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具有:感光體、帶電電極、以及電極保持部件。感光體上形成靜電潛像。帶電電極由金屬板形成。帶電電極具有:細長地延伸的帶狀部、以及從帶狀部的寬度方向的第1側(cè)部突出的針狀的電極部。電極保持部件保持帶電電極的長度方向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電極保持部件使帶電電極的電極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與感光體的表面的距離沿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本實用新型的圖像形成裝置通過電極保持部件,能夠使感光體電位沿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以沿感光體的長度方向調(diào)整調(diào)色劑像的濃度分布,從而提高最終圖像質(zhì)量。
【專利說明】
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圖像形成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可以調(diào)整形成圖像的調(diào)色劑濃度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有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該圖像形成裝置利用調(diào)色劑形成可視圖像。圖像形成裝置基于圖像信息,在感光體上形成靜電潛像。圖像形成裝置使用調(diào)色劑將靜電潛像顯影。圖像形成裝置中,由于各種因素,有可能產(chǎn)生可視圖像的圖像濃度的不均勻。例如,圖像形成裝置具有:使感光體帶電的帶電器;以及將靜電潛像顯影的顯影器。但是,顯影器的顯影特性有可能在圖像寬度方向發(fā)生變化。因此,圖像形成裝置中,即使根據(jù)圖像信息并且不產(chǎn)生不均勻地形成靜電潛像,但是在可視圖像上也可能產(chǎn)生不均勻。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為解決圖像形成裝置在形成圖像信息時,形成的靜電潛像中圖像濃度不均勻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調(diào)整感光體上的調(diào)色劑像的濃度分布的圖像形成裝置。
[0004]特別地,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具有:感光體、帶電電極、以及電極保持部件。感光體上形成靜電潛像。帶電電極由金屬板形成。帶電電極具有:細長地延伸的帶狀部、以及從帶狀部的寬度方向的第I側(cè)部突出的針狀的電極部。電極保持部件保持帶電電極的長度方向的第I端部及第2端部。電極保持部件使帶電電極的電極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與感光體的表面的距離沿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
[0005]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圖像形成裝置具有電極保持部件,該電極保持部件保持帶電電極的長度方向的第I端部及第2端部,使帶電電極的電極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與感光體的表面的距離沿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因此,能夠使感光體電位沿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能夠沿感光體的長度方向調(diào)整調(diào)色劑像的濃度分布。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整體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0007]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主要部件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0008]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0009]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帶電電極的結(jié)構(gòu)例的正面的示意圖;
[0010]圖5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第I端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0011]圖6是圖5中的A視角圖;
[0012]圖7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第2端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0013]圖8是圖7中的B視角圖;
[0014]圖9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帶電電極與帶電柵格的間隙的關(guān)系的不意性圖表;
[0015]圖10是表示基于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感光體電位的示意性圖表;
[0016]圖1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0017]圖12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0018]圖13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所使用的帶電電極的結(jié)構(gòu)例的正面的不意圖;
[0019]圖14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作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第一實施方式)
[0021]以下,參照附圖,對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進行說明。另外,各圖中,對于同一結(jié)構(gòu),標注相同標號。
