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路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斷路器,能夠以簡單的結構來避免當在斷路器的動觸點和靜觸點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手柄向斷開位置移動時手柄和上連桿接觸的可能性。手柄臂(15)和上連桿(51b)相互的相向部具有抵接部(15a、51b1),當想要在動觸點(11)與靜觸點(8)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手柄(4)向斷開位置移動時,抵接部(15a、51b1)在手柄(4)與上連桿(51b)接觸之前相互抵接來阻止手柄(4)與上連桿(51b)接觸,手柄臂的抵接部(15a)與手柄臂(15)一體化形成,上連桿的抵接部(51b1)與上連桿(51b)一體化形成。
【專利說明】
斷路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斷路器,尤其涉及一種斷路器的開閉機構部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作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斷路器,例如專利文獻I中記載有一種斷路器,該斷路器的開閉機構部的結構為,具有:手柄臂,其樞軸支承在固定部上且能夠轉動,通過手柄對其進行操作;肘桿(toggle link)機構,其具有相互可樞動地連接的上連桿和下連桿,在上連桿和下連桿的連接部分與所述手柄臂之間張緊架設有開閉彈簧;操作柄,其不通過銷與上連桿相連接,而是通過上連桿的圓弧部和自身的翻邊部(burring)與上連桿相連接,通過肘桿機構的動作來轉動;橫桿(crossbar),其通過橫桿銷與下連桿相連接,通過肘桿機構的動作來轉動;動觸頭,其一端具有動觸點,另一端樞軸支承在橫桿上且能夠轉動,該動觸頭與橫桿的轉動聯(lián)動;靜觸頭,其具有與所述動觸點接觸或分離的靜觸點,在該斷路器中,手柄臂的開閉彈簧安裝部位與手柄臂的與手柄連接的連接部位位于彼此相離的位置上。
[0003]另外,作為與專利文獻I不同類型的現(xiàn)有技術中的斷路器,例如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一種斷路器,該斷路器具有在主電路處于接通狀態(tài)(閉路狀態(tài))下因異常電流流過而使靜觸點和動觸點粘連時,將手柄限制在接通位置(閉路位置)和斷開位置(開路位置)之間的規(guī)定位置上的功能(以下稱為隔離功能)。在專利文獻2中,作為具有隔離功能的斷路器的具體結構例,當想要在靜觸點和動觸點粘連時將手柄從接通位置移動至斷開位置的情況下,機構部受到限制,使得手柄無法轉動到斷開位置,從而被限制在與斷開位置不同的規(guī)定位置上。
[0004]【專利文獻I】日本發(fā)明專利授權公報特許第5075015號
[0005]【專利文獻2】日本發(fā)明專利授權公報特許第3857139號
[0006]在專利文獻I中,當想要在動觸點和靜觸點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手柄移動至斷開位置時,手柄和上連桿(位于手柄臂一側的連桿)可能會接觸。
[0007]專利文獻2記載的斷路器是與專利文獻I不同類型的斷路器,在該專利文獻2中提出了一種避免當想要在動觸點和靜觸點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手柄移動至斷開位置時手柄和上連桿(位于手柄臂一側的連桿)接觸的可能性的結構,但是,該結構較為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0008]鑒于上述的專利文獻1、2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本實用新型,其目的在于,能夠以簡單的結構來避免當想要在斷路器的動觸點和靜觸點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手柄移動至斷開位置時手柄和上連桿(位于手柄臂一側的連桿)接觸的可能性。
