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shù)涉及電力設備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插頭。
背景技術(shù):
1、市場上現(xiàn)階段在推廣直流供電,采用直流供電的電器設備所配置的插頭一般包括正極插銷和負極插銷,在一些設備中插頭可能還包括有e極插銷,正極插銷和負極插銷的截面通常是矩形結(jié)構(gòu),并且正極插銷和負極插銷采用非對稱的方式進行設置,常用的是正極插銷和負極插銷的截面走向相互垂直設置。
2、現(xiàn)有的插頭中,線纜是與正極插銷、負極插銷以及e極插銷分別連接后再由插頭的出線孔引出,通常來說,線纜在使用時通常會受到一定的拉扯力,目前大多數(shù)保護線纜安全的方式都是在出現(xiàn)孔處進行,通過在出線孔增加保護結(jié)構(gòu)以避免線纜受到拉扯而與插銷脫離,然而出線孔的保護結(jié)構(gòu)在長期使用時也容易發(fā)生損壞,同時,一些沒有保護結(jié)構(gòu)的插頭,外部拉扯力會直接作用到線纜與插銷的連接處,因而很容易使線纜與插銷脫離,導致插頭損壞。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缺陷,提供一種插頭。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shù)方案:
3、一種插頭,包括:上蓋、下蓋、正極插銷、負極插銷、正極線纜以及負極線纜,所述正極插銷以及負極插銷的接線端從所述下蓋外側(cè)穿入其內(nèi)側(cè);
4、下蓋內(nèi)側(cè)設置有向上蓋方向延伸的繞線柱,所述正極線纜一端與所述正極插銷的接線端連接引出,在所述繞線柱上繞設至少一圈后由出線孔穿出,所述負極線纜一端與所述負極插銷的接線端連接引出,在所述繞線柱上繞設至少一圈后由出線孔穿出。
5、優(yōu)選的,所述上蓋設置有與所述繞線柱對應的定位孔,所述繞線柱的頂端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6、優(yōu)選的,所述定位孔的孔口設置有第一導向斜面,所述繞線柱的頂端設置有第二導向斜面。
7、優(yōu)選的,所述繞線柱的柱身設置有由頂端向下軸向延伸的開槽。
8、優(yōu)選的,所述繞線柱設置有由頂端向下軸向延伸的中心孔,所述開槽貫穿至所述中心孔。
9、優(yōu)選的,所述繞線柱設置在所述正極插銷和所述負極插銷之間。
10、優(yōu)選的,所述正極插銷和所述負極插銷接線端的較寬側(cè)表面分別焊接有正極接線端子和負極接線端子,所述下蓋對應所述正極插銷接線端及正極接線端子的位置設置有第一限位擋墻;所述下蓋對應所述負極插銷接線端及負極接線端子的位置設置有第二限位擋墻,所述第一限位擋墻、第二限位擋墻分別設置有用于引出線纜的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
11、優(yōu)選的,所述負極接線端子設置在所述負極插銷朝向出線孔的較寬側(cè)面,所述第二開口朝向所述繞線柱的方向開設,所述負極線纜逆時針繞于所述繞線柱并從出線孔穿出;
12、所述正極接線端子設置在所述正極插銷背向所述繞線柱的背側(cè)面,所述第一開口朝向所述出線孔的方向開設,所述正極線纜由所述第一開口折彎引出并順時針繞于所述繞線柱,再由所述出線孔穿出。
13、優(yōu)選的,所述下蓋遠離出線孔的一端還設置有e極插銷以及e極線纜,所述e極插銷接線端的焊接有e極接線端子,所述下蓋對應所述e極插銷接線端及e極接線端子的位置設置有第三限位擋墻;第三限位擋墻設置有用于引出線纜的第三開口,所述第三開口朝向所述繞線柱的方向設置;所述e極線纜由所述第三開口引出,并逆時針繞于所述繞線柱再由所述出線孔穿出。
14、優(yōu)選的,所述下蓋臨近所述出線孔的位置設置有壓線座,所述壓線座設置有壓線槽將所述正極線纜、負極線纜聚合在一起。
1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在下蓋設置繞線柱,將連接插銷的線纜沿著繞線柱繞一圈,可以增強電線的抗拉強度,使外力在拉扯電線時,由于繞線柱的作用,拉扯力基本上作用到繞線柱上,不會直接作用到線纜與插銷的連接位置,從而使電線不易與插銷的連接分離而脫出,提高插頭的可靠性。
16、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繞線柱的柱身設置有由頂端向下軸向延伸的開槽,繞線柱與定位孔采用過盈配合,開槽插入繞線柱時,開槽提供了可變形的空間,使得繞線柱相對來說更容易插入定位孔中。
