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高空作業(yè),尤其涉及一種安全帶智能監(jiān)控方法及安全帶。
背景技術:
1、在輸電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需要在鐵塔上進行上下攀爬、橫向移動等工作,在施工過程工作人員處在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中,安全帶的使用顯得尤為重要。即便在現(xiàn)有的安全帶普遍使用的情況下,施工人員墜塔的情況也難以杜絕。其根本原因是施工人員個人危險意識不強,在高空作業(yè)時未按照要求正確使用安全帶,并且高處施工離地面距離遠,短時間內(nèi)不易發(fā)現(xiàn)施工人員未按照要求正確使用安全帶。
2、傳統(tǒng)的檢測施工人員是否正確使用安全帶的方式是通過作業(yè)人員或監(jiān)護人員人為檢測高空作業(yè)安全帶是否被安全使用。然而,人工檢測的效率和準確率低下,無法保證高空作業(yè)人員的安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安全帶智能監(jiān)控方法及安全帶,以解決人工檢測效率和準確率低,無法保證高空作業(yè)人員的安全的問題。
2、第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安全帶智能監(jiān)控方法,安全帶包括安全帶主體以及與安全帶主體連接的第一懸掛掛鉤和第二懸掛掛鉤,第一懸掛掛鉤上設有第一定位裝置和第一圖像獲取裝置,第二懸掛掛鉤上設有第二定位裝置和第二圖像獲取裝置,安全帶主體的腰部位置設有第三定位裝置和報警裝置,方法包括:
3、通過第一定位裝置獲取第一懸掛掛鉤的第一空間坐標,通過第二定位裝置獲取第二懸掛掛鉤的第二空間坐標,通過第三定位裝置獲取安全帶主體的腰部位置的第三空間坐標;通過第一圖像獲取裝置獲取包含第一懸掛掛鉤內(nèi)的被懸掛物的第一圖像;通過第二圖像獲取裝置獲取包含第二懸掛掛鉤內(nèi)的被懸掛物的第二圖像;
4、基于第一空間坐標、第二空間坐標第三空間坐標、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佩戴者是否正確使用安全帶;若佩戴者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則向報警裝置發(fā)送第一報警信號;第一報警信號用于控制報警裝置報警。
5、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基于第一空間坐標、第二空間坐標、第三空間坐標、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佩戴者是否正確使用安全帶,包括:
6、基于第一空間坐標,確定第一懸掛掛鉤的第一高度;
7、基于第二空間坐標,確定第二懸掛掛鉤的第二高度;
8、基于第三空間坐標,確定安全帶主體的腰部位置的第三高度;
9、基于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和第三高度,確定第三高度符合的任一種預設條件種類;其中,預設條件包括第一預設條件、第二預設條件、第三預設條件和第四預設條件;第一預設條件為第三高度低于第一高度,且第三高度高于第二高度;第二預設條件為第三高度高于第一高度,且第三高度低于第二高度;第三預設條件為第三高度低于第一高度,且第三高度低于第二高度;第四預設條件為第三高度高于第一高度,且第三高度高于第二高度;
10、基于第三高度符合的任一種預設條件種類,確定施工人員是否高掛低用使用安全帶;其中,高掛低用為正確使用安全帶;
11、若是,則基于第一高度、第二高度、第三高度、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第一懸掛掛鉤和第二懸掛掛鉤是否掛在佩戴者身上;
12、若第一懸掛掛鉤和第二懸掛掛鉤中有任一懸掛掛鉤掛在佩戴者身上,則確定佩戴者未正確使用安全帶。
1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基于第一高度、第二高度、第三高度、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第一懸掛掛鉤和第二懸掛掛鉤是否掛在佩戴者身上,包括:
14、分別計算第三高度與第一高度之間的第一高度差,以及第三高度與第二高度之間的第二高度差;
15、在第一預設時間段內(nèi),監(jiān)測第一高度差和第二高度差是否發(fā)生變化;
16、若第一高度差和第二高度差均未發(fā)生變化,則基于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第一懸掛掛鉤和第二懸掛掛鉤是否掛在佩戴者身上。
1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基于第三高度符合的任一種預設條件種類,確定佩戴者是否高掛低用使用安全帶,包括:
18、若第三高度符合第一預設條件、第二預設條件和第三預設條件中的任一預設條件,則確定佩戴者的安全帶是高掛低用;
19、若第三高度符合第四預設條件,則確定佩戴者的安全帶是低掛高用;其中,低掛高用為錯誤使用安全帶。
2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在確定佩戴者的安全帶是高掛低用之后,方法還包括:
21、在第二預設時間段內(nèi),監(jiān)測第一高度、第二高度、第三高度的變化情況;
22、在該第二預設時間段內(nèi),若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和第三高度均增大/減小,則確定佩戴者在進行上下移動;
23、比較該第二預設時間段內(nèi)的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的大??;
24、若在該第二預設時間段內(nèi)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交替為較大高度,則確定佩戴者正確使用安全帶;
25、否則確定佩戴者未正確使用安全帶。