[0009]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斷路器具有:手柄臂,其樞軸支承在固定部上且能夠轉動,通過手柄對其進行操作;肘桿機構,其具有相互可樞動地連接的上連桿和下連桿,在所述上連桿和所述下連桿的連接部分與所述手柄臂之間張緊架設有開閉彈簧;橫桿,其通過橫桿銷與所述下連桿相連接,并通過所述肘桿機構的動作來轉動;動觸頭,其一端具有動觸點,另一端樞軸支承在所述橫桿上且能夠轉動,所述動觸頭與所述橫桿的轉動聯(lián)動;靜觸頭,其具有與所述動觸點接觸或分離的靜觸點,在所述斷路器中,所述手柄臂和所述上連桿相互的相向部分別具有抵接部,當想要在所述動觸點與所述靜觸點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所述手柄向斷開位置移動時,所述抵接部在所述手柄與所述上連桿接觸之前相互抵接來阻止所述手柄與所述上連桿接觸,所述手柄臂的抵接部與所述手柄臂一體化形成,所述上連桿的抵接部與所述上連桿一體化形成。
[0010]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斷路器具有:手柄臂,其樞軸支承在固定部上且能夠轉動,通過手柄被操作;肘桿機構,其具有相互可樞動地連接的上連桿和下連桿,且在所述上連桿和所述下連桿的連接部分與所述手柄臂之間張緊架設有開閉彈簧;橫桿,其通過橫桿銷與所述下連桿相連接,并通過所述肘桿機構的動作來轉動;動觸頭,其一端具有動觸點,另一端樞軸支承在所述橫桿上且能夠轉動,所述動觸頭與所述橫桿的轉動聯(lián)動;靜觸頭,其具有與所述動觸點接觸或分離的靜觸點,在所述斷路器中,所述手柄臂和所述上連桿相互的相向部分別具有抵接部,當想要在所述動觸點與所述靜觸點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所述手柄向斷開位置移動時,所述抵接部在所述手柄與所述上連桿接觸之前相互抵接來阻止所述手柄與所述上連桿接觸,所述手柄臂的抵接部與所述手柄臂一體化形成,所述上連桿的抵接部與所述上連桿一體化形成,因此,能夠得到如下效果:即,能夠以簡單的結構來避免當想要在動觸點與靜觸點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手柄向斷開位置移動時手柄與上連桿(位于手柄臂一側的連桿)接觸的可能性。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的圖,且為表示斷路器的外觀的立體圖。
[0012]圖2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的圖,且為表示斷路器的縱剖視圖。
[0013]圖3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的圖,且為表示斷路器的開閉機構的側視圖。
[0014]圖4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的圖,且為表示開閉機構的主要部件的脫扣狀態(tài)的側視圖。
[0015]圖5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的圖,且為表示開閉機構的主要部件的斷開狀態(tài)的側視圖。
[0016]圖6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的圖,且為表示開閉機構的主要部件的接通狀態(tài)的側視圖。
[0017]圖7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的圖,且為觸點粘連脫扣狀態(tài)下的開閉機構的主要部件的側視圖。
[0018]圖8為觸點粘連脫扣狀態(tài)下的開閉機構的主要部件的手柄操作(從接通到斷開)時的側視圖,且為說明手柄和上連桿接觸的問題的圖。
[0019]圖9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的圖,且為在斷路器的觸點粘連脫扣狀態(tài)下的開閉機構的手柄操作(從接通到斷開)時的側視圖。
[0020]圖10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的圖,且為上連桿的放大側視圖。
