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黄色,透逼一级毛片,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在线看国产美女毛片2019,黄片www.www,一级黄色毛a视频直播

透鏡的涂敷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773930閱讀:36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透鏡的涂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對眼鏡等的透鏡進行底涂劑涂敷和光致變 色涂敷等的涂敷裝置。
背景技術
在顏色隨光發(fā)生變化的材料中有光致變色物質。光致變色 物質具有能夠根據紫外線的有無可逆地改變構造,改變吸收光 傳的性質。這是一種在一個同分異構體上照射特定波長的光時,
通過光的作用4吏單一的化學物質可逆地生成吸收光錯不同的同 分異構體的物質的性質。生成的其他同分異構體利用熱或者別
的波長的光返回原來的同分異構體的顏色。
有將這種光致變色材料的性質利用在透鏡上的光致變色眼 鏡。光致變色眼鏡在被照射有如太陽光那樣的包含有紫外線的 光的室外,透鏡迅速著色而發(fā)揮太陽鏡的功能,在沒有光照射 的室內,褪色而發(fā)揮通常的透明眼鏡的功能。
具有這樣的光致變色性質的透鏡的制造方法正在被自動 化,開始時通過人工將l個透鏡配設于規(guī)定位置,用傳感器等 測量透鏡的高度、透鏡的曲率半徑等。在涂敷光致變色涂敷液 的涂敷前,為了使光致變色層和透鏡基材的密合性良好,作為 光致變色涂敷(以下也稱為光致變色涂敷)作業(yè)的前處理,在 透鏡的表面上進行底涂劑涂敷作業(yè)。然后,通過光致變色涂敷、
uv照射等一連串的作業(yè),通過涂敷裝置制造光致變色涂敷透鏡。
因此,透鏡的交接在這些透鏡的 一 連串的涂敷處理過程中 進行。由于在底涂劑涂敷處理、光致變色涂敷處理中,用旋轉
7軸支承透鏡, 一邊使透鏡繞中心軸旋轉, 一邊對透鏡進行各涂 敷處理,所以,在進行透鏡的交接時,使透鏡的中心軸線的位 置不發(fā)生錯位是很重要的。
作為使向上述那樣的旋轉軸交接透鏡的操作變得容易的部 件,我們提出了關于具有U字形的透鏡保持部的透鏡輸送裝置
的方案(國際申i青號PCT/JP2006/321923 )。
圖25表示申請人作為本發(fā)明的關聯(lián)技術(不是以往技術) 而開發(fā)的保持部,是U字形的透鏡保持部。圖25的A是設置在 透4竟102的專lr送單元上的透4竟支7K手(lens—support hand )103 欲支承被旋轉軸101支承的透鏡10 2的狀態(tài)的俯浮見圖。在該透鏡 保持部中,為了穩(wěn)定地支承透鏡,在旋轉軸101上,在旋轉軸 101的中央部形成有與未圖示的空氣吸附部件連通的吸附孔 101a,最優(yōu)是通過空氣吸引來支承透鏡102的中央底面部。在 透鏡支承手103上設有U字形的透鏡支承部103a,最優(yōu)是在透 鏡支承部103a的內部形成與未圖示的空氣吸附部件連通的吸 附孑L103b。
在進行透鏡102的交接時,透鏡支承手103前進到旋轉軸 IOI側,如圖25的B所示,以使透鏡支承部103a跨著旋轉軸101 的方式將透鏡支承部103a配置在透鏡102的正下方。然后,使 透鏡支承手103上升而解除旋轉軸101和透鏡102的卡合,透鏡 支承部103a支承透鏡102,然后,如圖25的C所示,使透鏡支 承手103后退。由于透鏡支承手103通過設置在透鏡支承部103a 上的吸附孔103b來吸附并支承透鏡,所以,在輸送透鏡102的 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透鏡102錯位、透鏡102落下等的情況。這樣 一來,透鏡支承手103能將透鏡輸送到下一道工序。
作為具有該光致變色性質的透鏡(光致變色透鏡)的制造 方法,提出有如下方法(涂敷法)使用包含光致變色物質的涂敷液在透鏡的表面上設置具有光致變色性質的層(光致變色涂 層)。而且,作為用于上述方法的裝置公知有能連續(xù)地涂敷多個 透鏡的裝置(參照專利文獻l)、附設有鋪展涂敷液的輔助功能 的裝置(參照專利文獻2)等。另外,提出有設置透鏡的測量 裝置、且能夠穩(wěn)定地形成光致變色的涂敷覆膜的光致變色涂敷 裝置等(參照專利文獻3)。
專利文獻l:曰本凈爭開2000—334369號7〉凈艮 專利文南史2:曰本凈令開2005—13873號7>凈艮 專利文南夂3:曰本4爭開2007—127841號7>才艮 在用透鏡支承手103輸送透鏡102的過程中,需要牢固地固 定透鏡102以使得不會發(fā)生透鏡102的錯位或透鏡102落下的情 況。因此,最優(yōu)是在透鏡支承手103上,在U字形的透鏡支承部 103a上形成吸附孔103b,通過空氣吸引來支承透鏡102。
若這樣通過吸附孔103b來吸引透鏡102,則雖然在透鏡較 厚的情況下不會產生問題,但是在輸送厚度較薄的透鏡的情況 下,如圖25的C所示,吸附孑L103b的兩端部103d、 103d處于相 遠離的位置,若通過吸附孔103b對透鏡102進行空氣吸引,則 有時透鏡102負載較大的力矩且受熱而使強度降低的樹脂制透 鏡產生變形。
作為其防止措施,如圖26所示,可以考慮在透鏡102的底 面粘貼墊片104,通過該墊片104支承透鏡102,但存在需要粘 貼和剝離墊片104的時間和勞力這樣的問題。特別是,越是要 提高生產率,就越是需要減少制造過程中的時間和勞力,存在 改善的余地。
另外,如上所述,以往,開始時是人工將l個透鏡的透鏡 的中心配設于規(guī)定位置,而其后的過程被自動化,從而能制造 自動地被涂敷了的透鏡,但由于越是要提高生產率,就越是給操作人員增加負擔,所以存在改善的余地。
另外,在照射紫外線時,UV燈產生熱,但是存在如下情況越是高效連續(xù)地生產涂敷了的透鏡,則由于該熱的影響,裝置主體的溫度就越高。另一方面,我們已經辯明,在光致變色涂敷時容易受溫度的影響,在底涂劑涂敷時容易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因此,在連續(xù)地進行透鏡的涂敷處理的情況下,有時存在如下情況若由于UV照射的影響而使裝置主體的溫度變高,則不能獲得高品質的涂敷透鏡。
另外,在底涂劑涂敷作業(yè)中,雖然是一邊使透鏡旋轉,一邊對透鏡涂敷底涂劑涂敷液,但底涂劑涂敷液與光致變色涂敷液不同,底涂劑涂敷液粘性低,且會產生霧氣。因此,我們在國際申請?zhí)朠CT/JP2007/053572中才是出了如下方案為了防止霧氣再次附著在透鏡上,用蓋覆蓋底涂劑涂敷部的旋轉軸,在蓋上形成排氣口,強制性地將霧氣從排氣口排出(參照圖27,蓋91、排氣口91a、強制排氣部件92、霧氣的流動b)。
在這樣地在底涂劑涂敷部強制性地排出霧氣的情況下,存在有可能將UV燈產生的熱帶入到底涂劑涂敷部而使底涂劑涂敷部的溫度上升的情況。另外,為了強制性地排出霧氣,涂敷裝置的室內成為負壓,有可能會從外部進入灰塵等,需要配置涂敷裝置主體的地方具有充分的潔凈度。因為該問題成為越要提高生產率越嚴重的問題,所以,存在改善的余地。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解決上述那樣的問題的、特別是解決在大量生產透鏡時產生的各種問題的方法。
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透鏡的涂敷裝置,該透鏡的涂敷裝置在旋轉軸(支承軸)和透鏡的輸送裝置相互交接透鏡時,即使是對于厚度較薄的透鏡也能不使用墊片且不使透鏡變形地交接或輸送透鏡。
另外,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人員不用逐個地設置透鏡,也無需對裝置主體指示透鏡直徑的尺寸,就能大幅度地減少操作人員的時間和勞力的透鏡的涂敷裝置。
另外,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透鏡的涂敷裝置,該透鏡的涂敷裝
置消除或減輕uv燈的熱的影響,能以更高的潔凈度進行高效的
涂敷處理。
通過解決上述問題,能高效地大量生產高品質的透鏡。在本發(fā)明的涂敷裝置中,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所述的涂敷裝置具備涂敷作業(yè)線和在該涂敷作業(yè)線內向各部輸送透鏡的輸
送^/U勾,該涂H作業(yè)線由以下部分構成透4t測量部(3),其用于測量原料透鏡的形狀;底涂劑涂敷部(5),其用于在原料透鏡上涂敷底涂劑液而制作具有未千燥的底涂劑涂層的第 一 中間體透鏡;光致變色涂敷部(7),其用于在利用干燥部(6)使該第一中間體透鏡干燥后得到的第二中間體透鏡上涂敷光致變色涂敷液而制作具有未固化的光致變色涂層的第三中間體透鏡;UV照射部(8),其用于將UV照射在第三中間體透鏡上而使未固化的光致變色涂層固化來制作成品透鏡,其中在上述透鏡測量部(3)、底涂劑涂敷部(5)、光致變色涂敷部(7)及UV照射部(8)中的任意至少一個部上,用于支承透鏡的部件是用空氣吸附部件支承透鏡的中央底面部的支承軸;在上述輸送機構上設置用空氣吸附部件支承透鏡的中央底面部的吸附部,在上述支承軸的周圍設有用于支承除了用該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的區(qū)域以外的透鏡底面的透鏡裝載部;在上述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上接收或交付透鏡時,將透鏡暫時放置在上述透鏡裝載部上,通過使該透鏡裝載部、上述支承軸及上述吸附部中的至少l個上下移動來使上述支承軸或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
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的上述透鏡裝載部是豎立設置在上述
支承軸的周圍的3個以上的銷構件,能用該銷構件的前端部支7 〈透4竟的底面。
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能固定上述支承軸的高度位置,使上述透鏡裝載部和上述吸附部升降而接收或交付上述透鏡。
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上設有2個以上上述輸送機構,并設置有在這些輸送機構彼此接收或交付透鏡時暫時放置透鏡的透鏡裝載部,該裝載部能支承除了用上述輸送機構的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的區(qū)域以外的透鏡底面。
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的上述輸送機構上設有2個上述吸附部,這些吸附部中的l個吸附部能通過上述透鏡裝載部接收支承在上述支承軸上的透鏡,另 一吸附部能將支承在該吸附部上的透鏡交付到該支承軸上。
在上述涂敷裝置的上述透鏡測量部(3)上設有用于檢測透鏡中心部的高度位置的透鏡測量裝置傳感器,在上述光致變色涂敷裝置上設有用于檢測供給光致變色涂敷液的容器的噴嘴前端部的高度位置的傳感器,能將上述噴嘴前端部和透鏡中心部之間調節(jié)為恒定間隔。
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的上述UV照射部(8)上,設置能置換氮氣的透鏡收容室(96),該透鏡收容室(96)是將紫外線照射在利用空氣吸附部件支承第三中間體透鏡的透鏡中央底面部的支承軸以及被該支承軸支承的第三中間體透鏡上的透鏡收容室;在向該UV照射部(8)輸送透鏡的輸送機構上設置用空氣吸附部件支承透鏡的中央底面部的吸附部,在上述支承軸的周圍設置用于支承除了用該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
12鏡的區(qū)域以外的透鏡底面的透鏡裝載部,在上述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上接收或交付透鏡時,將透鏡暫時放置在上述透鏡裝載部上,通過使該透鏡裝載部、上述支承軸及上述吸附部中的至少 一 個上下移動來使上述支承軸或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并且,設置有能在上述透鏡支承于上述支承軸之后使上述透鏡裝載部從上述透鏡的下部向水平方向移動的才幾構,可將上述透鏡裝載部配設成能與上述透鏡收容室相分離。
在上述透鏡涂敷裝置的上述底涂劑涂敷部(5)上設置上述支承軸和上述透鏡裝載部,且配設具備了用于吸入在涂敷時飛濺的液體狀和霧狀的底涂劑涂|t液的吸入口的吸入通道
(134),并且,在上述透鏡裝載部上配設用于防止這些底涂劑涂敷液附著的附著防止構件,上述吸入通道(134)由圓頂狀的上罩(131)和圓頂狀的中罩(132)形成,該上罩(131)在透鏡的周緣部附近的比透鏡高的位置上具有中央開口(131a),該中罩(132)在透鏡的周緣部附近的比透鏡低的位置上具有中央開口 ( 132a)且與上述上罩空出間隔地配設,并且,上述吸入通道(134)具備用于將液體狀和霧狀的底涂劑涂敷液排出到外部的排出口 ;
上述吸入通道(134)的吸入口由上述上罩(131 )的中央開口 ( 131a)和上述中罩(132)的中央開口 ( 132a)形成;
上述附著防止構件具備上端部位于上述中罩(132)的上述中央開口 ( 132a)的周緣部附近、且至少圍繞上述透鏡裝載部的上端側的筒狀構件。
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能將原料透鏡供給部(2)配設在上述涂敷作業(yè)線的上游側位置上,該原料透鏡供給部(2)具備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其將多個原料透鏡沿水平方向及/或上下方向呈直線狀排列;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 ),其具有通過空氣吸引來支承收容在該原料透鏡收容單元中的上述原料