26、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空間坐標、第二空間坐標和第三空間坐標是基于預設空間坐標系確定的坐標;其中,預設坐標系可使得第一空間坐標、第二空間坐標和第三空間坐標所代表的點位于同一象限,且預設坐標系的z軸垂直于水平面;
27、在確定佩戴者的安全帶是高掛低用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28、計算第一空間坐標距離預設坐標系的z軸的第一距離;
29、計算第二空間坐標距離預設坐標系的z軸的第二距離;
30、計算第三空間坐標距離預設坐標系的z軸的第三距離;
31、在第三預設時間段內(nèi),基于第一距離、第二距離和第三距離的變化情況,確定佩戴者是否正確橫向移動。
32、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在第三預設時間段內(nèi),基于第一距離、第二距離和第三距離的變化情況,確定佩戴者是否正確橫向移動,包括:
33、在第三預設時間段內(nèi),監(jiān)測第一距離、第二距離和第三距離的變化情況;
34、在該第三預設時間段內(nèi),若第一距離、第二距離和第三距離均增大/減小,則確定佩戴者在進行橫向移動;
35、比較該第三預設時間段內(nèi)的第一距離和第二距離的大??;
36、若在該第三預設時間段內(nèi)第一距離和第二距離交替為較大距離,則確定佩戴者正確橫向移動;
37、否則確定佩戴者未正確橫向移動。
3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若佩戴者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則向報警裝置發(fā)送第一報警信號,包括:
39、若佩戴者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則向報警裝置發(fā)送第一報警信號,第一報警信號用于控制報警裝置進行聲光報警;
40、在若佩戴者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則向報警裝置發(fā)送第一報警信號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41、向監(jiān)護者發(fā)送提示信號;其中,提示信號用于提示監(jiān)護者查看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
42、接收第一監(jiān)護信號,并基于第一監(jiān)護信號向報警裝置發(fā)送第二報警信號;其中,第一監(jiān)護信號為監(jiān)護者基于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佩戴者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后發(fā)出的信號;第二報警信號用于控制報警裝置進行語音報警。
4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在向監(jiān)護者發(fā)送提示信號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44、接收第二監(jiān)護信號,并基于第二監(jiān)護信號向報警裝置發(fā)送消除報警信號;其中,第二監(jiān)護信號為監(jiān)護者基于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佩戴者正確使用安全帶后發(fā)出的信號;消除報警信號用于控制報警裝置關閉聲光報警。
45、第二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安全帶,包括:安全帶主體以及與安全帶主體連接的第一懸掛掛鉤和第二懸掛掛鉤;
46、第一懸掛掛鉤上設有第一定位裝置和第一圖像獲取裝置,第二懸掛掛鉤上設有第二定位裝置和第二圖像獲取裝置,安全帶主體的腰部位置設有第三定位裝置、報警裝置和處理器;
47、第一定位裝置,用于確定第一懸掛掛鉤的第一空間坐標;
48、第二定位裝置,用于確定第二懸掛掛鉤的第二空間坐標;
49、第三定位裝置,用于確定安全帶主體的腰部位置的第三空間坐標;
50、第一圖像獲取裝置,用于獲取包含第一懸掛掛鉤內(nèi)的被懸掛物的第一圖像;
51、第二圖像獲取裝置,用于獲取包含第二懸掛掛鉤內(nèi)的被懸掛物的第二圖像;
52、處理器,用于獲取第一空間坐標、第二空間坐標、第三空間坐標、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并基于第一空間坐標、第二空間坐標、第三空間坐標、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佩戴者是否正確使用安全帶;若佩戴者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則向報警裝置發(fā)送第一報警信號;
53、報警裝置,用于接收第一報警信號,并基于第一報警信號進行報警。
54、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安全帶智能監(jiān)控方法及安全帶,通過第一定位裝置獲取第一懸掛掛鉤的第一空間坐標,通過第二定位裝置獲取第二懸掛掛鉤的第二空間坐標,通過第三定位裝置獲取安全帶主體的腰部位置的第三空間坐標,通過第一圖像獲取裝置獲取包含第一懸掛掛鉤內(nèi)的被懸掛物的第一圖像,通過第二圖像獲取裝置獲取包含第二懸掛掛鉤內(nèi)的被懸掛物的第二圖像。然后,基于第一空間坐標、第二空間坐標、第三空間坐標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佩戴者是否正確使用安全帶。若佩戴者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則向報警裝置發(fā)送用于控制報警裝置報警的第一報警信號。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安全帶智能監(jiān)控方法可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率,進而可較好地保障高空作業(yè)人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