[0021]圖11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2的圖,且為手柄臂的放大側視圖。
[0022]【附圖標記說明】
[0023]1:蓋部件;2:中間基座;2a:側板;3:基座;3a:凹部;4:手柄;5:電源側端子;6:負載側端子;7:軛鐵(yoke); 8:靜觸點;9:靜觸頭;11:動觸點;12:橫桿;12a:橫桿銷;13:動觸頭;14:固定支架;15:手柄臂;15a:手柄臂的彎折部;15b:設置在手柄臂上的突起部;51a:開閉彈簧;51b:上連桿;51bl:上連桿的抵接部(突起部);51c:下連桿;51d:連桿銷;51e:操作柄;51el:連接部;51f:掛鉤(latch);51fg:卡止部;51g:搭扣;Oeb:虛擬中點;101:斷路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實施方式1.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斷路器的脫扣狀態(tài)下的立體圖,其中,圖1(a)表示該斷路器的外觀,圖1(b)表示將圖1(a)所示的斷路器分別分解為蓋部件、中間基座、基座(底部基座)后的圖。另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斷路器斷開狀態(tài)(開路狀態(tài))下的側剖視圖,圖3為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I所涉及的斷路器的開閉機構的結構的側視圖。另外,圖4表示斷路器的脫扣狀態(tài),圖5表示斷路器的斷開狀態(tài),圖6表示斷路器的接通狀態(tài)。
[0026]在圖1中,3極斷路器101的絕緣箱體具有蓋部件1、中間基座2以及基座3。其中,在中間基座2內裝納有具有操作用的手柄4的開閉機構部51、數(shù)量與極數(shù)相同(此時為3個)的過電流脫扣裝置52、設置在中央極的過電流脫扣裝置52與開閉機構部51之間的絕緣部件54,在基座3內分別裝納有數(shù)量與極數(shù)相同的滅弧裝置53。另外,為了防止中間基座2因斷開電路時產生的電弧帶來的內部壓力上升而損傷,使中間基座2的2個側板2a分別與基座3的2個凹部3a相嵌合。因此,這2個側板2a構成絕緣箱體的一部分。另外,操作用的手柄4從蓋部件I的手柄用窗孔Ia突出出來,從而能夠向接通方向(從圖1的紙面上來看時的順時針方向)或者斷開方向(從圖1的紙面上來看時的逆時針方向)操作該操作用的手柄4這一點,以及根據(jù)滅弧裝置53的位置,5表示電源側端子,6表示負載側端子這一點,均是眾所周知的。
[0027]圖1(a)表示組裝完成后的斷路器的立體圖。圖1(b)是例示沿箭頭X所示方向組裝蓋部件I的圖示的中間組件、中間基座2的圖示的中間組件以及基座3的圖示的中間組件時的組裝步驟的圖,通過沿箭頭X所示方向對蓋部件I的圖示的中間組件、中間基座2的圖示的中間組件以及基座3的圖示的中間組件進行組裝,從而完成圖1(a)所示的斷路器。
[0028]如圖2所示,過電流脫扣裝置52、開閉機構部51以及滅弧裝置53(參照圖1(b))也為眾所周知的結構。即,在斷路器101中,靜觸頭9在一端具有靜觸點8,且該靜觸頭9固定在軛鐵(yoke)7上,動觸頭13通過未圖示的軟銅絞線與電源側端子5相連接,該動觸頭13在一端具有動觸點11,且被與開閉機構部51聯(lián)動而轉動的橫桿12保持,靜觸頭9與動觸頭13之間反復接觸或分離,由于靜觸頭9與動觸頭13的接觸或分離,尤其是由于靜觸頭9與動觸頭13的分離而在靜觸點8與動觸點11之間產生電弧,該電弧被滅弧裝置53分割。
[0029]如圖3所示,開閉機構部51具有手柄臂15、手柄4、開閉彈簧51a、上連桿51b、下連桿51c、連桿銷51d、固定支架14、橫桿12、動觸頭13、動觸點11、靜觸頭9、靜觸點8、橫桿銷12a、操作柄51e、掛鉤(latch)51f以及中間基座2。
[0030]在圖3中,由合成樹脂形成的橫桿12支承在固定支架14上且能夠轉動,該固定支架14安裝在由合成樹脂形成的中間基座2上。另外,該橫桿12也可以采用支承在中間基座2上且能夠轉動的結構。