透鏡的底面的透鏡吸附部(45c),具備能使該透鏡吸附部(45c)
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動的移動機構,將原料透鏡從原料透鏡收
容單元(22)輸送到上述透鏡測量部(3)。
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能將成品透鏡貯存部(9)配設在上述涂敷作業(yè)線的下游側位置上,該成品透鏡貯存部(9)具備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其能將多個成品透鏡沿水平方向及/或上下方向以直線狀排列;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 ),其具有通過空氣吸引來支承成品透鏡的底面的透鏡吸附部(45c),具備能使該透鏡吸附部(45c)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動的移動機構,從而將成品透鏡從上述涂敷作業(yè)線輸送到該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 )。
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的上述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 )上,形成同心圓狀且向上方直徑變大的臺階狀的多個原料透鏡載置部(25),在該多個原料透鏡載置部的中央部和該透鏡載置部的上述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側的部位上形成有能使上述透鏡吸附部(45c)通過的開放部,能將透鏡載置在上述臺階狀的臺階部上。
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的上述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上,形成同心圓狀且向上方直徑變大的臺階狀的多個成品透鏡載置部(與上述原料透鏡載置部(25)形狀相同)(75a),在該多個成品透鏡載置部的中央部和該透鏡載置部的上述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側的部位上形成能使上述透鏡吸附部(45c)通過的開放部,能將透鏡載置在上述臺階狀的臺階部上。
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能劃分出上述光致變色涂敷部(7)而設置用于調節(jié)該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溫度的溫度調節(jié)部件。透鏡的涂敷裝置能劃分出上述底涂劑涂敷部(5)而設置用于調節(jié)該底涂劑涂敷部(5)的溫度和濕度的溫度調節(jié)部件和濕度調節(jié)部件。
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能劃分出上述UV照射部(8)而設置用于將該UV照射部(8)內的空氣排出到上述裝置主體的外部的排氣通道(93c )。
上迷透鏡的涂敷裝置能在上述底涂劑涂敷部(5)和光致變色涂敷部(7 )上設置吸氣通道(20a、 20b ),使過濾器(19a )介于底涂劑涂敷部(5 )和吸氣通道(20a )之間、過濾器(19b )介于光致變色涂敷部(7 )和吸氣通道(20 b )之間地配設。
發(fā)明的效果
本發(fā)明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在輸送機構上設置用空氣吸附部件支承透鏡的中央底面部的吸附部,在上述支承軸的周圍設置用于支承除了用該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的區(qū)域以外的透鏡底面的透鏡裝載部,在上述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上接收或交付透鏡時,將透鏡暫時放置在上述透鏡裝載部上,通過使該透鏡裝載部、上述支承軸及上述吸附部的至少l個上下移動來使上述支承軸部或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這樣一 來,由于輸送單元的用于支承透鏡的吸附部以軸狀來支承中心部,所以,不會在透鏡上施加力矩,能不使透鏡產生變形地輸送透鏡。另外,能省略墊片,提高涂敷的作業(yè)效率。
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中,上述透鏡裝載部是豎立設置在上述支承軸的周圍的3個以上的銷構件,由于用該銷構件的前端部支承透鏡的底面,所以具有能從銷構件的間隙插入輸送裝置的吸附部的優(yōu)點。另外,結構變得簡單。
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的上述輸送機構上設有2個上述吸附部,這些吸附部中的l個通過上述透鏡裝載部接收支承在上述支承軸上的透鏡,另 一個吸附部將支承在該吸附部上的透鏡交付到該支承軸上。因此,在吸附部是l個的情況下,在吸附部接收透鏡而將透鏡輸送到下游側之后,再在上游側接收透鏡而將透鏡交付到支承軸上,但根據本發(fā)明,能在該處交接透鏡,提高了作業(yè)效率。
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的上述裝置主體上設有用于檢測透鏡的中心部的高度位置的傳感器,通過設置用于檢測供給光致變色涂敷液的容器的噴嘴前端部的高度位置的傳感器,將上述噴嘴的前端部和透^t的中心部之間調節(jié)為恒定間隔。以往,由于是手動調節(jié)噴嘴的前端位置,所以,根據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的不同而存在高度偏差,但本發(fā)明能不依賴于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而在更換容器時使噴嘴的前端位置和透鏡的間隔為恒定值,能進行涂敷層不包含氣泡的高品質的涂敷處理。
另外,在上述uv照射部中,將在支承軸和輸送機構的吸附
部上交付或接收透鏡時使用的透鏡裝載部做成從支承在支承軸
上的透鏡的下部移動的機構,使在UV照射部處的透鏡收容室內并不存在上述透鏡裝載部,所以,既有上述效果,并且能使透鏡收容室小型化。
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中,由于在裝置主體的涂敷作業(yè)線的上游側位置上配設有上述原料透鏡供給部(2 ),所以,能一次將多個透鏡設置在裝置主體上,節(jié)省了逐個地設置在透鏡供給部上的時間和勞力。另外,由于上述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具備能使上述透鏡吸附部沿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機構,所以,能平穩(wěn)地交接透鏡。而且,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也能從裝置主體上拆卸下來,在這種情況下,能在裝置主體的外部設置透鏡,能進一步提高作業(yè)效率。
另外,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中,由于在裝置主體的涂敷
16作業(yè)線的下游側位置配設有上述成品透鏡貯存部(9),所以, 能集中地將涂敷處理后的多個成品透鏡從裝置主體上取出,能 提高作業(yè)效率。另外,在能從裝置主體上拆卸該透鏡收容單元 的情況下,能一次集中地將涂敷處理后的多個透鏡從裝置主體 上取出,能進一步提高作業(yè)效率。另外,由于第二透鏡副輸送
機構(73)具備能使上述透鏡吸附部沿上下、左右及前后方向
移動的移動機構,所以,能平穩(wěn)地交接透鏡。
另外,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中,由于在上述透鏡收容單 元上形成同心圓狀、且向上方直徑變大的臺階狀的多個透鏡載 置部,在該多個透鏡載置部的中央部和該透鏡載置部的上述副 透鏡輸送機構側的部位上形成能使上述透鏡支承部通過的開放 部,在上述多個透鏡載置部的任意l個上述臺階狀的臺階部上 載置透鏡,所以,能粗略地確定透鏡的中心位置,另外,即使 是透鏡直徑不同的透鏡也能收容。另外,由于形成有開放部, 所以,副透鏡輸送機構的透鏡吸附部能容易地支承透鏡。
另外,在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中,設置從上述第一透鏡副
輸送機構(31 )接收透鏡而檢測透鏡的外徑、曲率及高度的透 鏡測量單元,所以,涂敷裝置的操作人員無需像以往那樣將透 鏡直徑告知涂敷裝置的控制部,能大幅度地節(jié)省操作人員的時 間和勞力。另外,能杜絕操作失誤。
根據上述透鏡的涂敷裝置,由于分別劃分光致變色涂敷部
(7) 和底涂劑涂敷部(5)而進行濕度調節(jié),所以,不會受到 在UV照射部(8)產生的熱的影響,能生產高品質的光致變色 透鏡。另外,由于進行底涂劑涂敷部(5)的濕度調節(jié),所以, 能生產品質更高的光致變色透鏡。另外,由于劃分UV照射部
(8) 而配設將空氣排出到裝置主體的外部的排氣通道(93c), 所以,能更加可靠地防止熱給光致變色涂敷和底涂劑涂敷作業(yè)
17帶來的影響。
由于在底涂劑涂敷部(5)和光致變色涂敷部(7)上設置
吸氣通道(20a、 20b),使過濾器(19a)介于底涂劑涂敷部(5) 和吸氣通道(20a)之間、過濾器(19b)介于光致變色涂敷部 (7)和吸氣通道(20b)之間地配設,所以,能防止被污染的 空氣進入到這些部分內部。另外,由于從吸氣通道(20a、 20b) 吸入空氣,所以,能防止空氣從裝置主體的其它部分進入。
另外,通過在底涂劑涂敷部(5)上配置特定的底涂劑罩, 由于能高效率地排出飛濺的底涂劑涂敷液,所以能制造高品質 的光致變色透鏡。
另外,如果將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溫度調節(jié)到20 23°C 的范圍內,將底涂劑涂敷部(5)的溫度調節(jié)到20 ~ 22°C、將 濕度調節(jié)到45 55%的范圍內,則能生產品質更好的光致變色 透鏡。
在上述透鏡涂敷裝置的上述底涂劑涂敷部(5)上設置上 述支承軸及上述透鏡裝載部,并且,配設有具備用于吸入在涂 敷時飛賊的液體狀和霧狀的底涂劑涂#1液的吸入口的通道 (134),所以能防止霧氣附著在透鏡上;
另外,由于在上述透鏡裝載部上配設了用于防止液體狀和 霧狀的底涂劑涂敷液附著的附著防止構件,所以,能防止底涂 劑涂敷液、其霧氣附著在透鏡裝載部上。


圖l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整個涂敷裝置的概略俯視圖。 圖2是配設在圖1的涂敷裝置上的原料透鏡收容單元的主視圖。
圖3是配設在圖l的涂敷裝置上的原料透鏡收容單元的俯視圖。
圖4是配設在圖2的原料透鏡收容單元上的透鏡裝載部的
放大主^見圖。
圖5是配設在圖l的涂敷裝置上的第一 (或第二 )透鏡副輸 送才幾構的俯一見圖。
圖6是圖5的第一 (或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的側視圖。
圖7是配設在圖5的第一 (或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上的滑 動單元的俯視圖。
圖8是配設在圖5的第一(或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上的滑 動單元的側 一見圖。
圖9是圖l所示的涂敷裝置的透鏡測量單元的俯視圖。
圖IO是圖l所示的涂敷裝置的透鏡測量單元的側視圖。
圖ll表示圖IO所示的透鏡測量單元的激光照射部和受光 部,A是定心桿沒有支承透鏡且處于測量區(qū)域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B是定心桿支承透鏡并處于測量區(qū)域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C是透鏡 的端部處于測量區(qū)域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12表示圖IO所示的透鏡測量單元的激光照射部和受光 部,A是透鏡的移動方向前端部通過測量區(qū)域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B是透鏡的移動方向后端部穿通過測量區(qū)域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C 是透鏡的移動方向后端側通過測量區(qū)域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13是圖l的第一主輸送機構的俯浮見圖。
圖14是配設在圖l的底涂劑涂敷部上的底涂劑涂敷裝置的 主視圖。
圖15是配設在圖l的光致變色涂敷部上的光致變色涂敷裝 置的主視圖。
圖16是配設在圖1的UV照射部上的透鏡交接部的主視圖。 圖17是配設在圖1的UV照射部上的紫外線照射室的主視
19圖。
圖18是圖l所示的涂敷裝置的透鏡收容單元和透鏡支承單 元的》文大俯1 見圖。