[0022]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的整體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主要部件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0023]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00具有:控制面板1、掃描儀部2、打印機部3、薄片收納部4、及輸送部5。
[0024]掃描儀部2將復印對象物的圖像信息讀取為光的明暗。掃描儀部2將讀取的圖像信息輸出至打印機部3。
[0025]打印機部3基于來自掃描儀部2或者外部的圖像信息,通過含有調(diào)色劑等的顯影劑形成輸出圖像(以下,稱為調(diào)色劑像)。打印機部3將調(diào)色劑像轉(zhuǎn)印至薄片S的表面上。打印機部3對薄片S的表面上的調(diào)色劑像施加熱和壓力,將調(diào)色劑像定影在薄片S上。
[0026]薄片收納部4配合打印機部3形成調(diào)色劑像的時間,將薄片S—張張地供給至打印機部3。薄片收納部4具有:I個以上的供紙盒20A、以及手動托盤20B。圖1中表示有一個供紙盒20A時的例子。供紙盒20A收納預設(shè)的尺寸及種類的薄片S。若手動托盤20B向側(cè)方打開,則能夠配置各種尺寸的薄片S。
[0027]供紙盒20A具有供紙輥21A。手動托盤20B具有供紙輥21B。各供紙輥21A、21B分別從供紙盒20A、手動托盤20B將薄片S—張張地取出。供紙輥2IA、2IB將取出的薄片S供給至輸送部5。以下內(nèi)容中,在沒有特別說明時,作為一個例子,薄片S被供紙輥21A供給至輸送部5。
[0028]輸送部5具有套準調(diào)節(jié)輥24。輸送部5將被供紙輥21A或者供紙輥21B供給的薄片S引導至套準調(diào)節(jié)輥24。套準調(diào)節(jié)輥24根據(jù)打印機部3將調(diào)色劑像轉(zhuǎn)印至薄片S上的時間,輸送薄片S。
[0029]例如,供紙輥21A將薄片S供給至輸送部5。供紙輥21A使薄片S的輸送方向的前端抵接套準調(diào)節(jié)輥24的壓印線N。供紙輥21A通過使薄片S彎曲來調(diào)整在輸送方向的薄片S的前端的位置。套準調(diào)節(jié)輥24將薄片S的前端與壓印線N整合。進而,套準調(diào)節(jié)輥24將薄片S向后述的轉(zhuǎn)印部28的方向輸送。
[0030]打印機部3具有: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曝光部26Y、26M、26C、26K;中間轉(zhuǎn)印帶27;轉(zhuǎn)印部28;及定影器29。
[0031]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分別將轉(zhuǎn)印在薄片S上的調(diào)色劑像形成在中間轉(zhuǎn)印帶27上。
[0032]如圖2所示,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分別具有圓筒狀的感光鼓30(感光體)。各感光鼓30在表面具有感光體層。
[0033]各感光鼓30與后述的中間轉(zhuǎn)印帶27的下面?zhèn)认嗷シ蛛x地配置。各感光鼓30與驅(qū)動馬達連接。通過驅(qū)動馬達,各感光鼓30在圖2的圖示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0034]在感光鼓30的周圍圖示順時針地配置:帶電器31;曝光部26¥(261、26(:、2610;顯影器32Y(32M、32C、32K);轉(zhuǎn)印輥33 ;清潔單元34 ;及除電器35。
[0035]帶電器31使感光鼓30帶電。本實施方式中,帶電器31使感光鼓30帶負電位。帶電器31的結(jié)構(gòu)后述。
[0036]曝光部26Y、26M、26C、26K基于圖像信息,對帶電的感光鼓30的表面30a照射發(fā)光被控制的LED光。曝光部26Y、26M、26C、26K分別被供給黃色、品紅色、藍綠色、黑色的圖像信息。對各帶電后的感光鼓30,曝光部26Y、26M、26C、26K照射基于圖像信息的LED光。曝光部26Y、26M、26C、26K在各感光鼓30的表面30a形成基于圖像信息的靜電潛像。
[0037]顯影器32Y、32M、32C、32K分別收納黃色、品紅色、藍綠色、黑色的調(diào)色劑。顯影器32Y、32M、32C、32K使收納的各調(diào)色劑帶電。
[0038]顯影器32Y、32M、32C、32K分別對相對的感光鼓30的表面30a供給帶電的調(diào)色劑。顯影器32Y、32M、32C、32K對通過曝光部26Y、26M、26C、26K形成的靜電潛像進行顯影。在各感光鼓30的表面30a附著被顯影的調(diào)色劑像。
[0039]顯影器32Y、32M、32C、32K進行兩成分顯影方式的顯影。顯影器32Y、32M、32C、32K分別具備攪拌器32b以及磁性輥32a。攪拌器32b攪拌顯影劑,使調(diào)色劑均勻帶電。磁性輥32a使包含調(diào)色劑的顯影劑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接觸。
[0040]轉(zhuǎn)印輥33夾著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抵接的中間轉(zhuǎn)印帶27,與感光鼓30相對。轉(zhuǎn)印輥33將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調(diào)色劑像轉(zhuǎn)印至中間轉(zhuǎn)印帶27上(一次轉(zhuǎn)印)。
[0041 ]各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分別在一次轉(zhuǎn)印位置對各轉(zhuǎn)印輥33施加轉(zhuǎn)印偏壓。
[0042]清潔單元34具有:與一次轉(zhuǎn)印后的感光鼓30的表面30a抵接的清潔板34a。清潔板34a從感光鼓30的表面30a刮去未轉(zhuǎn)印調(diào)色劑。清潔單元34收納清潔板34a刮去的調(diào)色劑。清潔單元34將清潔板34a刮去的調(diào)色劑回收至調(diào)色劑罐。
[0043]除電器35對通過了清潔板34a的感光鼓30的表面30a照射光。除電器35對感光鼓30進行除電。
[0044]如圖1所示,中間轉(zhuǎn)印帶27由環(huán)形帶構(gòu)成。中間轉(zhuǎn)印帶27與各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的各感光鼓30的旋轉(zhuǎn)同步旋轉(zhuǎn)。