[0031]在橫桿12的內部設置有一端軸支承在該橫桿12上的動觸頭13。在橫桿12轉動時,該動觸頭13能夠與該橫桿12聯(lián)動而轉動。另外,動觸頭13在其另一端具有動觸點11。
[0032 ]下連桿51 c的一端通過橫桿銷12a與橫桿12相連接。
[0033 ] 下連桿51 c的另一端通過連桿銷51 d與上連桿51 b相連接。
[0034]如圖所示,上連桿51b為位于手柄臂15—側的連桿,下連桿51c為位于橫桿12—側,即動觸頭13—側的連桿。
[0035]在連桿銷51d與手柄臂15之間張緊架設有開閉彈簧51a,該手柄臂15由合成樹脂材料形成,與手柄4聯(lián)動。
[0036]斷路器所必需的肘桿機構具有下連桿51c、上連桿5 Ib以及連桿銷5 Id,曲肘(toggle)機構由肘桿(toggle I ink)機構和開閉彈簧51a構成。
[0037]操作柄51e具有用于與上連桿51b的圓弧部51bl相連接且能夠轉動的連接部51el,該連接部51el通過翻邊加工而形成。連接部51el和上連桿51b的圓弧部51bl相連接且能夠以虛擬中點Oeb為中心轉動。另外,操作柄51e以連桿銷51d為中心轉動。此外,操作柄51e的結構為公知的結構,因此,在此省略詳細的說明。
[0038]接著,對動作進行說明。在圖3所示的閉路狀態(tài)下,在對連桿銷51d施力的開閉彈簧51a的拉伸力的作用下,下連桿51c和上連桿51b以與連接上連桿51b和操作柄51e的連接部51el(虛擬中點Oeb)以及連桿銷51d的中心點的下連桿軸線大致呈一條直線的方式伸展,橫桿12以轉動軸線為中心受到圖3所示的順時針方向的轉動力,將動觸頭13推向靜觸頭9。
[0039]在像這樣的接通狀態(tài)下有過電流流過時,雙金屬片部(圖示省略)發(fā)熱而變形,對搭扣51g產生作用力,使得搭扣51g與掛鉤51f在卡止部51fg處的卡止狀態(tài)被解除,操作柄51e脫離掛鉤51f,作為連桿機構的肘部的連桿銷51d向下方發(fā)生位移,橫桿12轉動,使動觸頭13尚開靜觸頭9。
[0040]在上述的斷路器中,接通、斷開、脫扣動作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斷路器相同,圖4至圖6分別表示脫扣狀態(tài)、斷開狀態(tài)以及接通狀態(tài)。
[0041 ]另外,在靜觸點8與動觸點11粘連的狀態(tài)下進行脫扣動作,因此,如圖7的狀態(tài)所示,上連桿51b位于正常開閉時和脫扣時的位置的上方。
[0042]即使在靜觸點8與動觸點11粘連的狀態(tài)下進行脫扣動作,在隔離功能的作用下,手柄臂15和手柄4被維持在接通位置,處于圖7所示的位置上。此時的上連桿51b的位置位于正常開閉時和脫扣時的位置的上方。
[0043]當想要在上連桿51b的位置位于正常通斷時和脫扣時的位置上方的狀態(tài)下使手柄4在接通位置和斷開位置之間移動時,如圖8所示的A部所示,手柄4與上連桿51b接觸,一般來說,手柄由合成樹脂形成,上連桿51b由金屬形成,因此可能會對手柄4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或者使手柄4發(fā)生變形。
[0044]另外,由于操作柄51e與上連桿51b不通過銷相連接,而是通過上連桿51b的圓弧部和操作柄51e的翻邊部相連接,因此,當由于上述的手柄與上連桿的接觸而使手柄出現(xiàn)損傷或者發(fā)生變形,從而導致上連桿卡住在手柄上時,若在該狀態(tài)下移動手柄,可能會導致上連桿和操作柄的連接狀態(tài)被解除、斷路器無法操作。
[0045]采用本實施方式I時,如圖9的狀態(tài)所示,當想要在接通位置和斷開位置之間驅動手柄4時,在手柄4與上連桿51b接觸之前使設置手柄臂15上的作為抵接部的彎折部15a與上連桿51b的上側的抵接部51bl相抵接,由于上連桿51b的位置被充分下壓,因此能夠避免手柄4與上連桿51b的接觸。因此,不會使手柄4受到損傷或者發(fā)生變形,并且也不會使上連桿51b與操作柄51e的連接狀態(tài)解除而導致斷路器無法操作。
[0046]采用本實施方式時,在觸點粘連時且在進行了脫扣操作(動作)的情況下(這是本實施方式特有的條件),進行通斷操作(在斷開位置與接通位置之間移動手柄)時,能夠抑制手柄發(fā)生變形以及上連桿發(fā)生脫離(上連桿與操作柄的連接狀態(tài)被解除,導致斷路器無法操作)。