圖19的A是透鏡支承單元將透鏡配置在銷的正上方的狀態(tài) 的側視圖,B是透鏡支承單元將透鏡放置在銷上的狀態(tài)的側視 圖,C是透鏡支承單元后退而離開銷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D是定心 桿支承著透鏡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圖2 0的A是透鏡測量單元的定心桿支承著透鏡的狀態(tài)的側 視圖,B是立設銷上升而支承著透鏡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C是交接 手的吸附部從立設銷接收透鏡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D是交接手的 吸附部支承著透4竟的狀態(tài)的側 一見圖。
圖21的A是交接手的吸附部支承著透鏡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B 是立設銷從交接手的吸附部交接了透鏡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C是 表示從立設銷向旋轉軸交接透鏡時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D是旋轉 軸支承透鏡的狀態(tài)的側視圖。
圖2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涂敷裝置的主視圖。
圖23是圖l所示的分隔壁(底涂劑涂敷部和光致變色涂敷 部)的/人部內側看的主一見圖。
圖2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涂敷裝置的俯視圖。
圖25是表示以往的交接手交接透鏡的狀態(tài)的圖,A是旋轉 軸支承著透鏡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B是交接手交接透鏡的狀態(tài)的 俯視圖,C是交接手支承著透鏡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26是圖25的C的交接手支承著透鏡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27是以往技術的在底涂劑涂敷部上設置排出霧氣的蓋 的底涂劑涂數(shù)裝置。
附圖標記i兌明
1:涂敷裝置;5:底涂劑涂敷部;7:光致變色涂敷部;10:透鏡;22: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5~30、 75a:透鏡載置 部;31: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43:滑動單元;45:透鏡支承 單元;48:透鏡測量單元;57a:定心桿;58d:銷;60:激光 照射部;61:激光受光部;65:底涂劑涂敷裝置;66:光致變 色涂敷裝置;73: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5:成品透鏡收容單 元;131:上罩;131a、 132a:中央開口; 132:中罩;133: 下罩;133a:筒狀構件;134:吸入通道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將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作為使用了能適宜地 使用的涂敷裝置的例子來進行說明。而且,在本說明書中進行 說明時,將圖l的涂敷裝置的X軸方向的指向作為涂敷裝置的寬 度方向、將Y軸方向的指向作為前后方向(將與Y軸的箭頭相反 的方向作為前側)、將Z軸方向(在圖l中相對紙面垂直的方向) 作為上下方向。
在圖l所示的涂敷裝置l的裝置主體la上,按照透鏡的涂敷 作業(yè)流程順序,形成有由以下部分構成的涂敷作業(yè)線用于測 量原料透鏡的形狀的透鏡測量部3;用于在原料透鏡上涂敷底 涂劑液而制成具有未干燥的底涂劑涂層的第 一 中間體透鏡的底 涂劑涂敷部5;使第一中間體透鏡的未干燥的底涂劑涂層干燥 而制成具有干燥后的底涂劑涂層的第二中間體透鏡的干燥部 6;在第二中間體透鏡上涂敷光致變色涂敷液而制成具有未固 化的光致變色涂層的第三中間體透鏡的光致變色涂敷部7;對 第三中間體透鏡上照射UV而使未固化的光致變色涂層固化,制 成成品透鏡的2個UV照射部8a和8b。而且,在該涂敷作業(yè)線上 設有用于暫放上述第三中間體透鏡的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 74、以及用于暫方文上述成品透鏡的成品透鏡暫》文部72。而且,雖然原料透鏡、第一中間體透鏡、第二中間體透鏡、第三中間 體透鏡及成品透鏡是指上述所示狀態(tài)的透鏡,但在以下的說明
中,有時也簡略為透鏡。
因為UV固化需要比光致變色涂敷更長的時間,所以,在 UV照射部為l個的情況下,需要在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處理結
束之后直至uv照射部處理結束之前暫時停止光致變色涂敷部 7的運轉,并進行時間調節(jié)。與此相對應,在圖l所示的裝置中, 由于設置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并且設置2個UV照射部8a 和8b,所以,通過將一個UV照射部(例如8a)在運轉過程中 制成的上述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時放置在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 74上,將第三中間體透鏡從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輸送到未 在運轉的另一UV照射部(例如8b)上,由此能使光致變色涂 敷部7連續(xù)運轉。
在涂敷裝置l中,原料透鏡和各中間體透鏡由配設在上述 涂敷作業(yè)線內的主輸送機構進行輸送。圖l所示的涂敷裝置l上 的主輸送機構由第 一 主輸送機構6 2和第二主輸送機構6 7這2個 主輸送機構構成(i)該第一主輸送機構62兼具以下功能從 上述透鏡測量部3向上述底涂劑涂敷部5輸送上述原料透鏡的 功能;從上述底涂劑涂敷部5向上述干燥部6輸送上述第一中間 體透鏡的功能;從上述干燥部6向上述光致變色涂敷部7輸送上 述第二中間體透鏡的功能;從上述光致變色涂敷部7向上述第 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輸送上述第三中間體透鏡的功能。(ii) 該第二主輸送機構67兼具以下功能從上述第三中間體透鏡暫 放部74向上述UV照射部8輸送第三中間體透鏡的功能;從上述 UV照射部8向上述成品透鏡暫放部72輸送上述成品透鏡的功 能。而且,上述第一主輸送機構62配設在分別與透鏡測量部3、 底涂劑涂敷部5、干燥部6、光致變色涂敷部7以及第三中間體
22透鏡暫放部74相鄰的第 一主輸送部4a上,上述第二主輸送機構 67配設在分別與上述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上述成品透鏡 暫放部7 2 、 U V照射部8 a和8 b相鄰的第二主輸送部4 b上。
關于涂敷裝置l,在裝置主體的涂敷作業(yè)線的上游側位置 配設有上述原料透鏡供給部2。該透鏡供給部2是設置用于進行 底涂劑和光致變色涂敷的原料透鏡的地方,具有作為用于儲存 在裝置外部準備的原料透鏡的儲料場(stock yard)的功能。 因為要將原料透鏡從裝置外部放入到原料透鏡供給部2上,所 以,該原料透鏡供給部2通常配設在裝置的前表面或側面附近 的操作人員容易作業(yè)的位置上。
在透鏡的涂敷裝置中,為了防止在涂敷作業(yè)線的各工序中, 灰塵等異物附著在原料透鏡或各種中間體透鏡的表面上,最優(yōu) 是使裝置內部的潔凈度較高。因此,在涂敷裝置l的原料透鏡 供給部2的前側壁部上設有用于從外部;改入原料透鏡的開閉門 21a。
在上述原料透鏡供給部2上設有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 將原料透鏡從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輸送到上述透鏡測量部3的 第 一透鏡副輸送^/L構31。
在圖1所示的涂敷裝置1的原料透鏡供給部2上設置有2個 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該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既能固定設置在 涂敷裝置l上,也可以使其成為盒式、設置成能從涂敷裝置l上 拆下及能安裝到涂敷裝置l上。在使其為能拆下的情況下,最 優(yōu)是通過設置安裝引導部件等而將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設置 在原料透鏡供給部2的規(guī)定的固定位置上。通過這樣,與固定 在原料透鏡供給部2上的第 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的位置關系成 為恒定,容易進行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的動作控制。
在固定設置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的情況下,打開該開閉門21a而將透鏡;改置在該透鏡收容單元22上。另一方面,在將原 料透鏡收容單元22設置成能拆下的情況下,能在涂敷裝置l的 外部將透鏡放置在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上。
圖2和圖3是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的放大圖,圖2是從裝置 主體la的內側看的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的主視圖,圖3是俯視 圖。
一對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是相同的形狀,對一個原料透鏡 收容單元22進行說明。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設有矩形的外框
23, 夕卜^匡23由左右纟從斗匡23a、 23b牙口上下牙黃才匡23c、 23d形成。 在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的左右中心部沿上下方向配設有內框
24。 而且,雖然內框24是由2個板材形成的,〃f旦也可以是一塊, 在本實施方式中,不對2塊內框加以區(qū)分而統(tǒng)稱為內框24。
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在內框24和左右縱框23a、23b之間配 設有透鏡載置部25 ~ 30,在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的一側配設有 透鏡載置部25~27,在另 一側配設有透鏡載置部28 ~ 30,分別 沿上下方向空出間隔配設這些透鏡載置部。
這些透鏡載置部25 ~ 30都是同 一形狀,對l個透鏡載置部 25進行說明。透鏡載置部25由被左右分割為2部分的擋板25a、 25b形成, 一個擋板25a固定在右縱框23b上,另一擋板25b固 定在內框24上。因此,在原料透鏡收容單元被設置在涂敷裝置 1上的狀態(tài)下,形成有沿Y軸方向貫通透鏡載置部2 5那樣的開放 部(間隙部)25c。
如圖4所示,該各個擋板25a、 25b上形成有將透鏡10定心 的臺階狀且配置在同心圓上的臺階部d。臺階部d的彎曲面形成 為與各種尺寸的透鏡10的外周形狀相對應,若延長各臺階部 dl ~ d5的彎曲面則成為圓形,能從最下側的臺階部dl,按照d2、 d3、 d4、 d5的順序,對從小直徑的透鏡到大直徑的透鏡進行定
24心。
如圖2所示,上下配設的透鏡載置部25 ~ 27將中心軸線配 置在同一軸上,以整排列狀態(tài)進行配置,使得橫向配設的上層 透鏡載置部25、 28、中層透鏡載置部26、 29及下層透鏡載置部 27、 30的各水平位置相同。這樣一來,由于將多個透鏡在原料 透鏡收容單元2 2上沿水平方向及/或上下方向呈直線狀配置,因 此,能簡化從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取出原料透鏡時的第 一透鏡 副#T送才幾構31的驅動機構。
圖5和圖6表示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而且,該第一透鏡 副輸送機構31僅僅是輸送的透鏡的種類(原料透鏡或成品透 鏡)與第二透鏡副輸送部31不同,其結構與第二透鏡副輸送機 構73基本相同。
在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中,作為基座的X軸引導單元32 沿X軸方向延伸。X軸引導單元32在 一 端側配設有脈沖馬達33, 在脈沖馬達33的下端部連接有驅動皮帶輪34。在X軸引導單元 32的另 一端側設有能旋轉地被支承的從動皮帶輪35,在驅動皮 帶輪34和從動皮帶輪35上巻繞有皮帶36。而且,在皮帶36上連 接有滑動單元37,通過脈沖馬達33的旋轉皮帶36旋轉移動,從 而滑動單元3 7能沿X軸方向移動。
在設置于滑動單元37上的基座37a的上表面上設有Z軸單 元38,在Z軸單元38上平行地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導軌38a 和Z軸滾珠絲杠38b。在這些導軌38a上嵌合有能在上下方向滑 動的升降構件38c,而且升降構件38c與Z軸滾珠絲杠38b螺紋接 合而進行設置。
