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吸清水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吸清水泵,特別是涉及自吸清水泵的法蘭設(shè)計。本泵主要適合家庭使用。
背景技術(shù):
一類主要適用于家庭的自吸泵,例如抽吸井水,也可抽吸河、湖、塘水的清水泵,使用比較方便,一般體積也較靈巧。但自吸泵在使用時的一個特點是首先需要“喂水”,水喂入后排出泵內(nèi)空氣,才啟動吸水作業(yè)。制在泵上面的喂水孔口徑比較小,在水倒入時一般難免灑到外面,特別是流到泵與電機之間的連接法蘭上,連接法蘭是翻砂件,法蘭的結(jié)構(gòu)有兩塊端板,一塊端板連接電機,另一塊端板連接泵殼,在兩端板之間有連接中間體,法蘭的中心是空腔,供主軸通過,在法蘭中間體的邊緣制有連接外壁,已有技術(shù)所述的連接外壁是三根連接筋,很狹窄,但開制的通孔卻很大(這樣在制造時翻砂、清砂容易),所以滴在法蘭上的水會進到法蘭內(nèi)的軸承中,引起軸承進水生銹、損壞,更嚴重的是進而影響電機。因此,自吸清水泵的連接法蘭由于構(gòu)造上的缺陷,引起電機和軸承損壞,影響泵的使用壽命是一直尚未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已有技術(shù)的缺陷,提供一種避免喂水時流內(nèi)法蘭而影響軸承和電機的自吸清洗泵。本自吸清水泵的技術(shù)方案是由電機和泵組件兩部份所組成,泵組件有內(nèi)泵殼和外泵殼,在電機與泵組件之間安裝連接法蘭,連接法蘭分為兩端板和中間體,法蘭中間體制有連接壁和通孔,其特征在于法蘭中間體的連接壁是上圓弧連接壁或下圓弧連接壁,上圓弧連接壁的圓弧長α大于90°。為了更可靠的擋水作用,所以法蘭中間體的上圓弧連接壁的圓弧長α大于120°為佳,但圓弧越長制造難度越大。由于已有技術(shù)法蘭中間體狹窄的連接筋,引起水進入軸承等,現(xiàn)改進設(shè)計為圓弧面,即上圓弧連接壁,就象雨傘一樣,使喂水時滴在其上面的水向兩側(cè)流,不會灑在軸和軸承上,有效地保護了軸承,保護了電機,徹底解決了自吸清水泵長期以來存在的嚴重缺陷,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由于泵殼是鑄砂件,鑄件組織中難免有微孔,所以會有水滲入泵頭內(nèi),因此在外泵殼(即泵頭)的底部制有放水孔,放水孔中安裝堵塞,隨時可取下堵塞將泵頭內(nèi)的積水放掉,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吸清水泵側(cè)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自吸清水泵A-A截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自吸清水泵B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主要適用于家庭抽吸井水的自吸清水泵,主要有電機和泵組件兩大部分所組成,泵組件有內(nèi)泵殼2和外泵殼3組合一起,內(nèi)安泵體等,在電機與泵組件之間安裝連接法蘭,連接法蘭的結(jié)構(gòu)可分為兩側(cè)的端板4、7和中間體6,一端板4連接泵組件,另一端板7連接電機9,法蘭中間體制有連接壁和通孔,連接壁將兩端板相連,已有技術(shù)僅是三根筋,很狹窄。因此本設(shè)計在于法蘭中間體的連接壁是兩片圓弧形,分為上圓弧連接壁5和下圓弧連接壁8,如圖1、圖2所示,上圓弧連接壁5長,象一把傘或罩,如圖2所示圓弧長α大于90°,最好大于120°,避免水進入法蘭內(nèi),更完整的保護軸承11等。但圓弧又不能太長,制造麻煩,而且下圓弧連接壁8的圓弧可短一些。主軸1通過法蘭內(nèi)。在泵頭底部,即外泵殼3的底部制有放水孔10,放水孔10中安裝堵塞,這是為了滲入泵頭內(nèi)的積水隨時放出,保護泵組件。
權(quán)利要求1.自吸清水泵,是電機和泵組件,泵組件有內(nèi)泵殼和外泵殼,在電機與泵組件之間安裝連接法蘭,連接法蘭分為兩端板(4、7)和中間體(6),法蘭中間體制有連接壁和通孔,其特征在于法蘭中間體的連接壁是上圓弧連接壁(5)和下圓弧連接壁(8),上圓弧連接壁(5)的圓弧長(α)大于90°。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清水泵,其特征在于法蘭中間體的上圓弧連接壁(5)的圓弧長(α)大于120°。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清水泵,其特征在于外泵殼(3)的底部制有放水孔(10),放水孔(10)中安裝堵塞。
專利摘要一種主要適用于家庭抽吸井水的自吸清水泵,是電機和泵組件兩大部分所組成,泵組件有內(nèi)泵殼和外泵殼,在電機與泵組件之間安裝連接法蘭,連接法蘭分為兩端板和中間體,法蘭中間體制有連接壁和通孔,其法蘭中間體的連接壁是上圓弧連接壁和下圓弧連接壁,上圓弧連接壁的圓弧長α大于90°。本清水泵的連接法蘭中間體制有上圓弧連接壁,并且上圓弧長大于90°,在泵開啟喂水時流到法蘭上的水向兩側(cè)流,不會進入電機軸承中,有效地保護了軸承,保護了電機,解決了自吸清水泵長期以來存在的嚴重缺陷。
文檔編號F04D13/06GK2632348SQ03255838
公開日2004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7月18日
發(fā)明者楊明標 申請人:楊明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