[0045]各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在中間轉(zhuǎn)印帶27上將各顏色的調(diào)色劑像重疊轉(zhuǎn)印。各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在中間轉(zhuǎn)印帶27上形成彩色的調(diào)色劑像。
[0046]中間轉(zhuǎn)印帶27上,在與圖像形成部25Y分離且相鄰的位置,配置有轉(zhuǎn)印帶清潔單元36。轉(zhuǎn)印帶清潔單元36將中間轉(zhuǎn)印帶27的表面上殘留的調(diào)色劑刮去。轉(zhuǎn)印帶清潔單元36將刮去的調(diào)色劑回收至廢調(diào)色劑罐。
[0047]中間轉(zhuǎn)印帶27上,在與圖像形成部25K相鄰的位置,配置轉(zhuǎn)印部28。
[0048]轉(zhuǎn)印部28將中間轉(zhuǎn)印帶27上的帶電的調(diào)色劑像轉(zhuǎn)印至二次轉(zhuǎn)印位置中的薄片S的表面上。轉(zhuǎn)印部28將二次轉(zhuǎn)印位置作為支撐輥28a及二次轉(zhuǎn)印輥28b相對的位置。轉(zhuǎn)印部28將通過轉(zhuǎn)印電流控制的轉(zhuǎn)印偏壓施加在二次轉(zhuǎn)印位置。轉(zhuǎn)印部28通過轉(zhuǎn)印偏壓將中間轉(zhuǎn)印帶27上的調(diào)色劑像轉(zhuǎn)印至薄片S上。
[0049]定影器29將薄片S的表面上的調(diào)色劑像通過對薄片S施加的熱和壓力定影在薄片S上。
[0050]打印機部3具有反轉(zhuǎn)單元37。反轉(zhuǎn)單元37將從定影器29排出的薄片S,通過之字形路進行反轉(zhuǎn)。反轉(zhuǎn)單元37將反轉(zhuǎn)后的薄片S再次輸送至套準調(diào)節(jié)輥24的前面的輸送部5內(nèi)。反轉(zhuǎn)單元37為了在背面形成圖像,將薄片S反轉(zhuǎn)。
[0051]接著,對帶電器31的結(jié)構(gòu)進行說明。
[0052]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帶電電極的結(jié)構(gòu)例的正面的示意圖。圖5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第I端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圖6是圖5中的A視角圖。圖7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第2端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圖8是圖7中的B視角圖。
[0053]如圖3所示,帶電器31具有:帶電柵格45、帶電電極40、以及支撐框41(電極保持部件)。帶電器31沿感光鼓30的表面30a配置。感光鼓30的表面30a與感光鼓30的中心軸線O平行。
[0054]帶電柵格45抑制來自帶電電極40的放電的不均勻。例如,帶電柵格45由形成了多個空位的金屬薄板構(gòu)成。帶電柵格45相對感光鼓30的表面30a配置。帶電柵格45的表面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距離d是固定的。帶電柵格45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平行地配置。帶電柵格45也與感光鼓30的中心軸線O平行地配置。
[0055]帶電柵格45配置在至少覆蓋后述的帶電電極40的電極部40A的范圍。
[0056]帶電柵格45配置于后述的支撐框41的開口部。
[0057]帶電電極40朝向感光鼓30放電。帶電電極40使感光鼓30的表面30a帶電。
[0058]如圖4所示,帶電電極40具有帶狀部40B和電極部40A。帶電電極40由金屬板形成。
[0059]帶狀部40B是長度W、寬度2h(2h<W)的細長的矩形。帶狀部40B的長度W大于圖像形成裝置100的帶電寬度。
[0060]電極部40A從帶狀部40B的寬度方向的第I側(cè)部40b突出。電極部40A為針狀。電極部40A的形狀只要是突出方向的前端部尖銳,那么沒有特別限定。圖4中表示了電極部40A由等腰三角形構(gòu)成的情形的例子。
[0061 ]電極部40A在圖像形成裝置100中的帶電寬度以上的寬度2w2 (2w2 < W)的范圍間隔開并形成多個。從電極部40A的第I側(cè)部40b的突出長度在帶電電極40的長度方向上是固定的。
[0062]在帶狀部40B的第I端部El,形成卡止孔40a(卡止部)。卡止孔40a位于寬度方向的中心軸線C上。在帶狀部40B的第2端部E2,形成卡止孔40d(卡止部)??ㄖ箍?0d位于寬度方向的中心軸線C上??ㄖ箍?0a、40d是貫通帶狀部40B的孔??ㄖ箍?0a、40d的孔形狀不受限定。例如,卡止孔40a、40d可以是圓孔、橢圓孔、多邊形孔、無定形等。
[0063]帶電電極40為了保持電極部40A的前端部的銳度,將金屬薄板切斷后形成。帶電電極40如后文所述,安裝在支撐框41上。這時,帶電電極40產(chǎn)生板面內(nèi)的彎曲變形。在此,“產(chǎn)生板面內(nèi)的彎曲變形”是指,在與帶電電極40的板厚方向垂直的平面內(nèi)產(chǎn)生彎曲變形。選擇帶電電極40的材質(zhì)及板厚,以使得安裝在支撐框41上時,不向板面外彎曲,在板面內(nèi)彎曲變形。
[0064]如圖3所示,支撐框41保持帶電電極40的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支撐框41比帶電電極40長。支撐框41使電極部40A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距離沿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
[0065]支撐框41在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具有支撐板部41a、41b。圖3中省略了圖示,支撐板部41a、41b通過側(cè)面部件連結(jié),該側(cè)面部件形成支撐框41的寬度方向的側(cè)面。支撐框41上,至少相對感光鼓30的一方形成有開口部。開口部被支撐板部41a、41b及側(cè)面部件包圍。
[0066]如圖5、6所示,支撐框41具有卡止部件42以及碰撞部件43A??ㄖ共考?2與碰撞部件43A保持帶電電極40的第I端部El。
[0067]卡止部件42固定于支撐板部41a。支撐板部41a位于支撐框41的長度方向的端部。卡止部件42從支撐板部41a向支撐框41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的方向延伸。在卡止部件42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部,設(shè)置有掛鉤42a。掛鉤42a插通帶電電極40的卡止孔40a。掛鉤42a卡止于卡止孔40a的內(nèi)周面??ㄖ共考?2將卡止孔40a相對支撐板部41a定位。