在基座3 7 a上配設有脈沖馬達3 9,在該脈沖馬達3 9的下端 部上連接有驅動皮帶輪40。驅動皮帶輪40通過皮帶41與安裝在 Z軸滾珠絲杠38b的下端部的能旋轉的從動皮帶輪38d連接,Z
25軸滾珠絲杠38b能通過驅動皮帶輪40的旋轉來進行旋轉。通過 該Z軸滾珠絲杠38b的旋轉,升降構件38c能上下移動。
在升降構件38c上安裝有脈沖馬達42,在脈沖馬達42的旋 轉軸42a的上部通過連接部44f安裝有滑動單元43。脈沖馬達42 如在圖6中用雙點劃線表示的那樣,能與升降構件38c—起上下 移動。
參照圖7和圖8,滑動單元43具備旋轉臺44和在該旋轉臺44 上的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通過驅動脈沖馬達42 (參 照圖6),旋轉臺44能以旋轉軸42a ( 44f)為軸心旋轉。在旋轉 臺44內部的 一端部上配設有脈沖馬達44a,在該脈沖馬達44a 的下端部上連接有驅動皮帶輪44b。在旋轉臺44內部的另 一端 部上配設有從動皮帶輪44c,用皮帶44d連接驅動皮帶輪44b和 從動皮帶輪44c。而且,皮帶44d與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 45的安裝部45a連4妻。
在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 5上,在基端側設有滑動構 件45b,滑動構件45b能滑動地嵌合在形成于旋轉臺44的側面的 引導槽部44e中。因此,若脈沖馬達44a旋轉,則副輸送機構用 透鏡支承單元45能與皮帶44d—起沿旋轉臺44上表面的長度方 向前進或后退移動(參照圖7和圖8中的雙點劃線)。第一透鏡 副輸送機構31由于由上述那樣的結構構成,所以,能使下述透 鏡吸附部45c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動。另外,也能使透鏡吸附 部45c^走轉。
參照圖7和圖8,在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的前端部 安裝有通過空氣吸引支承透鏡的底面的透鏡吸附部45c。在副 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 5的基端側的側面連接有接頭4 5 d, 接頭45d與未圖示的空氣吸附部件連接,在副輸送機構用透鏡 支承單元45的內部與透鏡吸附部45c連通(未圖示)。透鏡吸附部45C在載置透鏡10的狀態(tài)下能通過空氣的吸引支承透鏡10的
底面。而且,透鏡10在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中是指原料透鏡, 在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中是指成品透鏡。
圖9和圖10表示配設在透鏡測量部3上的透鏡測量裝置48。 該透鏡測量裝置48從上述第 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接收透鏡,檢 測透鏡的外徑、曲率和高度。
在透鏡測量裝置48中,作為基座的Y軸引導單元49沿Y軸 方向延伸。Y軸引導單元49在一端側配"i殳有脈沖馬達50,在脈 沖馬達50的下端部連接有驅動皮帶輪51。 Y軸引導單元49的另 一端側設有能旋轉地被支承的從動皮帶輪52,皮帶53巻繞在驅 動皮帶輪51和從動皮帶輪52上。而且,在皮帶53上安裝有滑動 單元54,滑動單元54能通過皮帶53的旋轉移動向Y軸方向移動。
在設置于滑動單元54上的基座54a上安裝有脈沖馬達54b, 在脈沖馬達54b的上部連接有驅動皮帶輪54c。驅動皮帶輪54c 用皮帶54c與能旋轉地安裝在旋轉軸57的下端部的從動皮帶輪 54d連接。旋轉軸57支承在基座54a上,旋轉軸57能通過驅動皮 帶輪5 4 c的旋轉進行旋轉。在該旋轉軸5 7的上部設有定心桿 57a。定心桿57a的中心部與透鏡吸附用孔57b連接,而透鏡吸 附用孔57b與未圖示的空氣吸附部件連接,能用定心桿57a的前 端部支承透鏡10的底面。該定心桿57a相當于本發(fā)明的支承軸。 若脈沖馬達5 4 b旋轉,則定心桿5 7 a能利用旋轉軸5 7的旋轉進行 旋轉。
另外,在基座54a上設有測量用透鏡支承單元58,測量用 透鏡支承單元58在基座54a的上表面安裝有氣缸58a,在氣缸 58a的伸縮桿58b上安裝有透鏡支承板58c,在透鏡支承板58c 的上表面設有透鏡裝載部。
該透鏡裝載部只要是能支承除了用透鏡支承單元45的透鏡吸附部45c和定心桿57a (支承軸)支承透鏡的區(qū)域以外的透 鏡底面則并不做特別的限制。其中尤其是通過用3根以上的銷 構件構成透鏡裝載部而能從銷構件的間隙插入透鏡吸附部 45c,能提高可操作性。另外,通過銷構件構成透鏡裝載部, 所以制作容易,另外,也與透鏡裝載部的輕量化有關,裝置的 破損減少,其優(yōu)點非常多。在以下的說明中,本發(fā)明的透鏡裝 載部都為立設銷。
在透鏡支承板58c的上表面在同心圓周上豎立著作為透鏡 裝載部的4根立設銷58d。透鏡支承板58c能夠通過氣缸58a的驅 動而升降。立設銷58d配置成正方形,形成為在正方形的中心 配置有定心桿57a (支承軸)的中心部。立設銷58d能用前端部 載置透鏡IO,能通過測量用透鏡支承單元58的上下移動接收透 鏡10以及將透4竟10交接到定心桿57a (支承軸)的前端部。
如圖10~圖12所示,在透鏡測量單元48的兩側部的一側設 有激光照射部60,在另 一側與激光照射部60對應地設有激光受 光部61。若由激光照射部60向激光受光部61照射激光,則激光 受光部61能接收激光。如圖ll所示,將透鏡10固定在定心桿57a (支承軸)的前端部上,使定心桿57a旋轉以及直線移動而使 透鏡10通過測量區(qū)域a,檢測透鏡的外徑、曲率和高度。
以下,對向底涂劑涂敷部5輸送用透鏡測量裝置48檢測了 透鏡的外徑、曲率和高度的透鏡的順序、裝置進行說明。
如圖l所示,在第一主輸送部4a上配設有第一主輸送機構 62。如圖13所示,在第一主輸送機構62上配設有能沿X軸方向 滑動的滑動單元76,在滑動單元76上配設臂63,臂63能以軸 76a為旋轉軸旋轉。臂63由基端側的第 一臂63a和前端側的第二 臂63b構成,第二臂63b配設成能以在與第 一臂63a的關節(jié)部上 的旋轉軸63c為中心軸轉動。在第二臂63b的前端部連接有交接手64,形成為能以處在關節(jié)部的旋轉軸63d為中心軸轉動。在交接手64的前端部形成有與未圖示的空氣吸引部件連通的吸附部64a (參照圖20)。該吸附部64a能通過第一臂63a和第二臂63b、還有交接手64的轉動而在360度的旋轉范圍內移動。交接手64能從透鏡10的透鏡測量單元48的測量用透鏡支承單元58接收透鏡10,按底涂劑涂敷部5、干燥部6及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順序輸送透鏡10。
而且,由于第 一 主輸送機構62的滑動單元76能應用與第一透鏡副輸送才幾構31的滑動單元37基本相同的X軸的滑動機構和Z軸滑動機構,所以省略其說明。
如圖14所示,配設在底涂劑涂敷部5上的底涂劑涂敷裝置65在基座77上配設能旋轉的旋轉軸78 (支承軸),而且安裝脈沖馬達79。在脈沖馬達79的旋轉軸的上部安裝有驅動皮帶輪79a,驅動皮帶輪79a用皮帶80與配設在旋轉軸78上的從動皮帶輪78a連接。在旋轉軸78的中央部形成有與未圖示的空氣吸引部件連通的流通孔78b,能通過空氣吸引支承透鏡10的底部。而且,該旋轉軸78相當于本發(fā)明的支承軸。
另外,在底涂劑涂敷裝置65上設有底涂劑涂敷用透鏡支承單元81,底涂劑涂敷用透鏡支承單元81支承在安裝于基座77上的氣缸81a上,在氣缸81a的伸縮桿81b的前端部上安裝有透鏡支承板81c,在透鏡支承板81c的上表面作為透鏡裝載部豎立安裝著4根立設銷81d。通過氣缸81a的驅動,透鏡支承板81c能向上下方向升降。立設銷81d是與圖9、 10所示的立設銷58d相同的結構,能用前端部暫時支承透鏡IO,由于底涂劑涂敷用透鏡支承單元81的上下移動,能接收透鏡10或將透鏡10交接到旋轉軸78上。
在旋轉軸78的上部設有對透鏡IO涂敷底涂劑涂敷液的分
29配閥82 ,從設置在分配閥82的前端部的噴嘴82a噴出的底涂劑涂敷液涂敷在透4竟10上。而且,雖然未圖示,但在分配閥82的上游側通過管路連接有底涂劑涂敷液罐(未圖示),罐內部在底涂劑涂敷液噴出前由氮氣等氣體保持加壓狀態(tài),能通過打開分配閥82使底涂劑涂敷液從噴嘴82a噴出。而且,在涂敷結束后,罐內部一皮開》文成為大氣壓力。
如圖14所示,在旋轉軸78的周圍配置豎立安裝在透鏡支承板81c的上表面的立設銷81d,在通過該立設銷接收透鏡10以及將透鏡10交接到旋轉軸7 8上的情況下,最優(yōu)是在底涂劑涂敷裝置65上配設底涂劑罩IOO。底涂劑罩100由上罩131、中罩132和下罩133構成。上罩131與中罩132空出間隔地配設在中罩132的夕卜側,上罩131的中央的開口 131a酉己置在比透鏡10的高度位置高一點點的位置上,是圓頂狀的形狀。另外,中罩132的中央的開口 132a配置得比透鏡10的高度位置低,是圓頂狀的形狀。吸入通道134由這些上罩131和中罩132形成,該吸入通道的吸入口由上述開口 131a和開口 132a形成。這些上罩131以及中罩132的各自的開口 131a、 132a,即吸入口形成于上述位置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最優(yōu)是上罩131及中罩132使各自的開口131a、 132a的位置較高,使其周圍越向半徑方向外側變得越低而形成吸入通道134。特別理想的是,最優(yōu)是使吸入通道134與透鏡的形狀相對齊地傾斜。通過這樣能成為高效的吸入通道。
托盤狀的下罩133載置在支承臺135的上表面上,下罩133的外周部與上罩131的下部連接。在下罩133上在比中罩132的外周部更靠近半徑方向內側形成環(huán)狀壁136,在該環(huán)狀壁136的夕卜側形成底涂劑導流口 ( primer drain ) 137,在內側形成有排氣口 138。排氣口 138與未圖示的吸引空氣的吸引泵連接,底涂劑導流口 137與未圖示的底涂劑液的回收罐連接。而且,
在圖14所示的狀態(tài)的情況下,將液體狀及霧狀的底涂劑涂敷液排出到外部的排出口相當于這些底涂劑導流口 137和排氣口138。另夕卜,在圖14中,作為排出口,記載了底涂劑導流口137和排氣口 138是分開的,但也可以將它們匯總為l個排出口 。
在下罩133的內側,向上方豎立設置防止在涂敷時底涂劑涂敷液或其霧氣附著的附著作為防止構件的筒狀構件133a,筒狀構件133a在透鏡支承部81下降時,包圍立設銷81d。筒狀構件133a配置成上端部位于中罩132的中央開口 132a的周緣部。
圖l所示的底涂劑涂敷部5的側壁用不銹鋼等金屬、透明玻璃或透明合成樹脂的分隔壁lla、 llb隔開,前壁用開閉自如的開閉門12a隔開,第一主輸送部4a側的后壁由分隔壁13隔開。
圖23表示從第 一 主輸送部4a看分隔壁13的狀態(tài)。在分隔壁13上,在大致與底涂劑涂敷裝置65對應的高度上形成有矩形的輸送透鏡10的輸送用開口 13a,在該輸送用開口 13a上配設有能開閉該輸送用開口 13a的閘門(shutter) 14。閘門14支承在氣缸15上,閘門14能通過氣缸15的活塞桿15a的上下移動來升降。若閘門14下降,則輸送用開口13a封閉,若閘門14上升,則輸送用開口13a打開。若輸送用開口13a打開,則能使第一主輸送機構62的交接手64(參照圖l和圖13 )從輸送用開口 13a進入或離開底涂劑涂^:部5。
如上所述,由于在底涂劑涂敷部5的壁部上配設有使透鏡出入的開閉自如的門,所以,能使底涂劑涂l丈部內的溫度、濕度變動降低到最小,能在大致均勻的條件下進行涂敷作業(yè)。
參照圖24所示的涂敷裝置1的俯視22,在底涂劑涂敷部5的頂板部上配設有過濾器19a , 例如HEPA ( 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高效樣么粒空氣)過濾器19a。另外,在該HEPA過濾器19a的上部形成有吸氣通道20a。在該吸氣通道20a和底涂劑涂敷部5之間配設有HEPA過濾器19a 。在吸氣通道20a上通過連接通道連接有用于調節(jié)向底涂劑涂敷部5供給的空氣的溫度的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用于調節(jié)向底涂劑涂敷部5供給的空氣的濕度的濕度調節(jié)設備12 8以及用于從吸氣通道20a向底涂劑涂敷部5壓送由該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該濕度調節(jié)設備128調節(jié)后的空氣的空氣供給用泵(壓送裝置)129。這些吸氣通道20a、用于調節(jié)向吸氣通道20a供給的空氣的溫度及濕度的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及濕度調節(jié)設備128、用于壓送調節(jié)了的空氣的壓送裝置129,相當于本發(fā)明的底涂劑涂敷部5的溫度調節(jié)部件及濕度調節(jié)部件。
而且,底涂劑涂敷部5的溫度調節(jié)部件及濕度調節(jié)部件也可以是具備吸氣通道20a、用于調節(jié)向吸氣通道20a供給的空氣的溫度及濕度的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及濕度調節(jié)設備128、用于壓送調節(jié)后的空氣的壓送裝置129的各功能的1個設備。
接著,干燥該底涂劑涂敷處理后的透鏡,即干燥具有未干燥的底涂劑涂層的第一中間體透鏡。
圖l所示的第一中間體透鏡10的干燥部6上配設有多個結構基本與上述透鏡測量單元48的測量透鏡支承單元58相同的裝置,成為由4根立設銷6a支承透鏡10的結構。由上述第一主輸送機構6 2將底涂劑涂敷處理過的透鏡10輸送i 'J該千燥部6 。而且,在該干燥部6上能干燥多個透鏡IO。
