制版腔中裝有磁性上色劑,而在彩色成象制版腔中裝有非磁性上色劑。這就是說,當裝有磁性上色劑,形成黑色圖象的制版腔裝入成象設備時,如圖60A所示,凸緣齒輪9c與顯影筒12d的齒輪12k相嚙合。另一方面,如圖60B所示,當裝有非磁性上色劑的彩色圖象成形腔安裝在成象設備中時,齒輪9i與顯影筒12d的齒輪12k嚙合。
如上所述,因為齒輪9c的直徑、寬度和齒數都比齒輪9i的大,即使較大的負荷施加在齒輪9c上,該齒輪9c也能可靠地接受驅動力,保證使光敏鼓9旋轉,并且將較大的驅動力傳遞到帶有磁性上色劑的顯影筒12d上,由此保證使顯影筒12d旋轉。
下面參照圖61~64更詳細地描述本發(fā)明中應用的光敏鼓。
另外,在各實施例中說明,將光敏鼓裝入照相制版腔中的一個例子,應當注意,本發(fā)明不局限于這個例子,光敏鼓可以直接裝入成象裝置中。
圖61是透視圖,其表示本發(fā)明中應用的光敏鼓。圖62和63是側視圖,其表示光敏鼓放置在固定表面上的情況。圖62表示光敏鼓豎直放在固定表面上時的情況。圖63表示光敏鼓平放在固定表面上時所處的狀態(tài)。
如圖61~63所示,本發(fā)明中應用的光敏鼓9包括圓柱形鼓體元件(圓柱)9a。鼓體9a由鋁制成,鼓體的壁厚大約1mm。在鼓體上涂敷一層有機感光層,例如通過浸漬加工。上述凸緣齒輪9c和齒輪9i通過連接裝置9j或類似物固定在鋁質鼓體9a的一端。凸緣齒輪9c和齒輪9i與光敏鼓的凸緣部分構成一整體,其構成材料可以是聚縮醛,聚碳酸酯纖維等類似材料。齒輪9c、9i是螺旋齒輪,其各自的螺旋角大約為16度,這些齒輪的輪齒傾斜方向使得它們受驅動力作用時,推力的方向朝向齒輪9c,9i。
另外,鋁質鼓體9a的另一端沒有設置零部件,并且其一端面向外曝露。而且,上面所述的有機感光層設置在鋁質鼓體9a的外圓表面。
還有,當使用形成規(guī)格為A4的圖象的光敏鼓時,鼓體9a的總長度大約為256.6mm。有機感光層的總長(X1)大約為253mm。在靠近齒輪的鼓體端部未涂敷感光層區(qū)域的總長(X2)大約為3.5mm。這就是說,有機感光層沒有完全覆蓋鼓體9a的外圓表面,而且未涂敷感光層的區(qū)域設置在鄰近齒輪9c,9i的光敏鼓的端部。于是,在進行連接操作時能夠防止將感光層從鼓體上剝落。
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如上所述,齒輪9c和9i靠在一起設置在鼓體9a的一端。并且,外凸緣齒輪的直徑大于內齒輪9i的直徑(例如,在所述的實施例中凸緣齒輪9c的直徑大約為28.6mm,而齒輪9i的直徑大約為26.1mm)。在這種情況下,在所述實施例中,至少可以獲得兩個優(yōu)點。
(1)如圖62所示,在進行安裝操作和設備維修時,例如更換部件,當將光敏鼓9放置在固定表面60上時,例如放在工作臺或地板上,可以增加光敏鼓的穩(wěn)定性。因此,能夠減小損害感光體表面的可能性。
(2)如圖63所示,即使將光敏鼓9平放在固定表面60上,例如工作臺或地板上,僅僅凸緣齒輪9c的局部A與固定表面60接觸。而且,光敏鼓9以傾斜狀態(tài)平放在固定表面上,遠離與固定表面接觸的齒輪的端部,因此,由于幾乎全部的感光體都不接觸固定表面60,這就能夠減小損壞感光體表面的可能性。
此外,在所述實施例中,當凸緣齒輪9c與固定表面60接觸時,凸緣齒輪9c的局部即齒輪9c的齒尖或齒頂,特別是靠近齒輪9i的齒頂端(圖63所示)受載荷作用。因此,當齒輪9c、9i與相關聯(lián)的齒輪嚙合時,因為相關聯(lián)的齒輪相互分開,以便避免齒輪之間產生干涉,所述局部(局部A)通常不與相關的齒輪嚙合。所以,如果局部A在載荷作用下?lián)p壞(碰傷),在嚙合的齒輪組之間傳遞的驅動力不能對圖象成形產生有害影響。所以防止光敏鼓產生不平衡轉動。
下面參照圖64詳細描述上述實施例。
圖64是縱向剖視圖,其表示光敏鼓支撐在軸上的情況。
如圖所示,光敏鼓9支撐在軸9f上。軸9f通過凸緣齒輪9c(齒輪9i)安裝在支承元件34上。凸緣齒輪9c也起光敏鼓凸緣的作用。然而,光敏鼓的另一端借助軸承元件26支撐在軸支撐元件33上。以這種方式,當光敏鼓在驅動力的作用下旋轉時,驅動力通過凸緣齒輪9c和成象設備中齒輪G6之間的嚙合傳遞給光敏鼓,所以光敏鼓可以在高精度下穩(wěn)定旋轉。
另外,由凸緣齒輪9c和齒輪9i形成整體的齒輪部分9k。在齒輪部分9k中具有通孔9l。軸9f沿通孔9l延伸。在所述實施例中,如圖64所示,通孔9l具有較小的直徑部分(g2)。此較小直徑部分(g2)在凸緣齒輪9c內形成,并且其內徑(大約8mm)基本上等于軸9f的外徑。通孔9l還具有較大的直徑部分(g3),此較大的直徑部分在齒輪9i內形成,并且其內徑(大約為9mm)大于軸9f的外徑。因此,按照所述的實施例,通孔9l的9m部分與軸9f配合,配合部分9m位于相應的凸緣齒輪9c處。因此,凸緣齒輪9c受來自成象設備的驅動力作用時,由于驅動力9n作用于軸9f的根部,因此可以減少軸9f的彎曲。所以,按照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當光敏鼓9旋轉時,因為其不會相對于軸9f產生振動,光敏鼓9能夠以高精度平穩(wěn)運轉。