[0068]卡止部件42由金屬構(gòu)成??ㄖ共考?2與高壓電源電性連接。高壓電源對帶電電極40施加電壓。一旦掛鉤42a與卡止孔40a卡止并接觸,那么帶電電極40與高壓電源導通。
[0069]碰撞部件43A碰撞帶電電極40的第I端部El的第2側(cè)部40c。碰撞部件43A是平板狀。帶電電極40的第I端部El被掛鉤42a卡止。碰撞部件43A從支撐板部41a向支撐框41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的方向延伸。碰撞部件43A上,形成朝向感光鼓30的表面43a(傾斜面)。表面43a相對感光鼓30的表面30a傾斜。碰撞部件43A的表面43a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距離沿碰撞部件43A的延伸方向逐漸增大。表面43a的傾斜角度的大小相對帶電器31相對的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接平面,是θ(θ>0)。
[°07°]碰撞部件43Α形成于與基于掛鉤42a的卡止孔40a的卡止位置的距離為h的位置。被掛鉤42a卡止的帶電電極40中,第I端部El的第2側(cè)部40c沿著并碰撞碰撞部件43A的傾斜。帶電電極40的第I端部El與碰撞部件43A同樣地,相對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接平面及中心軸線O,傾斜角度Θ。
[0071]帶電器31的安裝時的中心軸線C’與第I端部El中的軸線D成角度Θ。軸線D通過卡止孔40a中的掛鉤42a的卡止位置。并且,軸線D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及中心軸線O平行。本實施方式中,軸線D也與帶電柵格45平行。
[0072]如圖7、8所示,支撐框41具有彈簧44(牽引部件、彈性部件)以及碰撞部件43B。彈簧44與碰撞部件43B在支撐框41中保持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
[0073]彈簧44是彈性部件。彈簧44牽引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例如,彈簧44可以是螺旋彈簧、平板彈簧、扭力彈簧等。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一個例子,彈簧44是螺旋彈簧。彈簧44的一端具有掛鉤44a。彈貪44的另一端具有掛鉤44b。
[0074]掛鉤44a插通帶電電極40的卡止孔40d。掛鉤44a卡止于卡止孔40d的內(nèi)周面。掛鉤44b插通形成于支撐板部41b的卡止孔41c。掛鉤44b卡止于卡止孔41c的內(nèi)周面??ㄖ褂诳ㄖ箍?0d、41 c的彈簧44被拉伸長于自然長度。被拉伸的彈簧44牽引帶電電極40。彈簧44使帶電電極40沒有彎曲地架設(shè)在板面外。
[0075]支撐板部41b中的卡止孔41c形成在相比軸線D與支撐板部41b相交的位置,更加遠離中心軸線O的位置。
[0076]碰撞部件43B碰撞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的第2側(cè)部40c。碰撞部件43B是平板狀。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卡止于掛鉤44a。碰撞部件43B從支撐板部41b朝向支撐框41的中間部的方向延伸。碰撞部件43B形成朝向感光鼓30的表面43b(傾斜面)。表面43b相對感光鼓30的表面30a傾斜。碰撞部件43B的表面43b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距離沿碰撞部件43B的延伸方向逐漸增大。碰撞部件43B的表面43b的傾斜角度的大小相對帶電器31相對的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接平面,是θ(θ>0)。
[0077]碰撞部件43Β的傾斜方向與碰撞部件43Α的傾斜方向相反。
[0078]帶電器31中,彈簧44牽引帶電電極40。彈簧44架設(shè)在軸線D上的卡止孔40d與卡止孔41c之間??ㄖ箍?1c相比軸線D更接近碰撞部件43B設(shè)置。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的第2側(cè)部40c沿著并碰撞碰撞部件43A的表面43a。碰撞部件43B在第2側(cè)部40c碰撞表面43c時,將卡止孔40d與掛鉤44a的卡止位置定位在軸線D上。
[0079]彈簧44的牽引力向使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按壓碰撞部件43B的表面43b的方向作用。如圖7所示,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通過彈簧44施加分力Fl和分力F2。分力Fl是與碰撞部件43A的表面43a平行的拉力。分力F2是與碰撞部件43A的表面43a垂直的按壓力。
[0080]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通過分力F2按壓碰撞部件43B。另外,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通過分力Fl,接受拉拽。該結(jié)果為,帶電電極40的第2端部E2與碰撞部件43B同樣地,相對感光鼓30的表面30a及中心軸線0,傾斜角度Θ。
[0081 ]支撐框41由金屬及合成樹脂的組合構(gòu)成。支撐框41中,與帶電電極40、卡止部件42、及彈簧44的任一個接觸的部位由具有電氣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構(gòu)成。例如,支撐板部41a、41b及碰撞部件43A、43B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電氣絕緣性的合成樹脂構(gòu)成。
[0082]通過這樣的結(jié)構(gòu),如圖3所示,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第2側(cè)部40c沿著并碰撞表面43a、43b。帶電電極40對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分別施加逆方向的彎曲力矩。帶電電極40由于彈簧44的牽引產(chǎn)生張力。帶電電極40保持平面的同時在板面內(nèi)彎曲。帶電電極40的帶狀部40B如圖3所示,彎曲成長度方向的中間部距離感光鼓30較遠的弧狀。帶狀部40B的中心軸線C變成彎曲成弧狀的中心軸線C’。