由第 一主輸送機構62向光致變色涂敷部7輸送在干燥部6干燥后的透鏡、即具有干燥的底涂劑涂層的第二中間體透鏡。
在圖l所示的光致變色涂敷部7上配設有圖15所示的將光致變色涂敷液涂敷在第二中間體透鏡10上的光致變色涂敷裝置66。光致變色涂敷裝置66在基座84上配設能旋轉的旋轉軸85
32(支承軸),而且安裝有脈沖馬達86。在脈沖馬達86的旋轉軸的上部安裝有驅動皮帶輪86a,驅動皮帶輪86a用皮帶87與配設在旋轉軸85上的從動皮帶輪85b連接。在旋轉軸85的中央部形成有與未圖示的空氣吸引部件連通的透鏡吸附用孔85a,能通過空氣吸引支承第二中間體透鏡10的底面。該旋轉軸85相當于本發(fā)明的支承軸。
另外,在光致變色涂敷裝置66上設有光致變色涂敷用透鏡支承單元88,光致變色涂敷用透鏡支承單元88支承在安裝于基座84上的氣缸88a上,在氣缸88a的伸縮桿88b的前端部上安裝有透鏡支承板88c,在透鏡支承板88c的上表面豎立著作為透鏡裝載部的4根立設銷88d。通過氣缸88a的驅動,透鏡支承板88c能沿上下方向升降。立設銷88d是與圖9和圖IO所示的立設銷58d、圖14所示的立設銷81d相同的結構,能暫時放置透鏡IO,通過透鏡支承板88c的上下移動,能接收透鏡10或將透鏡10交接到旋轉軸85 (支承軸)上。
在旋轉軸85 (支承軸)的上部設有將光致變色涂敷液涂敷在透鏡10上的涂敷筒8 9,由設置在涂敷筒8 9的前端部的噴嘴89a涂敷光致變色涂敷液。另外,在光致變色涂敷裝置66上,在離開旋轉軸85的地方設有高度測量傳感器90a、 90b,能測量涂敷筒89的噴嘴89a的下端位置。通過在涂敷筒89和噴嘴89a之間-沒置未圖示的防漏液閥(逆止閥),也可以成為若不加壓則不會噴出該涂#丈液的才幾構。
圖l所示的光致變色涂敷裝置7的側壁用不銹鋼等金屬、透明玻璃或透明合成樹脂的分隔壁llb、 llc隔開,前壁用開閉自如的開閉門12b隔開,第一主輸送機構62側的后壁由分隔壁16隔開。
由于分隔壁16的結構與圖23所示的分隔壁13相同,所以,用圖23進行說明。在分隔壁16上,在與光致變色涂敷裝置66 相面對的高度上形成有矩形的輸送透鏡10的輸送用開口 13a, 在該輸送用開口 13a上配設有能開閉該輸送用開口 13a的閘門 14。閘門14支承在氣缸15上,通過氣缸15的活塞桿15a的上下 移動,閘門14能升降。若閘門14下降,則輸送用開口13a封閉, 若閘門14上升,則輸送用開口 13a打開。若輸送用開口 13a打開, 則能使第 一主輸送機構62的交接手64從輸送用開口 13a進入或 離開光致變色涂敷部7。
如上所述,由于在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壁部上配設有使透 鏡出入的開閉自如的門,所以,能將部內的溫度變動抑制到最 小,能在大致均勻的條件下進行涂敷作業(yè)。
參照圖22和圖24,在光致變色涂l丈部7的頂4反部上配設有 HEPA過濾器19b。另外,在該HEPA過濾器19b的上部形成有 吸氣通道20b。在該吸氣通道20b和光致變色涂J丈部7之間配設 有HEPA過濾器19b。在吸氣通道20b上通過連接通道連接有用 于調節(jié)向光致變色涂敷部7供給的空氣的溫度的溫度調節(jié)設備
度調節(jié)設備127調節(jié)后的空氣的空氣供給用泵(壓送裝置)129。 這些吸氣通道20b、用于調節(jié)向吸氣通道20b供給的空氣的溫度 的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用于壓送調節(jié)后的空氣的壓送裝置129, 相當于本發(fā)明的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溫度調節(jié)部件。
而且,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溫度調節(jié)部件也可以是具備吸 氣通道20b、用于調節(jié)向吸氣通道20b供給的空氣的溫度的溫度 調節(jié)設備127以及用于壓送調節(jié)后的空氣的壓送裝置129的各 功能的一個設備。另外,該設備也可以具有調節(jié)濕度的功能。
吸氣通道20b與光致變色涂敷部7連接,而吸氣通道20a與 底涂劑涂敷部5連"l妻,如圖24所示,對向吸氣通道20b供給的

34氣進行與向吸氣通道20a供給的空氣相同的調節(jié),通過這樣的 方式能夠共用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另外,如果在以下詳細描述 的底涂劑涂敷部5的濕度范圍內,則由于不會給光致變色涂敷 處理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通過使其成為圖24所示的方式, 也能共用壓送空氣的壓送裝置129。另外,如果使用分別具備 吸氣通道20a、 20b且使溫度調節(jié)功能、濕度調節(jié)功能以及壓送 空氣的功能為一體的設備,則能在底涂劑涂敷部5、光致變色 涂敷部7中高效地共用設備。
而且,如果向光致變色涂敷部7供給的空氣是進行了溫度 調節(jié)后的空氣,則也可以是與向底涂劑涂敷部5供給的空氣不 同的空氣。
而且,如圖24所示,在涂敷裝置l的裝置主體la上,也可 以在透鏡測量部3的頂壁上配設有HEPA過濾器19c,在第 一 主 輸送部4a和透鏡干燥部6之間的頂壁上配設有HEPA過濾器 19d,在成品透鏡貯存部9的頂壁上配設HEPA過濾器19e。
在光致變色涂敷部7進行了光致變色涂敷處理后的透鏡, 即,具有未固化的光致變色涂層的第三中間體透鏡,由第一主 輸送機構62向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輸送,接著,由配設在 第二主輸送部4b上的第二主輸送機構67向UV照射部8a或8b, 更具體地說,向配設在各部的UV裝置70、 71輸送。該第三中 間體透鏡暫放部7 4例如可以為用4根立設銷支承透鏡10的外周 部的結構。該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上的4根立設銷相當于 在從第 一主輸送機構6向第二主輸送機構67交接第三中間體透 鏡時暫時放置該第三中間體透鏡的透鏡裝載部。
第二主輸送機構67在臂68的前端部安裝有能轉動的交接 手69。由于第二主輸送機構67的結構基本上與第一主輸送機構 62相同,所以,省略其詳細說明。第二主輸送^L構67的交接手69能相對UV裝置70 (或71)的旋轉軸97a交付或接收透鏡10。 該旋轉軸97a相當于本發(fā)明的支承軸。
圖16表示從第二主輸送機構67相對于UV裝置70的旋轉軸 97a(支承軸)交接或接收透鏡10的裝置(載物臺升降單元120)。 在UV裝置70的下部設有UV照射用透鏡支承單元110, UV照射 用透鏡支承單元110支承在安裝于基座111上的氣缸112上,在 氣缸112的伸縮桿113的前端部上安裝有透鏡支承板114,在透 鏡支承板114的上表面豎立著作為透鏡裝載部的4根立設銷 115。通過氣缸112的驅動,透鏡支承板114能向上下方向升降。 立設銷115是與圖9和10所示的立設銷58d、圖14所示的立設銷 81d相同的結構,能暫時放置透鏡IO,通過透鏡支承板114的上 下移動,能接收透鏡10或將透鏡10交接到旋轉軸97a (支承軸) 上。在將透鏡10交接到旋轉軸97a上之后,像是在透鏡10的下 部不存在立設銷115那樣,透鏡支承板114成為通過旋轉用的氣 缸114a而能水平移動的結構。因此,在以下所記載的載物臺97 上升且構成透鏡收容室96時,能緊湊地安排好該收容室96。而 且,上述旋轉軸97a相當于本發(fā)明的支承軸。
圖17表示UV裝置70。在UV裝置70上設有紫外線照射室 93,在紫外線照射室93的外側配設有遮光罩93a,在遮光罩93a 的內部配設有絕熱材料93b。在紫外線照射室93上連接有排氣 通道93c。在紫外線照射室93上配設有UV單元94,在UV單元 94的內部配設有UV燈95。
在UV裝置70的下部配設有由不銹鋼構成的透鏡收容室 96,還有,在透4竟收容室96的下部配設有載物臺升降單元120 (圖16 )。在載物臺升降單元120上設有在基座111的上表面空 出間隔地配:&的一對氣缸121。而且,在氣缸121的上端部-沒有 能伸縮的桿122,在該一對桿122的上端部上安裝有載物臺97,載物臺97通過桿122的伸縮能上下移動。在該載物臺97上支承 有能旋轉的旋轉軸97a。另外,在載物臺97上設有驅動馬達123, 在驅動馬達123上安裝有驅動皮帶輪124,皮帶125巻繞在驅動 皮帶輪124上。皮帶125從一對氣缸121之間穿過,巻繞在安裝 在旋轉軸97a的下部的未圖示的從動皮帶輪上,通過驅動馬達 123的驅動,能使旋轉軸97a旋轉。在旋轉軸97a的中心部形成 有吸引透鏡10的吸引孑L97a,吸引孔97a與未圖示的空氣吸附部 件連接。
在透鏡收容室96的上部設有供氣口 98,能將惰性氣體N2 導入到透鏡收容室96內,從設置在透鏡收容室96的下部的排氣 口 99排出N2。在透鏡收容室96的上部設有用于使UV光透過的 硼酸玻璃制的窗96c。這樣,最優(yōu)是在UV燈95和透鏡10之間, 配置至少l個硼酸玻璃制的窗96c。而且,如圖17所示,也可以 在硼酸玻璃制的窗96c的上下配置石英玻璃制的窗口 96a、 96d。 在透鏡收容室96的周圍配設有巻繞成盤管狀的冷卻管96b,冷 卻水能在冷卻管96b的內部循環(huán)。
接著,對于在UV裝置70中處理過的透鏡10 (成品透鏡), 由第二主輸送才幾構67將透鏡10輸送到配設在成品透鏡貯存部9 側的成品透鏡暫放部72上。該成品透鏡暫放部72與第三中間體 透鏡暫放部74同樣地是用4根立設銷72a支承透鏡10的外周部 的結構即可。而且,該成品透鏡暫》丈部72的立設銷在從第二主 輸送機構67向以下所示的第二透^:副輸送^L構73交付成品透 鏡時,相當于暫時放置成品透鏡的透鏡裝載部。該成品透鏡暫 放部72上的44艮立設銷在將透鏡10 (成品透鏡)從第二主輸送 機構67向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交付時,相當于暫時放置成品 透鏡的透鏡裝載部。
在圖l所示的涂敷裝置l中,在裝置主體la的涂敷作業(yè)線的
37下游側位置上配設有上述成品透鏡貯存部9。雖然該成品透鏡
貯存部9不是必須的,但通過設置該儲存部9能集中地從裝置主
體上取出涂敷處理后的多個成品透鏡,進 一 步提高作業(yè)效率。
在成品透鏡貯存部9上配設有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 、將成品透 鏡從上述涂敷作業(yè)線輸送到該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的第二透 鏡副輸送機構73。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具備結構與第 一透鏡 副輸送機構31的透鏡支承單元45相同的透鏡支承單元(標注與 其相同的附圖標i己45 )。
由于成品透^:收容單元75、 75的結構與在圖2 圖4中說明 過的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 22的結構相同,所以省略其詳細的 說明。在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 75被設置在涂敷裝置1上的狀 態(tài)下,透鏡支承單元45向透鏡載置部75a側朝Y軸方向移動,在 透鏡裝載部75a上形成有能使透鏡支承單元45在上下方向上貫 通的開;^文部(參照圖2和圖3的開^L部25c)。另外,該成品透鏡 收容單元75、 75既可以固定配設在涂敷裝置l上,也可以配設 成是能安裝和拆卸。在配設成能拆卸的情況下,能集中在一次 地將涂敷處理過的多個透鏡取出到涂敷裝置1的外邊。
另外,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能從透鏡10的成品透鏡暫放 部72接收透鏡10,將透鏡10輸送到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 75。 由于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的結構與圖5和圖6所示的第 一 透 鏡副輸送^f幾構31的相同,所以省略其詳細的結構。
而且,在涂敷裝置l上設有控制各裝置等、或計算適宜于 接收、交接透鏡10的時機的控制裝置。另外,在本發(fā)明的涂敷 裝置上,上述脈沖馬達也可以是伺服馬達。
以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在圖2和圖3所示的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 22的透鏡 載置部25~ 30上放置原料透鏡10。在該情況下,如圖18所示,
38雖然能載置透鏡直徑不同的透鏡10和10a,且能任意地配置, 但將透鏡IO、 10a載置在與透鏡載置部25對應的規(guī)定臺階dl ~ d5 (參照圖4)上。通過使透鏡10適合于與外徑的尺寸對應的 臺階部dl ~ d5的某一個臺階部,從而能對透4免10定心。
在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 22固定配設在涂敷裝置l上的情 況下,在打開開閉門21a而向透鏡載置部25載置透鏡之后,關 閉開閉門21a。在能拆卸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 22的情況下, 當在涂敷裝置l的外部集中向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 22載置多 個透鏡之后,向該裝置1配設該透鏡收容單元22、 22,在用其 它部件固定該單元22、 22之后,關閉開閉門21a。