綜上所述,按照本發(fā)明,可以提供一種光敏鼓,一種照相制版腔,一種成象裝置和成象設備,它們可以產生完美的圖象。
權利要求
1.一種光敏鼓,其包括圓柱形元件,在該元件上具有感光體;第一和第二螺旋齒輪,并排軸向設置在所述圓柱形元件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沿軸向設置在第二螺旋齒輪的外側,第一螺旋齒輪的外徑大于第二螺旋齒輪的外徑。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的外徑大約為28.6mm,第二螺旋齒輪的外徑大約為26.1mm。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的齒數大于第二螺旋齒輪的齒數。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的齒數為33,第二螺旋齒輪的齒數為30。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的寬度大于第二螺旋齒輪的寬度。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的寬度大約為6.7mm,第二螺旋齒輪的寬度大約為4.3mm。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的螺旋方向與第二齒輪的螺旋方向相同。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柱形元件包括鋁質圓柱體,其壁厚大約為1mm。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鼓的外徑包括所述圓柱形元件外表面作為感光體的有機感光材料層厚度的尺寸,這個尺寸大約為24mm。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螺旋齒輪構成一整體。
11.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和第二螺旋齒輪構成一整體,而且此構成整體的部分形成光敏鼓的凸緣部件。
1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和第二螺旋齒輪構成一整體,在形成的整體部分中設有通孔,對應于第一螺旋齒輪的通孔內徑小于對應于第二螺旋齒輪的通孔內徑。
1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和第二螺旋齒輪構成一整體,在形成的整體部分中設有通孔,對應于第一螺旋齒輪的通孔內徑小于對應于第二螺旋齒輪的通孔內徑,當光敏鼓安裝在成象裝置中時,所述通孔在對應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的通孔部分處配裝于所述成象裝置的軸上。
14.一種安裝在成象裝置中的照相制版腔,其包括包括圓柱形元件的光敏鼓,在圓柱形元件上設有感光體,第一和第二螺旋齒輪并排軸向設置在圓柱形元件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旋齒輪沿軸向設置在第二螺旋齒輪外側,而且第一螺旋齒輪的外徑大于第二螺旋齒輪的外徑;和對于所述光敏鼓產生作用的照相裝置。
15.按照權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齒輪與成象裝置中的驅動齒輪相嚙合,由此使驅動力從成象裝置傳遞到所述光敏鼓,并使光敏鼓旋轉。
16.按照權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根據作為所述照相裝置的顯影裝置使用的上色劑種類,可選擇地使顯影裝置的顯影筒上的齒輪與所述第一螺旋齒輪嚙合,或者與第二螺旋齒輪嚙合,以便使所述顯影筒旋轉。
17.按照權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制版腔與充電裝置、顯影裝置或清潔裝置合并為所述照相裝置,它和光電攝影的感光體構成一個單元,它可拆卸地安裝在成象裝置內。
18.按照權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照相制版腔至少與一個充電裝置、顯影裝置和清潔裝置中合并為照相裝置,它和光電攝影的感光體構成一個單元,它可拆卸地安裝在成象裝置內。
19.按照權利要求14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相制版腔至少與顯影裝置和光電攝影的感光體合并為一單元,此單元可拆卸地安裝在成象裝置中。
