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柴油機高壓共軌噴射的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
背景技術:
柴油機一直是熱效率最高的發(fā)動機,柴油機的保有量及產(chǎn)量逐年上升,隨之而來的柴油機有害物排放問題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這當中,柴油機的燃油噴射系統(tǒng)起著重要的作用。高壓共軌式電控噴射式系統(tǒng)的技術在二十世紀末獲得迅速地發(fā)展與應用。高壓共軌噴射系統(tǒng)的核心技術是共軌式電控噴射器,如德國BOSCH公司的電控噴射器,其結構特點是控制噴射過程的快速響應電磁閥是一個球閥,由于噴射器在實際工作中處于不同的工作壓力,球閥受到的液壓反力在很大的范圍內(nèi)變動,造成電磁閥的開啟與關閉響應速度有一個較大的變動范圍,這增加了控制過程的復雜性。為了減小液壓力,只有減小球的直徑,這又會影響電磁閥的流量,因此減小液壓力受到電磁閥最小流量需求的限制。同時噴射器的噴油定時、壓力和噴油規(guī)律也很難以控制。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克服上述不足,使電磁閥的響應速度基本不受噴射器工作壓力的影響,使噴油規(guī)律可控制的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是由噴油器體以及設置其內(nèi)的集油槽、控制室、與控制室上端相通的出油節(jié)流孔、與控制室下端相連的液力活塞、液力活塞下的頂桿、柴油機噴油嘴針閥、噴油嘴、以及設于噴油器體側(cè)邊的高壓共軌油進油接頭及與其相通的上油孔和下油孔構成,特點是在控制室和上油孔之間設有一進油節(jié)流孔,在噴油器體的頂部設帶有壓力平衡導向柱塞的二位二通快速響應電磁閥,其電磁閥下端與控制室上端的出油節(jié)流孔、集油槽相通,電磁閥的上端與回油口相通。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從而減小了快速響應電磁閥所受的液壓反力,使電磁閥的響應速度基本不受噴射器工作壓力的影響。同時由于噴油器液力系統(tǒng)設計參數(shù)的選擇,可靈活控制噴射器的噴油時間,壓力和噴油規(guī)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進油節(jié)流孔元件安裝結構圖;
圖3是壓力平衡閥的結構圖;圖4是高速響應電磁鐵結構示意圖。
其中1噴油器體,2控制室,3液力活塞,4噴油嘴,5高壓共軌油進油接頭,6出油節(jié)流孔,7下油孔,8噴嘴彈簧,9頂桿,10上油孔,11進油節(jié)流孔,12二位二通快速響應電磁閥,13回油口,14進油孔元件,15閥座,16壓力平衡閥導向柱塞,17密封外錐面,18限位圓柱,19密封內(nèi)錐面,20泄流孔,21溢流孔,22電磁銜鐵,23E型磁鋼,24線圈,25針閥,26回油道,27集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是如何實現(xiàn)的。
如圖1所示,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是由噴油器體(1)以及設置其內(nèi)的集油槽(27)、與集油槽(27)相通的回油道(26)、控制室(2)、與控制室(2)上端相通的出油節(jié)流孔(6)、與控制室(2)下端相連的液力活塞(3)、與液力活塞(3)下端相連的頂桿(9)、噴油嘴針閥(25)、噴油嘴(4)、設于噴油器體(1)側(cè)邊的高壓共軌油進油接頭(5)、與此進油接頭(5)相通的上油孔(10)和下油孔(7),以及在控制室(2)和上油孔(10)之間設置的進油節(jié)流孔(11)、在噴油器體(1)的頂部設置的帶有壓力平衡導向柱塞(16)的二位二通快速響應電磁閥(12),電磁閥(12)的下端分別與控制室(2)上端的出油節(jié)流孔(6)、集油槽(27)相通,電磁閥(12)的上端與回油口(13)相通。
如圖1、圖2所示,進油節(jié)流孔(11)固定安裝在噴射器體(1)內(nèi)的節(jié)流孔元件(4)內(nèi),此進油節(jié)流孔(11)的面積與出油節(jié)流孔(6)的面積之比為0.3~0.6,進油節(jié)流孔(11)面積與噴嘴針閥(25)的受壓面積之比為0.01~0.02,而液力活寒(3)的受壓面積與噴嘴針閥(25)的受壓面積之比為1.2~1.4。
二位二通快速響應電磁閥(12)是由壓力平衡閥和高速響應電磁鐵兩部分組成。