接著,起動涂敷裝置l。
參照圖5、圖6,在涂敷裝置l中,滑動單元37沿第一透鏡 副輸送機構31的X軸引導單元32的X軸向移動,移動到原料透 鏡收容單元22的前面。此時,與滑動單元37 —起移動的滑動單 元4 3的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 5的前端部向原料透鏡收 容單元22側旋轉移動,根據控制部的指令,將副輸送機構用透 鏡支承單元45的透鏡吸附部45c配置在以后要支承的原料透鏡 IO的位置的下側。然后,使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向前 移動,如圖18所示,將透鏡吸附部45c配置在原料透鏡10的中 心部的正下方。然后,通過Z軸單元38的驅動, -使原在該狀態(tài) 下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 5上升,通過透鏡吸附部4 5 c的 空氣吸引來支承透鏡IO (原料透鏡)。
如圖3所示,由于透鏡載置部25 30左右分為兩部分而形 成開放部25c,所以,透鏡支承單元45能在透鏡載置部25 ~ 30 之間從下方朝向上方穿行,還有也能前后穿行。
在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支承著透鏡10的狀態(tài)下, 使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后退,且使副輸送機構用透鏡
39支承單元45旋轉,如圖5的雙點劃線所示,使副輸送機構用透 鏡支承單元45前端前進,使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移動 到圖9所示的Y軸引導單元49的前面。然后,如圖19的A所示, 將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 5的透鏡吸附部4 5 c配置在測量 用透鏡支承單元58的4根立設銷58d (透鏡裝載部)的中央部的 正上方。
然后,如圖19的B和圖19的C所示,在使立設銷58d上升到 最高位置的狀態(tài)下,通過使透鏡吸附部45c下降,將透鏡10載 置在該立i殳銷58c的上表面,由此從副輸送才幾構用透鏡支承單 元45向測量用透鏡支承單元58的立設銷58d交接透鏡10。此后, 如圖19的C所示,使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后退,再使 立設銷5 8 d下降,將透鏡10支承在測量用透鏡支承單元5 8的定 心桿57a(支承軸)的前端部上。通過這樣,完成從原料透鏡 供給部2向透鏡測量部3輸送原料透鏡。此后,為了取出下一個 原料透鏡IO,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向原料透鏡收容單 元22、 22的方向移動。
如圖10 圖12所示,在透鏡測量裝置48中,激光照射部60 和激光受光部61配設在將透鏡10固定在前端部的定心桿57a (支承軸)的兩側,通過使定心桿57a經過測量區(qū)域a,測量透 鏡外徑、曲率以及高度。若透鏡10被放置在激光照射部60和激 光受光部61之間、即放置在測量區(qū)域a,則光被該透鏡10遮斷, 能測量光被遮斷的長度(或光沒被遮斷的長度)。另外,定心桿 57a能旋轉以及直線移動,透鏡測量裝置48能指定該定心桿57a 的旋轉角度以及直線移動量,能取得它們的現(xiàn)在值。
參照圖12的A和B,對測量透鏡10的外徑的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使定心桿57a移動,測量透鏡10的端部進入測量區(qū)域a 的瞬間的定心桿57a的移動距離(A)(圖12的A)。接著,進一步使定心桿57a移動,測量透鏡10的端部離開測量區(qū)域a而到測 量區(qū)域a之外的瞬間的定心桿57a的移動距離(B )(圖12的B )。 通過從移動距離(B)減去移動距離(A),求得透鏡10的直徑
和外徑。
對測量透鏡10的高度的方法進行說明。首先,在沒有將透 鏡10固定在定心桿57a的前端部上的狀態(tài)(僅有定心桿57a的狀 態(tài))下,將定心桿57a的中心移動到測量區(qū)域a (圖ll的A)。此 時,測量光沿高度方向被遮斷的值并作為基準值(S)。接著, 在將透鏡10固定在定心桿57a的前端部上的狀態(tài)下,使定心桿 57a的中心移動到測量區(qū)域a。此時,測量光沿高度方向被遮斷 的值(T),從該值(T)減去基準值(S),求得透鏡10的厚度。 能任意地設定該透鏡10的中心高度(T)的測量次數(shù),若假設 測量的次數(shù)為N ,則能每使固定透鏡10的定心桿57a旋轉 (360/N)度就測量透鏡10的中心高度(T)。
對測量透鏡10的曲率的方法進行說明。首先,使在前端部 固定了透鏡10的定心桿57a(中心軸)的中心移動到測量區(qū)域a (圖11的B)。接著,使該定心桿57a大致移動任意的距離(X) (X為比透鏡半徑小的距離,參照圖12的C),測量在該位置上 的透鏡10的高度(U)(參照圖ll的C )。該透鏡10的高度(U) 與透鏡10的中心高度(T)同樣地能任意地設定測量次數(shù)。從 這些透鏡10高度(U)、透鏡10的中心高度(T)、透鏡10外徑 以及透鏡折射率,求得透鏡中心部和透鏡最外周部的高低差以 及透鏡的曲率。
通過求透鏡10的高度,能使透鏡10與底涂劑涂敷裝置65 以及光致變色涂敷裝置66的涂敷液的各排出噴嘴(未圖示)的 高度相適合。再根據透鏡的曲率、氣氛溫度等條件,選擇預先 設定的涂敷處理條件,根據涂敷處理條件所設定的值和透鏡的厚度確定噴嘴82a噴出底涂劑涂敷液的開始噴液位置、光致變 色涂敷時的噴嘴89a的開始噴液位置。另外,因為光致變色涂 敷液有粘性,所以,雖然需要將該涂敷液鋪展(延展)到透鏡 IO的外周側,但根據涂層處理條件所設定的值和透鏡的厚度決 定光致變色涂敷液的延展用的薄膜的開始移動位置。進一步從 根據涂層條件所設定的值和透鏡的外徑、透鏡的厚度及透鏡的 中心高度和最外周部的高低差,來確定底涂劑涂敷液的噴嘴 82a的開始噴液、結束噴液位置、光致變色涂敷時的薄膜的開 始移動、結束移動位置。
這樣,在以往,操作人員與透鏡直徑相對應地在涂敷裝置 的控制部上用切換開關等指示透鏡直徑的尺寸,而在本實施方 式能省略那樣的時間和勞力。
因此,在此測量的透鏡10的外徑、曲率及高度成為基準, 這些數(shù)據也適用于下游側工序的底涂劑涂敷裝置65、光致變色 涂敷裝置66的涂敷條件。
在測量透鏡10的形狀結束后,如圖20的A所示,在將透鏡 10支承在定心桿57a (支承軸)的前端部的狀態(tài)下,如圖20的 B所示,使作為透鏡裝載部的立設銷58d上升,將透鏡10從定心 桿57a(支承軸)交接到立設銷58d上。然后,將第一主輸送機 構62的臂63移動到透鏡10的正前方的位置,通過交接手64,將 處在交接手64的前端部的吸附部64a 、 64a之 一 配置在透鏡10 的下部,如圖20的C所示,^使吸附部64a、 64a上升,在由該一 吸附部64a支承透鏡10之后,透鏡10通過臂63的旋轉和滑動單 元76的移動,將交接手64輸送到底涂劑涂敷裝置65。
對于底涂劑涂敷部5,在底涂劑涂敷作業(yè)過程中,由圖23 所示的閘門14封閉輸送用開口 13a,在透鏡10進出時輸送用開 口13a打開。因此,若交接手64移動到閘門14的前面,則由于氣缸15的驅動,閘門14上升,輸送用開口13a打開。在底涂劑涂敷裝置65中,從第 一主輸送機構62的吸附部 64a向底涂劑涂敷裝置65的旋轉軸78 (支承軸)交付透鏡IO。 對交接順序的有代表性的例子進行說明。首先,如圖21的A所 示,將支承著透鏡IO的吸附部64a配置在處在最高點的立設銷 81d(透鏡裝載部)、旋轉軸78 (支承軸)的正上方。然后,如 圖21的B所示,使吸附部64a下降,將透鏡10放置在立設銷81d 上。如圖21的C所示,在交接手64后退之后,使立設銷81d下 降,使透鏡10的底面抵接在旋轉軸78的前端部上。進一步,如 圖21的D所示,使立設銷81d下降,用旋轉軸78支承透鏡10。而且,在交接手64上設置一對吸附部64a,這是因為在第2 次以后,沒有支承處在旋轉軸78 (支承軸)上的透鏡10的一吸 附部6 4 a接收涂敷完的透鏡10,輸送涂敷前的新的透鏡10的另 一吸附部64a將透鏡IO供給到旋轉軸78上的緣故。在透鏡10的交接作業(yè)結束了的狀態(tài)下,使交接手64返回到 第一主輸送部4a,用閘門14將輸送用開口 13a封閉。接著,如圖14所示,在底涂劑涂敷裝置65中, 一邊使脈沖 馬達7 9旋轉而由未圖示的驅動部件使原料透鏡10旋轉, 一 邊使 噴嘴82a從原料透鏡IO的中心部移動到透鏡IO的外周部10b ,從 而實施底涂劑涂ft。底涂劑涂敷液通過透鏡10的旋轉而產生的 離心力在透鏡10的整個表面上使涂敷液均勻地擴散。旋轉條件 (轉速、時間及轉速的上升加速度等)要考慮上述透鏡10的外 徑、曲率及高度等確定。需要使噴嘴82a從透鏡10的中心部移 動到外周部10b。以往,操作人員確認透鏡直徑,然后操作人 員在涂敷裝置的控制部上用切換開關等切換透鏡直徑的尺寸而 進行控制,而在本實施方式可以省略這樣的時間和勞力。在將底涂劑涂敷液涂敷到透鏡10上時,雖然伴隨著透鏡IO的旋轉會產生霧氣,但在底涂劑涂敷裝置65上設有底涂劑罩100,用未圖示的吸引泵吸引吸入通道134的內部(參照圖14 )。 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與透鏡10的高度位置相適合地形成有吸 入通道134,所以,能更加有效地在吸入通道134 (由上罩131、 中罩132形成的通路)中形成包含霧氣的空氣的流動。因此, 如箭頭b所示,霧氣流動、成為液體狀的底涂劑乂人底涂劑導流 口137排出,聚集在未圖示的霧氣儲存罐中,空氣通過未圖示 的吸引部件從排氣口 138排出。這樣一來,霧氣排出到底涂劑 罩100內的外部,能防止再次附著在透鏡10上,能形成高品質 的涂敷覆膜。另外,在底涂劑涂敷作業(yè)過程中,通過將透鏡支承部81配 置在比吸入通道134及筒狀構件133a的位置低的位置上,從而, 能防止霧氣附著在立設銷81d上,不會給以后的透鏡10的支承 作業(yè)帶來影響。由于底涂劑涂敷部5不是完全密封的狀態(tài)而是被隔開,所 以,通過吸引泵進行的空氣的吸引使底涂劑涂敷部5內變成負 壓,在通常情況下,空氣從外部進入,灰塵等也有可能進入。 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空氣從吸氣通道20a供給到底涂劑 涂敷部5。由于來自吸氣通道20a的空氣供給量設定得比未圖示 的吸引泵的空氣的吸引量大,所以,底涂劑涂敷部5不會變成 負壓,空氣不會從裝置主體la的內部流入到底涂劑涂敷部5, 能保持潔凈度。另外,底涂劑涂敷部5的空氣的流通狀況變好, 具有順利地排出霧氣的效果。而且,從吸氣通道20a進入到底 涂劑涂敷部5的空氣,并不朝向旋轉軸78所處的方向。在底涂劑涂敷部5中,最優(yōu)是使底涂劑涂敷部5內的溫度在 20 23。C的范圍內,使?jié)穸仍?5 ~ 55%的范圍內。通過將溫度 和濕度調節(jié)到該范圍內,能穩(wěn)定地進行底涂劑涂敷作業(yè)。對于44部內的溫度、濕度,由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調節(jié)向底涂劑涂敷部5供給的空氣的溫度,由濕度調節(jié)設備128調節(jié)該空氣的濕度, 由空氣供給用泵(壓送裝置)129向底涂劑涂敷部內部壓送空 氣,由此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后的空氣,從吸氣通道20a通過HEPA 過濾器19 a供給到底涂劑涂敷部5 ,設定在上述的溫度和濕度的 范圍內。這樣,在底涂劑涂敷部5中,根據適合于底涂劑涂敷 的條件進行底涂劑涂敷作業(yè)。通過將底涂劑涂敷部5內的溫度 調節(jié)為在上述范圍內,能使底涂劑涂層的膜厚恒定,能將干燥 后的底涂劑涂層的膜厚控制在士llim。另外,通過將濕度調節(jié) 為在上述范圍內,能使底涂劑涂層的固化速度保持恒定,能使 因底涂劑涂層的不良而產生次品的情況極少。而且,在脫離上 述溫度范圍的情況下,有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10%左右的次品,另 外,在濕度脫離上述范圍的情況下,有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50%左 右的次品。而且,如上所述,對于底涂劑涂敷部5來說,不需要是氣 密的,只要有能使室內能調節(jié)到設定溫度和設定濕度的范圍內 的程度的氣密性即可。吸入的調節(jié)空氣能從底涂劑涂敷部5的 間隙、配設在底涂劑涂敷部5上的排氣設備排出。而且,雖然未圖示,但為了防止底涂劑涂敷液在噴嘴82a 的前端部干燥,最優(yōu)是配設待機槽。該待機槽在內部貯存溶劑, 在噴嘴82a不工作時,通過將噴嘴82a的前端部浸漬在該溶劑中 而用于防止底涂劑涂敷液干燥和固化,該待機槽配設在該噴嘴 82a能工作的范圍內。在底涂劑涂敷結束后,透鏡IO (第一中間體透鏡)由第一 主輸送機構62輸送到干燥部6。此時,雖然透鏡10被從旋轉軸 78 (支承軸)交接到交接手64的吸附部64a上,但其順序按與 圖21A D相反的順序交接到吸附部64a上。就是說,底涂劑涂敷結束了的透鏡10被放置在立設銷81d (透鏡裝載部)上,接著,吸附部64a一皮配置在透鏡10的中央部的正下方,該吸附部 64a上升而用吸附部64a支承透鏡10。而且,底涂劑涂敷裝置65 的旋轉軸78(支承軸)高度不變。在干燥部6中,使透鏡IO (第一中間體透鏡)的底涂劑涂 敷液干燥。向干燥部6交接透鏡的順序,是由第一主輸送機構 62輸送,/人吸附部64a將透鏡10i文置在立設銷6a的上面。在該 情況下,通過吸附部64a的上下移動,能將透鏡10放置在立設 銷6a的上面。