[0047]換言之,采用本實施方式時,為了改善在觸點粘連時且在進行了脫扣操作(動作)時,進行通斷操作(在斷開位置與接通位置之間移動手柄)會導致手柄發(fā)生變形以及上連桿發(fā)生脫離(上連桿與操作柄的連接狀態(tài)被解除,導致斷路器無法操作)這一狀況,為了避免本來不希望接觸的部位發(fā)生接觸而設置手柄臂和上連桿的突出部,通過使其突出部首先接觸來避免要求的(不希望接觸的)部位發(fā)生接觸。
[0048]另外,由于手柄臂15和上連桿51b并不處于與連桿銷51d的中心線成直角的同一平面上,因此,為了使手柄臂15的抵接部15a與上連桿51b的抵接部51bl相抵接,通過使手柄臂15的一部分向與連桿銷51d的中心線平行的方向彎折,而以彎折成形的方式來形成手柄臂15的抵接部15a。
[0049]在圖9所示的例子中,通過如圖10所示那樣在上連桿51b的上側設置突起部51bl,來在手柄4與上連桿51b接觸之前使設置在手柄臂15上的彎折部15a與上連桿51b的上側的抵接部51bl相抵接。即,手柄臂15和上連桿51b相互的相向部分別具有抵接部15a、51bl,當想要在動觸點11與靜觸點8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手柄4移動至斷開位置時,該抵接部15a、51bl在手柄4與上連桿51b接觸之前相互抵接來阻止手柄4與上連桿51b接觸,手柄臂15的抵接部15a與手柄臂15—體化形成,上連桿51b的抵接部51bl與上連桿51b—體化形成。
[0050]實施方式2.
[0051]在實施方式2中,為了采用上述結構,可以如圖11所示那樣在設置在手柄臂15上的彎折部15a上設置突起部(抵接部)15b。
[0052]為了采用上述結構,可以如圖10和圖11所示那樣在上連桿51b的上側設置突起部51bl,在設置在手柄臂15上的彎折部15a上設置突起部15b。
[0053]另外,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方式進行適當?shù)慕M合、變形以及省略。
[0054]另外,在各圖中,同一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者等同部分。
【主權項】
1.一種斷路器,其具有:手柄臂,其樞軸支承在固定部上且能夠轉動,通過手柄對其進行操作;肘桿機構,其具有相互可樞動地連接的上連桿和下連桿,且在其連接部分與所述手柄臂之間張緊架設有開閉彈簧;橫桿,其通過橫桿銷與所述下連桿相連接,并通過所述肘桿機構的動作來轉動;動觸頭,其一端具有動觸點,另一端樞軸支承在所述橫桿上且能夠轉動,所述動觸頭與所述橫桿的轉動聯(lián)動;和靜觸頭,其具有與所述動觸點接觸或分離的靜觸點,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臂和所述上連桿相互的相向部具有抵接部,當想要在所述動觸點與所述靜觸點粘連的狀態(tài)下將所述手柄向斷開位置移動時,所述抵接部在所述手柄與所述上連桿接觸之前相互抵接來阻止所述手柄與所述上連桿接觸, 所述手柄臂的抵接部與所述手柄臂一體化形成,所述上連桿的抵接部與所述上連桿一體化形成。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臂的抵接部以局部不突出的方式形成,所述上連桿的抵接部以局部突出的方式形成。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臂的抵接部以局部突出的方式形成,所述上連桿的抵接部以局部不突出的方式形成。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臂的抵接部和所述上連桿的抵接部以局部突出的方式形成。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臂的抵接部和所述上連桿的抵接部中的至少一個通過彎折成形的方式形成。
【文檔編號】H01H71/10GK205564670SQ201620139685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4日
【發(fā)明人】內野聰介, 石川晶, 黑崎剛史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