[0083]電極部40A從帶狀部40B的第I側(cè)部40b突出。因此,電極部40A的各前端部排列在從彎曲成弧狀的第I側(cè)部40b偏離固定距離的弧狀的彎曲線上。
[0084]接著,以帶電器31的作用為中心,對圖像形成裝置100的作用進行說明。
[0085]圖9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帶電電極與帶電柵格的間隙的關(guān)系的示意性圖表。圖10是表示基于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感光體電位的示意性圖表。
[0086]圖9、10的圖表的橫軸是帶電器31的長度方向的位置。位置O表示與圖像形成寬度的中心對應的位置。位置± w I的內(nèi)側(cè)與有效圖像形成區(qū)域?qū)?。位置?w2 (w2 > w I)的內(nèi)側(cè)與有效帶電區(qū)域?qū)D9的圖表的縱軸是帶電柵格4 5與電極部4 O A的前端部的間隙(距離)。圖10的圖表的縱軸是感光鼓30的帶電時的感光體電位。
[0087]帶電器31中,安裝狀態(tài)的帶電電極40彎曲。電極部40A的前端部與帶電柵格45的間隙如圖9所,沿帶電器31的長度方向變化。例如,最靠近第I端部El的電極部40A(位置-w2)的前端部與帶電柵格45的間隙是Gf ο電極部40A的中心(位置O)中的前端部與帶電柵格45的間隙是GC(GC>GF)。最靠近第2端部E2的電極部40A(位置+w2)的前端部與帶電柵格45的間隙是Gr(Gr = Gf)。另一方面,位置-wl、+wl的間隙分別是Gf’(Gc<Gf,<Gf)、Gr’(=Gf,)。
[0088]帶電柵格45的板厚均勻。帶電柵格45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平行配置。電極部40A的前端部與帶電柵格45的間隙是,帶電柵格45與感光鼓30的距離d和帶電柵格45的板厚的和。
[0089]帶電器31使感光鼓30帶電。電極部40A的前端部與感光鼓30的間隙越小,感光鼓30的帶電量越大。例如,使感光鼓30帶負電時,電極部40A與感光鼓30的間隙越小,感光鼓30的感光體電位越低。例如,如圖10所示,位置-wl、0、+wl中,分別是Vf、Vc、Vr(VF = Vr<Vc,|Vf| =
Vr|>|Vc|)o
[0090]如果通過帶電器31使感光鼓30帶電,那么,感光鼓30的感光體電位相比圖像形成區(qū)域兩端部,中心部較高。因此,如果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光照射感光鼓30,那么,越在中心部,曝光后電位越高。即,越在中心部,越形成較深的(電位差大)潛像電位。因此,越在中心部,帶負電的調(diào)色劑越容易附著在感光鼓30的表面30a上。
[0091]本實施方式中,意圖性地使感光體電位沿感光鼓30的長度方向變化。設(shè)定感光體電位的變化量,以能夠消除由于感光體電位以外的因素,導致以固定的圖像生成的圖像濃度不均勻。
[0092]例如,感光體電位的變化量的設(shè)定主要是修正顯影器32Y、32M、32C、32K中的圖像寬度方向的顯影能力的不均勻性的設(shè)定。
[0093]顯影器32Y、32M、32C、32K通過兩端被支撐的磁性輥32a的旋轉(zhuǎn),使包含調(diào)色劑的顯影劑與感光鼓30接觸。磁性輥32a—邊旋轉(zhuǎn),一邊將顯影劑卷入顯影刀與感光鼓30之間的隙間中。磁性輥32a隔著顯影劑接受外力。磁性輥32a彎曲變形。同樣地,感光鼓30也隔著顯影劑接受外力。感光鼓30向與磁性輥32a相反的方向彎曲變形。
[0094]磁性輥32a及感光鼓30的彎曲變形具有下述作用,即,在彎曲量較大的部位,使顯影量(調(diào)色劑附著量)降低的作用。因此,即使調(diào)色劑在磁性輥32a上均勻分布,由于彎曲變形,圖像中心部的調(diào)色劑附著力減少。因此,圖像濃度具有降低的傾向。
[0095]圖像形成裝置100因為具有帶電器31,所以,帶電器31能夠使顯影能力容易下降的部位的感光體電位變高。即使是均勻的曝光量,圖像形成裝置100也能夠部分地形成較容易地附著調(diào)色劑的靜電潛像。因此,圖像形成裝置100能夠?qū)⒄{(diào)色劑像的濃度分布在感光鼓30的長度方向上均勻化。
[0096]特別地,帶電器31通過碰撞部件43A、43B將帶電電極40的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位置定位。因此,相對于帶電柵格45及感光鼓30的電極部40A的前端部的定位變得容易。
[0097]以下,對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進行說明。
[0098]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中,帶電電極40的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傾斜角度的大小相同。并且,帶電電極40的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傾斜朝向相對。但是,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傾斜不限于此。
[0099]例如,可以是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傾斜角度的大小不同的結(jié)構(gòu)。這時,帶電器31能夠使圖像中心部以外的位置的電極部40A的前端部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間隙變得最大。
[0100]碰撞部件43A、43B的傾斜角度、與電極部40A的前端部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間隙的關(guān)系可以通過帶狀部40B的彎曲變形的計算求得。另外,彎曲變形的計算也可以基于包含電極部40A的形狀的帶電電極40整體的形狀來進行。這時,可以更精密地求得間隙。
[0101]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傾斜也可以通過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中的各帶電器31來改變。
[0102]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中,帶電電極40彎曲成長度方向的中心部距離感光鼓30較遠的弧狀。但是,彎曲的方向不限于此。例如,帶電電極40也可以彎曲成帶電電極4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部較接近感光鼓30的弧狀。這時,在圖像形成區(qū)域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形成較容易附著調(diào)色劑的靜電潛像。本變形例在下述情形時有效,即,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中,圖像的寬度方向的端部的圖像濃度更容易降低的情形。