20.一種成象裝置,其中安裝有照相制版腔,并且采用這種成象裝置能夠在記錄媒體上形成圖象,包括能夠安裝照相制版腔的安裝裝置,在照相制版腔中具有光敏鼓,光敏鼓包括圓柱形元件,在圓柱形元件上設有感光體,第一和第二螺旋齒輪并排軸向設置在所述圓柱形元件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旋齒輪沿軸向設置在第二螺旋齒輪的外側,第一螺旋齒輪的外徑大于第二螺旋齒輪的外徑,照相裝置作用在光敏鼓上;和當所述照相制版腔安裝在所述裝置上時,螺旋齒輪與所述第一螺旋齒輪相嚙合,由此傳遞驅動力,以便使所述光敏鼓旋轉。
21.按照權利要求20所述的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象裝置是靜電復印機。
22.按照權利要求20所述的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象裝置是激光照排機。
23.一種用于在記錄媒體上形成圖象的成象設備,包括安裝裝置,可選擇地安裝第一照相制版腔的安裝裝置包括,圖象支承元件,第一和第二螺旋齒輪并排軸向設置在所述圖象支承元件的一端,以及為顯示所述圖象支承元件上形成的潛影的第一顯影裝置,所述第一螺旋齒輪沿軸向設置在所述第二螺旋齒輪外側,而且第一螺旋齒輪的外徑大于第二螺旋齒輪的外徑;或者第二照相制版腔包括有圖象支承元件,第一和第二螺旋齒輪并排軸向設置在圖象支承元件的一端,以及為顯示所述圖像支承元件上的潛影的第二顯影裝置,第二顯影裝置上具有的上色劑的彩色與第一顯影裝置上的上色劑的彩色不相同,所述第一螺旋齒輪沿軸向設置在所述第二螺旋齒輪的外側,第一螺旋齒輪的外徑大于第二螺旋齒輪的外徑;驅動電機,轉移輥,轉移輥將所述圖象支承元件上形成的圖象轉移到所述記錄媒體上;第一驅動力傳遞裝置,該裝置將驅動力從所述驅動電機傳遞到所述第一或第二照相制版腔中的所述第一螺旋齒輪;第二驅動力傳遞裝置,該裝置將驅動力從所述第一或第二照相制版腔的第二螺旋齒輪傳遞到所述轉移輥,以致使轉移輥旋轉。
24.按照權利要求23所述的成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顯影裝置采用磁性上色劑使所述潛影圖象顯示出來,從而獲得黑色圖象。
25.按照權利要求23所述的成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顯影裝置采用非磁性上色劑使所述潛影圖象顯示出來,從而獲得非黑色的其他色彩的圖象。
26.一種可以裝入成象裝置中的照相制版腔,其包括圖象支承元件;用于對所述圖象支承元件產生作用的照相裝置;第一和第二齒輪,它們并排軸向設置在圖象支承元件的一端;和機架裝置,該裝置支撐所述圖象支承元件和所述照相裝置,與此同時使所述第一和第二齒輪曝露在機架外面。
27.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齒輪作為接受來自成象裝置的驅動力的齒輪,由此使作為所述圖象支承元件的光敏鼓旋轉。
28.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齒輪向成象裝置中的轉移輥傳遞驅動力,由此使所述轉移輥旋轉。
29.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輪的齒數大于第二齒輪的齒數,所述第一齒輪的寬度大于第二齒輪的寬度。
30.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輪的齒數是33,所述第二齒輪的齒數是30。
31.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當作為所述照相裝置的顯影裝置使用磁性上色劑時,所述第一齒輪接受來自成象裝置的驅動力,并且將驅動力傳遞給所述顯影裝置的顯影筒,從而使顯影筒旋轉,所述第二齒輪將驅動力傳遞到成象裝置的轉移輥,使轉移輥旋轉。
32.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當作為所述照相裝置的顯影裝置使用非磁性上色劑時,所述第一齒輪接受來自成象裝置的驅動力,而所述第二齒輪將驅動力傳遞給所述顯影裝置的顯影筒,以使顯影筒旋轉,并且將驅動力傳遞到成象裝置中的轉移輥,使所述轉移輥旋轉。
33.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執(zhí)行裝置是向作為所述圖象支承元件的光敏鼓充電的充電裝置。
34.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執(zhí)行裝置是清潔作為圖象支承元件的光敏鼓的清潔裝置。
35.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執(zhí)行裝置是讓潛影顯示出來的顯影裝置,所述潛影形成于作為圖象支承元件的光敏鼓上。
36.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制版腔與充電裝置或顯影裝置或清潔裝置,以及作為圖象支承元件的光電攝影感光體合并為一個單元,此單元可拆卸地安裝在成象裝置中。