千燥部6的條件可以根據底涂劑涂敷液的組成、 涂敷層的厚度等適當決定。另外,在該干燥部6能使多個透鏡 IO干燥。在透鏡10的底涂劑涂敷液干燥后,用第一主輸送機構62輸 送到光致變色涂敷部7。通過第 一主輸送機構62將透鏡10的底涂劑涂敷層干燥后 的第二中間體透鏡輸送到光致變色涂敷部7。由于底涂劑涂敷 部5的分隔壁13和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分隔壁16為相同的結構, 所以,參照圖23進行說明。在光致變色涂敷作業(yè)過程中,由配 設在分隔壁16上的閘門14封閉輸送用開口 13a,輸送用開口 13a 在透鏡10進出時打開。因此,若交接手64移動到閘門14的前面, 則通過氣缸15的驅動,閘門14上升,輸送用開口13a打開。由于從第 一主輸送機構62的吸附部64a向光致變色涂敷裝 置66的旋轉軸85 (支承軸)交接透鏡IO (第二中間體透鏡)的 方式與用圖21說明的、用底涂劑涂敷裝置65在吸附部64a和旋 轉軸78 (支承軸)之間接收、交接透鏡10的方式相同,所以, 省略其詳細i兌明。如圖15所示,在光致變色涂敷裝置66中,將涂敷筒89的噴 嘴89a配置在透鏡10 (第二中間體透鏡)的中心部,如上所述,46使涂敷液鋪展用的由PET薄膜等塑料薄膜構成的撓性薄膜90 從透鏡10的中心部到外周部10b沿直線鋪展涂敷液。薄膜90的 從透鏡10的中心部到外周部10b的移動位置基于用透鏡測量裝 置48測量的透鏡的外徑、高度和曲率決定。另外,此時,為了 防止在透鏡10的側面附著光致變色涂敷液,最優(yōu)是設置板狀的 刮板91a。在光致變色涂敷作業(yè)過程中,最優(yōu)是使涂敷筒89的噴嘴 89a的前(下)端距透鏡10的中心部表面的距離為2.5mm以內、 特別是l士0.2mm的范圍內。其理由如下因為在恒定的時間內從小直徑的噴嘴滴下恒定量的涂敷 液、與使用大直徑的噴嘴的情況下相比,涂敷液的噴出速度(線 速度)必然變快。但是發(fā)現(xiàn),若使線速度較快,則大多會在形 成的涂膜中會產生氣泡。作為其原因,雖然不受任何理論的限 制,但考慮有可能是因為隨著從噴嘴噴出的液滴落下,由于氣 氛壓力的影響,前端部凹入,巻入氣泡,即使在到達基材表面 之后巻入的氣泡也會殘留在涂敷液中。特別是,若是像光致變色涂敷液那樣高粘度的涂敷液的話, 在上述噴出時發(fā)生氣泡巻入的情況較多。這樣的氣泡的直徑是 lOiim左右,通過目測就能確認。因此,特別是若在眼鏡透鏡 中在光致變色涂敷層中混入了氣泡,則其商品價值會顯著降低。因此,在上述那樣的范圍內,需要使涂敷筒89的噴嘴89a 和透鏡10的中心部表面的間隙為l土0.2mm。如圖15所示,涂敷筒89被支承構件92支承,若光致變色涂 敷液沒有了 ,則可以通過更換涂敷筒89來更換光致變色涂敷 液。此時,涂敷筒89的噴嘴89a的高度位置發(fā)生變化。以往是 在操作人員更換涂敷筒89之后,使用塞尺實施調節(jié)該高度位 置,但調節(jié)成為操作人員的負擔,且要求進一步提高間隙的精度。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更換涂敷筒89之后,如圖15所示,在 光致變色涂敷部7上配置有高度測量傳感器90a、 90b,通過未 圖示的涂敷筒8 9的移動部件使涂敷筒8 9上下移動,測量涂敷筒 89前端位置的高度。透鏡10的中心部的高度位置通過透鏡測量 單元48的測量而得知,所以,以涂敷筒89的噴嘴89a的前端部 的高度相對透鏡10的中心部成為規(guī)定的高度的方式進行配置。 而且,光致變色涂敷裝置66的旋轉軸85的高度不變。在光致變色涂敷部7中,最優(yōu)是預先將部內的溫度調節(jié)到 20~ 23°C。通過將溫度調節(jié)到該范圍內能穩(wěn)定地進行光致變色 涂敷作業(yè)。光致變色涂敷部通過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調節(jié)向光致 變色涂敷部7供給的空氣的溫度、用空氣供給用泵(壓送裝置) 129向光致變色涂敷部內壓送空氣。被調節(jié)過的空氣從吸氣通 道20b通過HEPA過濾器19b供給到光致變色涂敷部7,將空氣 設定在上述溫度范圍內。通過將光致變色涂敷部7內的溫度調 節(jié)到上述范圍內,調節(jié)光致變色涂敷液的粘度變得很容易,能 使因光致變色涂層的不良而產生次品的情況變得極少。而且, 在脫離上述溫度范圍的情況下,有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50%左右的 次品。在光致變色涂敷部7中,通過調節(jié)濕度能進一步減少次品 的產生。在圖24中表示了對向與光致變色涂敷部7連接的吸氣 通道2 0 b供給的空氣進行了和向與底涂劑涂敷部5連接的吸氣 通道20a供給的空氣相同的調節(jié)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共 用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另外,如果是在底涂劑涂敷部5的上述濕 度范圍內,則不會給光致變色涂敷處理帶來不良影響,所以, 通過成為圖24所示的方式能共用壓送空氣的壓送裝置。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空氣從吸氣通道20b供給到光致變色涂敷部7。光致變色涂敷部7不需要是氣密的,只要是能將室內 調節(jié)到設定溫度范圍內的程度的氣密性即可,吸入的調節(jié)空氣
能從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間隙、配設在光致變色涂敷部7上的排 氣設備排出。因此,空氣不會從裝置主體la的內部流入到光致 變色涂敷部7,能保持潔凈度。這樣,在光致變色涂敷部7中, 能根據適合光致變色涂敷的條件進行作業(yè)。
在向透鏡10上涂敷光致變色涂敷液結束之后,閘門14上 升,輸送用開口13a打開,與交接底涂劑涂敷結束的透鏡10的 方法一樣,以與圖21的A D相反的順序將透鏡IO (第三中間 體透鏡)交付到交接手64的吸附部64a。然后,如圖l所示,用 第 一主輸送機構62將透鏡10暫時載置在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 部74上。在該暫放部74上設有立設銷74a。立設銷74a與圖14 所示的立設銷58a的形狀相同。設置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 的原因是從第 一主輸送才幾構62的吸附部64a向第二主輸送機構 67的吸附部69a交接透鏡10時都是支承透鏡10的中心部,所以 不能交接透鏡IO。因此,配設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而用第 三中間體透鏡暫》丈部74支承透鏡10的底面(后述的成品透鏡暫 放部72也同樣)。該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與有沒有升降機 構沒有關系。
另外,如上所述,通過設置這樣的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 74,而且使用2臺UV裝置,能使光致變色涂敷部7連續(xù)運轉。 而且,該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文部74上的44艮立設銷在從第 一主 輸送機構62向第二主輸送機構67交接第三中間體透鏡時,相當 于暫時放置該第三中間體透鏡的透鏡裝載部。
接著,在該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中,第二主輸送機構 67接收透鏡10 (第三中間體透鏡)。然后,將透鏡10輸送到UV 裝置70、 71的任意一個中,使光致變色涂敷的涂膜固化。在第
49二主輸送機構67從暫放部74接收透鏡10時,將吸附部69a配置 在透鏡10的中心的底面?zhèn)鹊南虏?,既可?吏暫》文部7 4的立設銷 74a上下移動,也可以使吸附部69a上下移動。在UV裝置70、 71中,用UV燈照射紫外線而使透鏡10上的涂敷涂膜固化。由 于這些UV裝置70、 71是相同的結構,因此對一個UV裝置70進 行說明。
在UV單元部8a中,用第二主輸送機構67將透鏡10輸送到 UV裝置70上。通過載物臺升降單元120的氣缸121動作使載物 臺97下降,用交接手69將透鏡10輸送到旋轉軸97a上。在用旋 轉軸97a支承透鏡10后,載物臺97上升,透鏡10被收容到透鏡 收容室96中。
將透鏡10交接到旋轉軸97a (支承軸)上的順序基本上與 將透鏡10從吸附部6 4 a交接到底涂劑涂敷裝置6 5的旋轉軸7 8 (支承軸)上、交接到光致變色涂敷裝置66的旋轉軸85 (支承 軸)上的順序相同。但是,如以下所述的那樣,因為透鏡10要 在置換有氮氣的收容室96內用UV光進行固化處理,所以,最 優(yōu)是從圖16的狀態(tài)起使透鏡支承板114的立設銷115從透鏡10 的下部移動并移動到透鏡收容室96的外部的方式(不使立設銷 115存在于透鏡收容室96內的方式)。具體地說,如圖16所示, 最優(yōu)是使4根立設銷115不僅能使在立設銷115的上表面配置的 透鏡支承板114上下移動,還能通過旋轉用的氣缸114a而使4 根立設銷115沿水平方向運轉的機構。在將透鏡10支承在旋轉 軸97a (支承軸)上之后,使透鏡支承板114沿水平方向運轉而 使立設銷115與透鏡支承板114一起從載物臺97的上部開始移 動。然后,使載物臺97上升,將透鏡10收容到透鏡收容室96 中。由于這樣,能減小透鏡收容室96。
接著,對透鏡收容室96內進行氮氣置換。使透鏡收容室96內為氮氣氣氛是因為若存在氧氣則會阻礙涂敷液的聚合反應,
因而涂敷液不易固化的緣故。另外,從透鏡收容室96內開始進 行氮氣置換以后,直到用UV光進行的固化涂敷涂膜結束,為了 防止透鏡收容室96內的氧氣濃度上升,始終向透鏡收容室96內
供給N2。
在該UV照射作業(yè)過程中,由于UV燈95的熱而使紫外線照 射室93和UV裝置70被加熱。但是,在紫外線照射室93上連接 有排氣通道93c。由于排氣通道93c與未圖示的強制排氣部件連 接,所以,紫外線照射室93內的熱氣通過排氣通道93c排出到 外部。因此,具有通過抑制紫外線照射室93內的溫度上升來抑 制涂敷裝置1的室內溫度上升,特別是抑制容易受到熱影響的 底涂劑涂敷部5和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溫度上升的影響的效果。 因此,能實現(xiàn)高品質的涂敷作業(yè)。
在UV裝置70中, 一邊使透鏡10與UV燈95的高度位置相適 合地旋轉, 一邊用UV燈95進行照射而使涂敷涂膜固化。旋轉 透鏡10是為了減少透鏡10周緣部的積液區(qū)域、便于UV光的均 勻化。
這樣一來,在UV裝置70、 71中,用UV燈95照射紫外線而 使透鏡IO上的涂敷涂膜固化。
在該UV照射作業(yè)過程中,由于UV燈95的熱,紫外線照射 室93和UV裝置70被加熱。但是,在紫外線照射室93上連接有 排氣通道93c。由于排氣通道93c與未圖示的強制排氣部件連 接,所以,紫外線照射室93內的熱氣通過排氣通道93c排出到 外部。因此,具有通過抑制紫外線照射室93內的溫度上升來抑 制涂敷裝置1的室內溫度的上升,特別是抑制容易受到熱影響 的底涂劑涂敷部5和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溫度上升的影響的效 果。因此,能獲得高品質的涂敷透鏡。
51在使涂敷涂膜固化之后,向第二主輸送才幾構67的吸附部
69a交接透鏡10 (成品透鏡)的方法除了使載物臺97下降、使 透鏡支承板114沿水平方向運轉、將立設銷115 (透鏡裝載部) 配置在透鏡10的下部之外,其它與交接底涂劑涂敷處理結束時 的透鏡和交接光致變色涂敷處理結束時的透鏡IO的方法相同, 按與圖21的A~ D的相反順序進行。另外,因為將透鏡10交接 到成品透鏡暫放部72的立設銷72a上的方法與將透鏡IO交接到 第三中間體透鏡暫放部74的立設銷74a上的方法相同,所以省 略其說明。
