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泥沙分離漏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泥沙分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的幾輪港口、航道建設高潮中,我國各航道局從國外購置了一些耙吸挖泥船,同時結合我國國情也研制開發(fā)了許多新產品,開始了大中型耙吸挖泥船的研究和制造,并在港航工程建設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如今隨著船型及裝艙量越來越大,國內外疏浚公司和相關科研院所都非常重視疏浚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促成了疏浚設備的迅速升級換代,應用在船上的挖泥技術更是發(fā)展迅速。但其中重要裝艙環(huán)節(jié)泥漿脫水分離技術卻往往被忽視,目前一直停留在自然沉淀與升降溢流筒相結合的階段,實際上這項技術處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船舶營運成本、疏浚環(huán)保、 作業(yè)效率及最終挖泥產量。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泥沙分離漏斗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泥沙分離漏斗,包括主體、進水涵洞、出泥口,其特征在于主體上設置懸柵、 懸板,懸板一側設置溢流口。所述的泥沙分離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涵洞沿切線方向與懸板一端相連。所述的泥沙分離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懸柵和懸板組成漏斗蓋。上述的泥沙分離漏斗,結構簡單,較之以往耙吸挖泥船泥漿脫水分離技術采用自然沉淀與升降溢流筒相結合的方式,不僅降低了船舶營運成本、提高了挖泥產量和挖泥效率,且溢流效率更高,減少海洋污染,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泥沙分離漏斗,包括主體1、進水涵洞5、出泥口 6,其特征在于主體1上設置懸柵2、懸板3,懸板一側設置溢流口 4,2進水涵洞5沿切線方向與懸板3 —端相連,懸柵2和懸板3組成漏斗蓋。泥水從進水涵洞5進入漏斗產生旋流,此時的水在懸板3下方流動,由于泥與水的比重不同的原故及軸向螺旋流的共同作用力下,在旋流場中泥水會逐漸分離,泥會沿著漏斗壁進入底部的出泥口 6,通過出泥口 6排入泥艙中,而大量的水則會通過懸柵2往上冒,到達懸板3上方,再通過溢流口 4被排入大海,較之以往等待泥沙沉淀的方式,這種變被動為主動的方法大大縮短了溢流時間,提高了輸送效率,且沉淀更加徹底,解決了懸移質淤泥不易沉淀的難題。 泥沙分離漏斗在船上的位置可設置在泥艙上部,其進水涵洞接至泥泵出口,下端出泥口接至原擴散口或直接排入到泥艙,清水由溢流口直接側排入大海,安裝方便結構簡單,無需任何配套設備,不影響原耙吸挖泥船的總體布置。
權利要求1.泥沙分離漏斗,包括主體(1)、進水涵洞(5)、出泥口(6),其特征在于主體(1)上設置懸柵(2 )、懸板(3 ),懸板一側設置溢流口( 4)。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沙分離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涵洞(5)沿切線方向與懸板(3)—端相連。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沙分離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懸柵(2)和懸板(3)組成漏斗蓋。
專利摘要泥沙分離漏斗,可廣泛用于水利工程的泥沙處理;也可用于水產養(yǎng)殖、挖泥船與采砂工程船的泥漿或沙料脫水,筑堤淤地工程的沙料粗化等領域,包括主體、進水涵洞出泥口,其特征在于主體上設置懸柵、懸板,懸板一側設置溢流口,進水涵洞沿切線方向與懸板一端相連,懸柵和懸板組成漏斗蓋,本實用新型不僅降低了船舶營運成本、提高了挖泥產量和挖泥效率,且減少了海洋污染,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文檔編號B01D21/26GK202028243SQ201120090909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周南陽 申請人:浙江方圓造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