[0103]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中,各帶電器31中,碰撞部件43A、43B是平板狀。但是,碰撞部件43A、43B不限于平板狀。碰撞部件的形狀可以采用能夠限制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姿勢的所有形狀。例如,碰撞部件可以具有凸部,該凸部在相互分離的兩個以上的位置與第2側(cè)部40c接觸。例如,碰撞部件可以具有槽部,該槽部具有與第2側(cè)部40c抵接的槽底和將帶狀部40B在板厚方向夾持的槽寬度。
[0104]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中,各帶電器31中,帶狀部40B是矩形。但是,帶狀部40B的形成電極部40A的范圍是帶狀即可。帶狀部40B的帶狀的形狀不限于矩形。例如,帶狀部40B的形狀可以是寬度方向的寬度根據(jù)場所而變化。特別地,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只要是卡止部件或者彈性部件容易卡止的形狀即可。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不限于帶狀。
[0105]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中,與碰撞部件43A、43B碰撞的第2側(cè)部40c是直線狀。但是,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中的第2側(cè)部40c的形狀不限于此。例如,第2側(cè)部40c可以具有兩個以上的凸部。
[0106]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具有卡止孔40a、40d,作為帶電電極40的卡止部。但是,各卡止部能夠分別將卡止部件42及彈簧44卡止即可。各卡止部不限于孔。例如,卡止部可以是形成在第I側(cè)部40b或者第2側(cè)部40c的槽??ㄖ共靠梢允菑膸畈?0B向板厚方向突出的突起。
[0107]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中,各帶電器31中,碰撞部件43A、43B碰撞帶電電極40的第2側(cè)部40c。但是,可以是碰撞部件碰撞第I側(cè)部40b的結(jié)構(gòu)。
[0108]圖1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
[0109]圖11表示本變形例的帶電器31A的主要部件。
[0110]帶電器31A可以代替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中的帶電器31,用于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參照圖2)。以下,以與帶電器31不同的點為中心進行說明。
[0111]帶電器31A代替支撐框41,具有支撐框41A(電極保持部件)。支撐框41A代替帶電器31的碰撞部件43A、43B,具有碰撞部件43C、43D。
[0112]碰撞部件43C、43D由將碰撞部件43A、43B靠近帶電柵格45平行移動的、同樣的平板構(gòu)成。碰撞部件43C、43D在與帶電柵格45相對側(cè)具有平面狀的表面43c、43d(傾斜面)。表面43c、43d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表面43a、43b同樣地傾斜。帶電電極40的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第I側(cè)部40b分別碰撞表面43c、43d。
[0113]本變形例中,支撐板部41b中的卡止孔41c移動至相比軸線D更靠近碰撞部件43D。彈簧44使第2端部E2的第I側(cè)部40b按壓碰撞部件43D。
[0114]通過本變形例的帶電器31A,具有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相同的作用。
[0115](第二實施方式)
[0116]以下,參照附圖,對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1進行說明。另外,各圖中,對于同一結(jié)構(gòu),標注相同的標號。關(guān)于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結(jié)構(gòu),標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標號,并省略其說明。
[0117]圖12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的結(jié)構(gòu)例的剖面的示意圖。圖13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帶電器中使用的帶電電極的結(jié)構(gòu)例的正面的示意圖。
[0118]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裝置101代替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的圖像形成部25Y、25M、25C、25K,具有圖像形成部55Y、55M、55C、55K。
[0119]如圖2所示,圖像形成部55Y、55M、55C、55K代替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0的帶電器31,具有帶電器61。
[0120]如圖12所示,帶電器61代替帶電電極40、支撐框41,具有帶電電極70、支撐框71(電極保持部件)。
[0121]如圖13所示,帶電電極70代替帶電電極40的卡止孔40a、40d,具有貫通帶狀部40B的板厚方向的卡止孔70a、70d (卡止部)。
[0122]卡止孔70a具有與卡止孔40a相同的形狀。帶狀部40B的長度方向的卡止孔70a的位置與卡止孔40a相同。帶狀部40B的寬度方向的卡止孔70a的位置從中心軸線C向第2側(cè)部40c的方向偏離A(0<A<h)。
[0123]卡止孔70d具有與卡止孔40d相同的形狀。帶狀部40B的長度方向的卡止孔70d的位置與卡止孔40d相同。帶狀部40B的寬度方向的卡止孔70d的位置從中心軸線C向第2側(cè)部40c的方向偏離A(0<A<h)。