如圖3所示,壓力平衡閥是由閥座(15)和閥芯兩部分組成,閥芯是由上至下依次為限位圓柱(18)、密封外錐面(17)、壓力平衡導向柱塞(16)的整體部件構成。在閥座(15)上并與閥芯的密封外錐面(17)相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密封內(nèi)錐面(19),密封外錐面(17)的錐角比密封內(nèi)錐面(19)的錐角小1~2度,兩者配合實現(xiàn)密封。密封外錐面(17)上端的限位圓柱(18)的直徑比壓力平衡導向柱塞(16)的直徑大0.1~0.5毫米,壓力平衡導向柱塞(16)在閥座(15)中的導向孔內(nèi)上下運動并保持密封狀態(tài)。閥座(15)內(nèi)還設有與控制室(2)的出油節(jié)流孔(6)相通的溢流孔(21)、與集油槽(27)和回油口(13)相通的泄油孔(20)。
如圖4所示,高速響應電磁鐵是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分是與壓力平衡閥的限位圓柱(18)緊密配合的用以控制壓力平衡閥工作的電磁銜鐵(22),上部分是由E型磁鋼(23)、線圈(24)共同構成。
本結構的整體工作原理是在電磁閥線圈(24)未通電時,電磁閥(12)處于關閉狀態(tài),控制室(2)壓力等于共軌壓力,由于液力活塞(3)的受壓面積略大于針閥(25)的受壓面積,因此針閥(25)受到合力向下,噴射器處于關閉狀態(tài)。當電磁閥線圈(24)通電時,銜鐵(22)受到向上的吸力,電磁閥(12)開啟,控制室(2)通過出油節(jié)流孔(6)與回油口(13)相通,控制室(2)壓力下降,在共軌壓力的作用下,將針閥(25)及液力活塞(3)頂起噴射開始。電磁閥線圈(24)斷電后,電磁閥(12)關閉,控制室(2)壓力上升,液力活塞(3)下行,噴射結束。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包括有噴油器體以及設置其內(nèi)的集油槽、與集油槽相通的回油道、控制室、與控制室上端相通的出油節(jié)流孔、與控制室下端相連的液力活塞、與液力活塞下端相連的頂桿、柴油機噴油嘴針閥、噴油嘴、設于噴油器體側(cè)邊的高壓共軌油進油接頭、與此進油接頭相通的上油孔和下油孔,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室和上油孔之間還設有一進油節(jié)流孔,在噴油器體的頂部還設有帶有壓力平衡導向柱塞的二位二通快速響應電磁閥,此電磁閥下端分別與控制室上端的出油節(jié)流孔、集油槽相通,電磁閥的上端與回油口相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油節(jié)流孔固定安裝在噴射器體內(nèi)的節(jié)流孔元件內(nèi)。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油節(jié)流孔的面積與出油節(jié)流孔的面積之比為0.3~0.6。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力活塞受壓面積與噴嘴針閥受壓面積之比為1.2~1.4,控制室進油節(jié)流孔面積與噴嘴針閥受壓面積之比為0.01~0.02。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位二通快速響應電磁閥是由壓力平衡閥和高速響應電磁鐵兩部分構成,壓力平衡閥是由閥座和閥芯兩部分組成,閥芯是由上至下依次為限位圓柱、密封外錐面、壓力平衡導向柱塞的整體部件構成,在閥座上并與閥芯的密封外錐面相對應的位置處設有密封內(nèi)錐面,閥座內(nèi)還設有與控制室出油節(jié)流孔相通的溢流孔、與集油槽和回油口相通的泄油孔;高速響應電磁鐵是由兩部分組成,下部分是與壓力平衡閥的限位圓柱緊密配合的用以控制壓力平衡閥工作的電磁銜鐵,上部分是由E型磁鋼和線圈共同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柴油機高壓共軌噴射的新型共軌式電控噴射器,它是由噴油器體以及設置其內(nèi)的集油槽、控制室、與控制室上端相通的出油節(jié)流孔、與控制室下端相連的液力活塞、液力活塞下的頂桿、柴油機噴油嘴針閥、噴油嘴、以及設于噴油器體側(cè)邊的高壓共軌油進油接頭及與其相通的上油孔和下油孔構成。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從而減少了快速響應電磁閥所受的液壓反力,使電磁閥的響應速度基本不受噴射器工作壓力的影響。同時由于噴油器液力系統(tǒng)設計參數(shù)的選擇,可靈活控制噴油器的噴油時間、壓力和噴油規(guī)律。
文檔編號F02M51/06GK2517884SQ0127037
公開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11月9日
發(fā)明者蘇萬華, 汪洋, 謝輝, 林鐵堅, 楊洪敏 申請人: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