37.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制版腔至少與一個充電裝置、顯影裝置和清潔裝置中,以及作為圖象支承元件的光電攝影感光體合并為一個單元;此單元可拆卸地安裝在成象裝置中。
38.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制版腔至少與顯影裝置,以及作為圖象支承元件的光電攝影感光體合并為一個單元,此單元可拆卸地安裝在成象裝置中。
39.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齒輪都是螺旋齒輪。
40.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齒輪的局部從所述機架裝置中伸出或曝露。
41.按照權利要求26所述的照相制版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齒輪從所述機架裝置中齒輪所在的部分曝露出來,所述曝露的齒輪與成象裝置中的齒輪相嚙合。
42.一種成象裝置,其中裝有照相制版腔,并且采用它在記錄媒體上形成圖象,包括安裝裝置,在該裝置上能夠安裝照相制版腔,它包括圖象支承元件,對于所述圖象支承元件產生作用的執(zhí)行裝置,第一和第二齒輪,其并排軸向設置在所述圖象支承元件的一端,以及用于支撐所述圖象支承元件和執(zhí)行裝置的機架裝置,同時第一和第二齒輪曝露在外面;驅動電機;轉移輥,用該轉移輥將在所述圖象支承元件上形成的圖象轉移到記錄媒體上;第一驅動力傳遞裝置,用該裝置將來自驅動電機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照相制版腔的第一齒輪;以及第二驅動力傳遞裝置,用該裝置將驅動力從所述照相制版腔中的第二齒輪傳遞到所述轉移輥,由此使轉移輥旋轉。
43.按照權利要求42所述的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成象裝置是靜電復印機。
44.按照權利要求42所述的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成象裝置是激光照排機。
45.按照權利要求42所述的成象裝置,其特征在于成象裝置是傳真機。
46.一種在記錄媒體上形成圖象的成象設備,包括安裝裝置,在此安裝裝置上可選擇地安裝第一照相制版腔,其包括圖象支承元件;第一和第二齒輪,它們并排軸向設置在圖象支承元件的一端;第一顯影裝置,該顯影裝置使形成于所述圖象支承元件上的潛影顯示出來;以及機架裝置,在所述機架裝置上支撐著所述圖象支承元件和所述顯影裝置,同時所述第一和第二齒輪曝露在機架外面;或者裝有第二照相制版腔,其包括圖象支承元件;第一和第二齒輪并排軸向設置在圖象支承元件的一端;第二顯影裝置,該第二顯影裝置使成形于所述圖象支承元件上的潛影顯示出來,在第二顯影裝置上顯示出的彩色與所述第一顯影裝置上顯示的彩色不相同;以及機架裝置,所述機架支撐著所述圖象支承元件和所述顯影裝置,同時第一和第二齒輪曝露在機架外面;驅動電機;轉移輥,轉移輥將成形于所述圖象支承元件上的圖象傳遞到記錄媒體;第一驅動力傳遞裝置,該裝置將來自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第一和第二照相制版腔的第一齒輪;第二驅動力傳遞裝置,該裝置將來自所述第一或第二照相制版腔的第二齒輪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轉移輥,由此使轉移輥旋轉。
47.按照權利要求46所述的成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顯影裝置使用磁性上色劑使?jié)撚皥D象顯示出來,從而獲得黑色圖象。
48.按照權利要求46所述的成象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顯影裝置使用非磁性上色劑使?jié)撚皥D象顯示出來,從而獲得非黑色的具有其他色彩的圖象。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光敏鼓,該光敏鼓在具有感光體的圓柱形元件的一端上設置有第一螺旋齒輪和第二螺旋齒輪,該第一螺旋齒輪與第二螺旋齒輪相比,被設置在更接近上述圓柱形元件的軸向頂端的位置,而且直徑更大。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83228SQ9310253
公開日1994年3月2日 申請日期1993年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6月30日
發(fā)明者西端厚史, 水谷守一, 關根一美, 津田忠之, 池本功, 渡邊一史, 笹子悅一, 清水康史, 野田普彌, 小林和典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