然后,成品透鏡貯存部9的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 3接收成 品透鏡暫放部72的立設銷72a上的透鏡10 (成品透鏡)。在該第 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中,按照圖19的C、 B、 A的順序將透鏡IO 支承在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的透鏡吸附部45c上。即, 將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插入到立設銷72a之間,將透 鏡吸附部45c配置在透鏡IO的中心的正下方,使透鏡吸附部45c 上升而支承透鏡IO。在副輸送機構用透鏡支承單元45支承透鏡 IO之后,將透鏡10以與上述第 一透鏡副輸送4幾構3l相反的順序 裝載在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 75上。而且,該成品透鏡暫放部 72的立設銷在從第二主輸送機構67向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 交接透鏡10(成品透鏡)時,相當于暫時放置該成品透鏡的透 鏡裝載部。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使透4竟10沿水平方向移動時, 透鏡的吸附部45c、 64a、 69a吸引并支承透鏡IO的中心部,由 于不像以往那樣支承透鏡的外周部,所以,沒有在透鏡上施加 力矩,能防止透鏡變形,而且能省略墊片(參照圖26的附圖標 記104)。另外,不言而喻,用本發(fā)明的涂敷裝置也能處理在底 面附有襯墊的透鏡。另外,在交接透鏡10的地方形成的立設銷58d、 81d、 6a、 88d、 74a、 72a處于升降移動或靜止的狀態(tài),由于并不水平移 動,所以不用擔心透鏡的中心會錯位,其中,僅使UV裝置70、 71使用的立設銷115水平移動,從而能使裝置緊湊。而且,只 要該立設銷58d、 81d、 6a、 88d、 74a、 72a、 115是能支承透 鏡10的部件,則銷的數(shù)量數(shù)為任意,但為了能穩(wěn)定地裝載透鏡, 優(yōu)選是3根以上,最優(yōu)是4根。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劃分底涂劑涂敷部5,從而 使其不會受到UV照射部8a、 8b的溫度的影響,另外,通過設 置用于調節(jié)空氣溫度的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用于進行濕度調節(jié) 的濕度調節(jié)設備128,從而能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進行底涂劑涂敷 作業(yè)。同樣,通過劃分光致變色涂敷部7來使光致變色涂敷部7 不會受到UV照射部8a、 8b的溫度的影響,另外,通過設置用 于調節(jié)空氣溫度的溫度調節(jié)設備12 7 ,能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進行 光致變色涂敷作業(yè)。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劃分底涂劑涂敷部5,能解 決由于吸引泵產生的負壓所帶來的弊端,通過將空氣從吸氣通 道20a供給到底涂劑涂敷部5,能防止灰塵從外部進入。同樣, 光致變色涂敷部7也經由吸氣通道20b供給空氣。因此,通過提 高各涂敷部5、 7的室內的壓力,即使沒有進一步提高設置涂敷 裝置1的場所的潔凈度,也能獲得高品質的涂敷透鏡。
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溫度調節(jié)設備127、濕度調節(jié)設 備128和空氣供給用泵129是光致變色涂敷部7和底涂劑涂敷部 5所共用,使從吸氣通道20a、 20b吸入的溫度、濕度條件一致。 如上所述,這是為了簡化裝置結構而將受濕度影響較小的光致 變色涂敷作業(yè)的環(huán)境與適宜于底涂劑涂敷作業(yè)的濕度環(huán)境相適 地進行作業(yè)的方式。但是,也可以分別設置底涂劑涂敷部5的吸氣通道20a和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吸氣通道20b而使溫度和濕 度適應于各自的涂敷作業(yè)地進行作業(yè)。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不言而喻,本 發(fā)明可基于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進行各種各樣的變形或變更。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固定旋轉軸78、 85 (支承軸) 的高度位置而進行了透鏡10的交接,但也可以使旋轉軸78、 85 (支承軸)上下移動而交接透鏡IO。
權利要求
1.一種透鏡的涂敷裝置,其包括涂敷作業(yè)線和在該涂敷作業(yè)線內向各部輸送透鏡的輸送機構,該涂敷作業(yè)線由以下部分構成透鏡測量部(3),其用于測量原料透鏡的形狀;底涂劑涂敷部(5),其用于在原料透鏡上涂敷底涂劑液而制作具有未干燥的底涂劑涂層的第一中間體透鏡;光致變色涂敷部(7),其用于在利用干燥部(6)使該第一中間體透鏡干燥后得到的第二中間體透鏡上涂敷光致變色涂敷液而制作具有未固化的光致變色涂層的第三中間體透鏡;UV照射部(8),其用于將UV照射在第三中間體透鏡上而使未固化的光致變色涂層固化來制作成品透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透鏡測量部(3)、底涂劑涂敷部(5)、光致變色涂敷部(7)及UV照射部(8)中的任意至少一個部上,用于支承透鏡的部件是用空氣吸附部件支承透鏡的中央底面部的支承軸;在上述輸送機構上設置用空氣吸附部件支承透鏡的中央底面部的吸附部,在上述支承軸的周圍設有用于支承除了用該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的區(qū)域以外的透鏡底面的透鏡裝載部;在上述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接收或交付透鏡時,將透鏡暫時放置在上述透鏡裝載部上,通過使該透鏡裝載部、上述支承軸及上述吸附部中的至少1個上下移動來使上述支承軸或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鏡裝載部是豎立設置在上述支承軸的周圍的3個以上的銷構件,用該銷構件的前端部支承透鏡的底面。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上述支承軸的高度位置,使上述透鏡裝載部和上述吸附部升降而接收或交付上述透鏡。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2個以上上述輸送機構,并設置有在這些輸送機構彼此接收或交付透鏡時暫時放置透鏡的透鏡裝載部,該裝載部能支承除了用上述輸送機構的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的區(qū)域以外的透鏡底面。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輸送機構上設有2個上述吸附部,這些吸附部中的l個吸附部通過上述透鏡裝載部接收支承在上述支承軸上的透鏡,另 一吸附部將支承在該吸附部上的透鏡交付到該支承軸上。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鏡測量部(3)上設有用于檢測透鏡中心部的高度位置的透鏡測量裝置傳感器,在上述光致變色涂敷裝置上設有用于檢測供給光致變色涂敷液的容器的噴嘴前端部的高度位置的傳感器,能將上述噴嘴前端部和透鏡中心部之間調節(jié)為恒定間隔。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UV照射部(8)上設置能置換氮氣的透鏡收容室(96),該透鏡收容室(96)是將紫外線照射在利用空氣吸附部件支承第三中間體透4竟的透鏡中央底面部的支承軸以及被該支承軸支承的第三中間體透鏡上的透鏡收容室;在向該UV照射部(8)輸送透鏡的輸送機構上設置用空氣吸附部件支承透鏡的中央底面部的吸附部;在上述支承軸的周圍設置用于支承除了用該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的區(qū)域以外的透鏡底面的透鏡裝載部;在上述支承軸和上述吸附部上接收或交付透鏡時,將透鏡暫時放置在上述透鏡裝載部上,通過使該透鏡裝載部、上述支承軸及上述吸附部中的至少一個上下移動來使上述支承軸或上述吸附部支承上述透鏡,并且,設置有能在上述透鏡支承于上述支承軸之后使上述透鏡裝載部從上述透鏡的下部向水平方向移動的機構,可將上述透鏡裝載部配設成能與上述透鏡收容室相分離。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涂劑涂敷部(5)上設置上述支承軸和上述透鏡裝載部,且配設具備了用于吸入在涂敷時飛濺的液體狀和霧狀的底涂劑涂Jt液的吸入口的吸入通道(134),并且,在上述透鏡裝載部上配設用于防止這些底涂劑涂敷液附著的附著防止構件;上述吸入通道(134)由圓頂狀的上罩(131 )和圓頂狀的中罩(132)形成,該上罩(131)在透鏡的周緣部附近的比透鏡高的位置上具有中央開口 ( 131a),該中罩(132)在透鏡的周緣部附近的比透鏡低的位置上具有中央開口 ( 132a)且與上述上罩空出間隔地配設,并且,上述吸入通道(134 )具備用于將液體狀和霧狀的底涂劑涂敷液排出到外部的排出口 ;上述吸入通道(134)的吸入口由上述上罩(131)的中央開口 (131a)和上述中罩(132)的中央開口 (132a)形成;上述附著防止構件包括上端部位于上述中罩(132)的上述中央開口 ( 132a)的周緣部附近、且至少圍繞上述透鏡裝載部的上端側的筒狀構件。
9.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將原料透鏡供給部(2)配設在上述涂敷作業(yè)線的上游側位置上,該原料透鏡供給部(2)具備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其將多個原料透鏡沿水平方向及/或上下方向呈直線狀排列;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其具有通過空氣吸引來支承收容在該原料透鏡收容單元中的上述原料透鏡的底面的透鏡吸附部(45c),具備能使該透鏡吸附部(45c)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動的移動機構,該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用于將原料透鏡從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輸送到上述透鏡測量部(3)。
10.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成品透鏡貯存部(9)配設在上述涂敷作業(yè)線的下游側位置上,該成品透鏡貯存部(9)具備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其能將多個成品透鏡沿水平方向及/或上下方向呈直線狀排列;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其具有通過空氣吸引來支承成品透鏡的底面的透鏡吸附部(45c),具備能使該透鏡吸附部(45c)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動的移動^L構,該第二透^;副llr送^^構(73 )將成品透鏡從上述涂敷作業(yè)線輸送到該成品透鏡收容單元(75 )。
11.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原料透鏡收容單元(22)上形成同心圓狀且向上方直徑變大的臺階狀的多個原料透鏡載置部(25),在該多個原料透鏡載置部的中央部和該透鏡載置部的上述第一透鏡副輸送機構(31)側的部位上形成有能使上述透鏡吸附部(45c)通過的開放部,將透鏡載置在上述臺階狀的臺階部上。
12.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成品透^:收容單元(75)上形成同心圓狀且向上方直徑變大的臺階狀的多個成品透鏡載置部(75a),在該多個成品透鏡載置部的中央部和該透鏡載置部的上述第二透鏡副輸送機構(73)側的部位上形成能使上述透鏡吸附部(45c)通過的開放部,將透鏡載置在上述臺階狀的臺階部上。
1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劃分出上述光致變色涂敷部(7)而設置用于調節(jié)該光致變色涂敷部(7)的溫度的溫度調節(jié)部件。
1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劃分出上述底涂劑涂敷部(5)而設置用于調節(jié)該底涂劑涂敷部(5)的溫度和濕度的溫度調節(jié)部件和濕度調節(jié)部件。
1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劃分出上述UV照射部(8)而設置用于將該UV照射部(8)內的空氣排出到上述裝置主體的外部的排氣通道(93c)。
1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透鏡的涂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涂劑涂敷部(5)和光致變色涂敷部(7)上設置吸氣通道(20a、 20b ),使過濾器(19a )介于底涂劑涂敷部(5 )和吸氣通道(20a )之間、過濾器(19b )介于光致變色涂敷部(7)和吸氣通道(20 b)之間地配設。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透鏡的涂敷裝置。在透鏡(10)的涂敷裝置中,透鏡測量部(3)、底涂劑涂敷部(5)、光致變色涂敷部(7)及UV照射部(8)的任意至少一個部具有用于支承透鏡的中央底面部而進行某種處理的支承軸(57、78、85、97),輸送機構(45、63、68)具有用于支承透鏡的中央底面部的吸附部,且設置在支承軸的周圍的透鏡裝載部(58、72、74、81、88、115)具有除了用支承軸和吸附部支承透鏡的區(qū)域以外的透鏡底面的銷,當在支承軸和輸送機構之間以及輸送機構和另一輸送機構之間交接透鏡時,將透鏡暫時放置在透鏡裝載部上,通過使透鏡裝載部、支承軸及輸送機構的至少1個上下移動而將透鏡支承在支承軸或輸送機構上。采用該結構能不在透鏡上施加力矩、不使透鏡變形地在裝置間交接透鏡。
文檔編號B05C13/02GK101663102SQ20088001300
公開日2010年3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5月23日
發(fā)明者山本修平, 森力宏, 高橋直人 申請人:株式會社德山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