[0124]如圖12所示,支撐框71與支撐框41同樣地具有支撐板部41a、41b。支撐板部41a上固定有卡止部件42。支撐板部41b代替卡止孔41c,形成了與卡止孔41c僅配置不同的卡止孔71c。本實施方式中,卡止部件42與帶電柵格45平行地延伸。卡止孔71c形成在沿卡止部件42的延伸方向的正面。
[0125]本實施方式中,卡止部件42通過掛鉤42a將帶電電極70的卡止孔70a卡止。卡止于卡止部件42的帶電電極70的卡止孔40d中卡止了彈簧44的掛鉤44a??ㄖ箍?1c中卡止了彈簧44的掛鉤44b??ㄖ箍?0d、71c中卡止的彈簧44被拉伸。彈簧44產(chǎn)生的彈性復原力作用于卡止孔40d,牽引帶電電極70。
[0126]因此,帶電電極70通過卡止部件42和彈簧44,架設(shè)于支撐板部41a、41b之間。
[0127]支撐框71代替支撐框41的碰撞部件43A、43B,具有背面框部71A、71B。
[0128]背面框部71A是平板。背面框部71A從支撐板部41a的端部,朝向支撐板部41b的方向,與中心軸線O及帶電柵格45平行地延伸。背面框部71B是平板。背面框部71B從支撐板部41b的端部,朝向支撐板部41a的方向,與中心軸線O及帶電柵格45平行地延伸。
[0129]背面框部71A、71B在卡止部件42和覆蓋第I端部El的一部分的位置延伸。并且,背面框部71A、71B在彈簧44覆蓋第2端部E2的一部分的位置延伸。背面框部71A、71B從帶電電極70的第2側(cè)部40c分離。背面框部71A、71B與卡止部件42、帶電電極70、及彈簧44都不接觸。
[0130]通過這樣的結(jié)構(gòu),帶電電極70中,如圖13所示,第2端部E2的卡止孔70d被彈簧44牽弓丨??ㄖ共考?2的掛鉤42a卡止于第I端部El的卡止孔70a。因此,對帶電電極70的卡止孔70a、70d施加將卡止孔70a、70d相互拉離的外力F。外力F基于彈簧44的伸長量,等于彈性復原力。
[0131 ] 通過外力F,卡止孔70a、70d之間產(chǎn)生拉伸的彈性變形。但是,卡止孔70a、70d從帶狀部40B的中心軸線C向第2側(cè)部40c的方向偏離距離Δ。因此,將中心軸線C作為分界線,相比第I側(cè)部40b的長度方向的伸長量,第2側(cè)部40c的長度方向的伸長量較大。
[0132]第I側(cè)部40b上形成電極部40A。但是,電極部40A朝向?qū)挾确较蛞葬槧钔怀?。因此,電極部40A基本上無法抵抗長度方向的拉伸。
[0133]因此,如圖14所示,帶狀部40B彎曲成第2側(cè)部40c凸出,第I側(cè)部40b凹陷的弧狀。
[0134]帶狀部40B的大致的彎曲形狀通過對帶狀部40B的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施加FXA的彎曲力矩時的矩形剖面梁的彎曲變形求得。這時,中心軸線C成為彎曲的中立軸。
[0135]如此,本實施方式中,帶狀部40B的兩端部在從彎曲的中立軸偏離的位置向長度方向被牽引。架設(shè)于支撐框71的帶狀部40B在板面內(nèi)彎曲。帶狀部40B彎曲成長度方向的中間部更加遠離感光鼓30的弧狀。帶狀部40B的中心軸線C成為彎曲成弧狀的中心軸線C’。
[0136]電極部40A從帶狀部40B的第I側(cè)部40b突出。電極部40A的各前端部排列在弧狀的彎曲線上?;畹膹澢€類似于帶狀部40B的彎曲形狀,從第I側(cè)部40b偏離固定的距離。
[0137]通過改變外力F的大小及卡止孔70a、70d的位置Δ的大小的任一個,能夠?qū)㈦姌O部40A的彎曲的大小改變?yōu)檫m當量。
[0138]電極部40A的前端部與帶電柵格45或者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距離能夠通過相對于支撐板部41a的卡止部件42的位置來調(diào)整。
[0139]具有這樣的結(jié)構(gòu)的圖像形成裝置101中,帶電器61中的帶電電極70的保持方式與基于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支撐框41的保持方式不同。但是,帶電電極70與帶電電極40同樣地彎曲并被保持。因此,電極部40A的前端部與帶電柵格45的間隙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沿帶電器61的長度方向變化。
[0140]圖像形成裝置101具有帶電器61。因此,圖像形成裝置101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能夠使感光體電位沿感光鼓30的長度方向變化。例如,圖像形成裝置1I通過提高顯影能力容易降低的部位的感光體電位,能夠使調(diào)色劑像的濃度分布在感光鼓30的長度方向均勻化。
[0141]本實施方式中,帶電電極70僅通過被牽引就可以彎曲。因此,不需要用于決定彎曲形狀的碰撞部件。支撐框71的結(jié)構(gòu)變得簡單。支撐框71與施加高電壓的帶電電極70的接觸部分變少。因此,作為支撐框71的使用材料,能夠減少高價的高耐圧材料的使用量。
[0142]以下,對第二實施方式的變形例進行說明。
[0143]上述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1中,相對于卡止孔70a、70d的中心軸線C的寬度方向的偏離量都為A。但是,相對于卡止孔70a、70d的中心軸線C的寬度方向的偏移量可以相互不同。
[0144]這時,施加于第I端部El及第2端部E2的彎曲力矩不同。因此,本變形例的圖像形成裝置101將電極部40A的前端部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間隙是最大的位置變更至圖像中心部以外。
[0145]相對于卡止孔70a、70d的中心軸線C的寬度方向的偏移量、與電極部40A的前端部與感光鼓30的表面30a的間隙的關(guān)系通過帶狀部40B的彎曲變形的計算來求得。另外,彎曲變形的計算可以基于包含電極部40A的形狀的帶電電極70整體的形狀來進行。這時,能夠更精密地求得間隙。
[0146]上述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101中,帶電電極70的彎曲形狀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帶電電極40同樣。但是,帶電電極70的彎曲形狀與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同樣地,不限于長度方向的中心部遠離感光鼓30的弧狀。例如,帶電電極70可以在中心軸線C與第I側(cè)部40b之間具有卡止孔70a、70d。這時,帶電電極70的彎曲的凸方向與上述的第2實施方式相反。
[0147]通過以上說明的至少一個實施方式,圖像形成裝置具有電極保持部件,該電極保持部件保持帶電電極的長度方向的第I端部及第2端部,使帶電電極的電極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與感光體的表面的距離沿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因此,能夠使感光體電位沿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能夠沿感光體的長度方向調(diào)整調(diào)色劑像的濃度分布。