17、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繞線柱設置有由頂端向下軸向延伸的中心孔,所述開槽貫穿至所述中心孔,中心孔與開槽連通,這樣使得繞線柱發(fā)生周向變形更容易,從而更容易插入定位孔中,避免裝配過程中由于繞線柱變形能力差而導致定位孔被撐破。同時,空心結(jié)構(gòu)的繞線柱使得其具有較強的抗彎能力,不易局部發(fā)生折斷。
18、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各層纏繞采用不同的繞線方向,有利于提高各層繞線的摩擦力。
19、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線纜與接線端子連接后引出的方向各不相同,以使各線纜可以在合理的繞線距離內(nèi)在繞線柱不同高度實現(xiàn)纏繞,并且達到繞緊的效果。
1.一種插頭,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1)、下蓋(2)、正極插銷(4)、負極插銷(5)、正極線纜(34)以及負極線纜(35),所述正極插銷(4)以及負極插銷(5)的接線端從所述下蓋(2)外側(cè)穿入其內(nèi)側(cè);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1)設置有與所述繞線柱(21)對應的定位孔(12),所述繞線柱(21)的頂端插入所述定位孔(12)中。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2)的孔口設置有第一導向斜面(121),所述繞線柱(21)的頂端設置有第二導向斜面(211)。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柱(21)的柱身設置有由頂端向下軸向延伸的開槽(212)。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柱(21)設置有由頂端向下軸向延伸的中心孔(27),所述開槽(212)貫穿至所述中心孔(27)。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柱(21)設置在所述正極插銷(4)和所述負極插銷(5)之間。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插銷(4)和所述負極插銷(5)接線端的較寬側(cè)表面分別焊接有正極接線端子(47)和負極接線端子(57),所述下蓋(2)對應所述正極插銷(4)接線端及正極接線端子(47)的位置設置有第一限位擋墻(291);所述下蓋(2)對應所述負極插銷(5)接線端及負極接線端子(57)的位置設置有第二限位擋墻(292),所述第一限位擋墻(291)、第二限位擋墻(292)分別設置有用于引出線纜的第一開口(2911)和第二開口(2922)。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接線端子(57)設置在所述負極插銷(5)朝向出線孔(7)的較寬側(cè)面,所述第二開口(2922)朝向所述繞線柱(21)的方向開設,所述負極線纜(35)逆時針繞于所述繞線柱(21)并從出線孔(7)穿出;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2)遠離出線孔(7)的一端還設置有e極插銷(6)以及e極線纜(36),所述e極插銷(6)接線端的焊接有e極接線端子(67),所述下蓋(2)對應所述e極插銷(6)接線端及e極接線端子(67)的位置設置有第三限位擋墻(293);第三限位擋墻(293)設置有用于引出線纜的第三開口(2933),所述第三開口(2933)朝向所述繞線柱(21)的方向設置;所述e極線纜(36)由所述第三開口(2933)引出,并逆時針繞于所述繞線柱(21)再由所述出線孔(7)穿出。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插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2)臨近所述出線孔(7)的位置設置有壓線座(22),所述壓線座(22)設置有壓線槽(221)將所述正極線纜(34)、負極線纜(35)聚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