[0148]雖然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實施方式,但是這些實施方式只是作為例子提出的,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對于這些新的實施方式,能夠以其他各種方式進行實施,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圍內(nèi),能夠進行各種省略、置換、及變更。這些實施方式和其變形,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要旨中的同時,也包含于權(quán)利要求書中記載的實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圍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具備: 感光體,形成靜電潛像; 帶電電極,由金屬板形成,具有:細長延伸的帶狀部、以及從所述帶狀部的寬度方向的第I側(cè)部突出的針狀的電極部;以及 電極保持部件,保持所述帶電電極的長度方向的第I端部及第2端部,使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電極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與所述感光體的表面的距離沿所述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極保持部件具備: 碰撞部件,在板面內(nèi)以相對所述長度方向傾斜的姿勢碰撞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第I端部及所述第2端部,使所述帶狀部的所述第I側(cè)部彎曲;以及 彈性部件,牽引所述帶電電極,使所述帶電電極產(chǎn)生張力的同時,使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第I端部及所述第2端部按壓所述碰撞部件。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帶電電極具備: 用于架設(shè)的卡止部,位于所述第I端部及所述第2端部中的從所述帶狀部的板面內(nèi)的彎曲的中立軸偏移的位置, 所述電極保持部件具備: 支撐框,將所述帶電電極架設(shè);以及 牽引部件,對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第I端部及所述第2端部的至少一個的所述卡止部沿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長度方向施加牽引力。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電極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與所述感光體的表面的距離在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長度方向的中間部成為最大,從所述中間部朝向所述第I端部及所述第2端部逐漸減少。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碰撞部件碰撞所述帶狀部的所述第I側(cè)部的相對側(cè)的第2側(cè)部。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碰撞部件, 具有相對所述長度方向傾斜的傾斜面,使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第I端部及所述第2端部碰撞所述傾斜面。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帶狀部的所述寬度方向的寬度是固定的, 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卡止部設(shè)置于從所述帶狀部的寬度方向的寬度的中心軸線向所述帶狀部的所述第I側(cè)部的相反側(cè)的第2側(cè)部的方向偏移的位置。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帶電柵格,配置于所述感光體與所述帶電電極之間,抑制從所述帶電電極向所述感光體的放電的不均勻, 所述電極保持部件使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電極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部與所述帶電柵格的距離沿所述靜電潛像的形成寬度變化。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極保持部件具備: 卡止部件,卡止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第I端部;以及 彈性部件,牽引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第2端部。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極保持部件具備:卡止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撐框,卡止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第I端部的所述卡止部, 所述牽引部件具備:彈性部件,配置于所述帶電電極的所述第2端部的所述卡止部與所述支撐框之間。
【文檔編號】G03G15/02GK205656427SQ201620339065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1日 公開號201620339065.3, CN 201620339065, CN 205656427 U, CN 205656427U, CN-U-205656427, CN201620339065, CN201620339065.3, CN205656427 U, CN205656427U
【發(fā)明人】田中芳明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 東芝泰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