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環(huán)境光補償?shù)娘@示裝置。
背景技術:
平面及曲面顯示裝置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式的電子裝置之中,例如移動電話、個人穿戴裝置、電視、交通工具用主機、個人電腦、數(shù)字相機、掌上型電玩等。然而為了提高使用者的視覺感受,業(yè)者仍在不斷地就顯示裝置的光學表現(xiàn)進行改良。
然而往往為使用者所忽略的是,在使用顯示裝置時,需同時注意其亮度與外在環(huán)境光的搭配,以減少長期使用下對眼睛造成的損傷。以個人電腦熒幕為例,若是熒幕亮度高,而周圍環(huán)境過暗,將會因使用者的瞳孔放大而感覺熒幕亮度太高,進而使得眼睛不適。為了解決此一問題,部分使用者會以臺燈或其他燈具進行補光,然而在補光不均勻的狀況下,仍然會使得使用者的眼睛覺得不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在不外加光源的狀況下提供適當?shù)沫h(huán)境光補償。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可提高使用者觀看顯示裝置時的舒適度,以減輕眼睛因環(huán)境亮度過暗或不均勻而產(chǎn)生的疲勞。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背光模塊及后光變向?qū)印o@示面板具有相對的顯示面及底面;其中底面供自背光模塊接收背光進入顯示面板,以于顯示面形成影像。背光模塊設置于顯示面板的底面?zhèn)?,并具有導光板及光源。導光板具有與底面相對的第一面及與第一面平行的第二面。導光板另具有入光面,位于導光板的側(cè)邊,而分別連接第一面及第二面的端部。光源沿著入光面設置,其產(chǎn)生的光線自入光面進入導光板。
后光變向?qū)釉O置于第二面上靠近邊緣的位置。后光變向?qū)影械谝粎^(qū)及第二區(qū);第一區(qū)上具有一或多條第一棱鏡,第二區(qū)上具有一或多條第二棱鏡。部分進入導光板的光線會被傳導自第二面出射,并進入后光變向?qū)?。這些光線部分會經(jīng)由第一棱鏡折射,而部分則經(jīng)由第二棱鏡折射,經(jīng)過第一棱鏡及第二棱鏡折射后的光線會形成相異的出射角度。
此外,在上述的第一棱鏡相對于第二面具有第一內(nèi)底角及第一外底角,第二棱鏡相對于第二面具有第二內(nèi)底角及第二外底角;且第一內(nèi)底角的角度不等于第二內(nèi)底角的角度,而第一外底角的角度不等于第二外底角的角度。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fā)明顯示裝置的實施例元件分解圖;
圖1b為圖1a所示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
圖2為后光變向?qū)拥膶嵤├室晥D;
圖3為圖2第一棱鏡及第二棱鏡的實施例剖視圖;
圖4為后光變向?qū)拥牧硪粚嵤├室晥D;
圖5為圖4第一棱鏡、第二棱鏡及第三棱鏡的實施例剖視圖;
圖6為顯示裝置的實施例剖視圖;
圖7為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剖視圖;
圖8為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元件分解圖;
圖9為圖8所示顯示裝置的剖視圖;
圖10為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剖視圖。
符號說明
10參考墻面
30支撐面
100顯示面板
110底面
130顯示面
131顯示區(qū)
132顯示區(qū)垂直投影范圍
133周邊區(qū)
134周邊區(qū)垂直投影范圍
300背光模塊
310導光板
311第一面
312第二面
313入光面
330光源
340、350反射片
370光學膜片
500后光變向?qū)?/p>
501擴散片
503增亮片
505棱鏡片
510第一區(qū)
511第一棱鏡
520第二區(qū)
521第二棱鏡
530第三區(qū)
531第三棱鏡
550第一棱線走向
610第一照射區(qū)域
620第二照射區(qū)域
630第三照射區(qū)域
700殼體
710后開口
730前開口
900前光變向?qū)?/p>
911前棱鏡
930前照射區(qū)
950第二棱線走向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例如:電腦顯示器、電視、監(jiān)視器、車用主機等。然而在不同的實施例中,顯示裝置也可運用于其他電子裝置上而作為顯示之用。
如圖1a所示,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100、背光模塊300、后光變向?qū)?00及殼體700。顯示面板100較佳為液晶顯示面板,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也可為其他可搭配背光模塊300的不同類型顯示面板。顯示面板100具有顯示面130及底面110;底面110與顯示面130為相反的兩面;其中底面110供自背光模塊300接收背光進入顯示面板100,以于顯示面130形成影像。顯示面板100、背光模塊300及后光變向?qū)?00經(jīng)組裝后設置于殼體700內(nèi),而顯示面130自殼體700的開口向外顯示影像。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殼體700也可僅包覆或支撐背光模塊300以形成無邊框的顯示裝置;此外,殼體700也可能為底板、其他結構組件或其他結構連接方式所替代。
背光模塊300設置于顯示面板100的底面110側(cè),并具有導光板310及光源330。導光板310具有第一面311及第二面312;第一面311與底面110相對,而第二面312則與第一面311平行,亦即導光板310相反于第一面311的一面。此外,導光板310另具有入光面313;入光面313位于導光板310的側(cè)邊,而分別連接第一面311及第二面312的端部。光源330沿著入光面313設置;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光源330例如為發(fā)光二極管燈條,平行于入光面313設置。光源330產(chǎn)生的光線自入光面313進入導光板310,并經(jīng)過導光板310內(nèi)部傳遞后至少部分自第一面311出射并進入底面110。在此優(yōu)選實施例中,背光模塊300可包含有光學膜片370設置于第一面311及底面110間,以對光線進行調(diào)變。光學膜片370包含但不限于擴散片、增亮片、半穿反射片等等。此外,背光模塊300較佳也可于第二面312的一側(cè)設有反射片340,以增加光線回收再利用的效率。
如圖1a所示,后光變向?qū)?00直接或間接地設置于第二面312上靠近邊緣的位置。較佳而言,后光變向?qū)?00形成為長條狀,并沿著第二面312上垂直于入光面313的一側(cè)邊緣設置。此外,如圖1a所示,后光變向?qū)?00較佳是成對分別設置于第二面312相對的兩側(cè)邊上,但不限于此,也可僅設置于單獨一側(cè),或分設于第二面312的上側(cè)與下側(cè),或設于上側(cè)及兩側(cè)邊等。后光變向?qū)?00較佳設置于第二面312上未設有反射片340的位置,亦即不與反射片340重疊。在本實施例中,后光變向?qū)?00設置于反射片340相對的兩側(cè)邊外。
具體而言,后光變向?qū)?00較佳可由數(shù)層光學元件疊合而成,例如擴散片501及增亮片503,并貼合于第二面312上;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后光變向?qū)?00也可由單獨一層的光學膜片所形成。如圖1a所示,殼體700上具有后開口710與后光變向?qū)?00對應。以此實施例而言,后開口710具有與后光向?qū)?00形狀類似且延伸方向平行的長條形狀,但不限于此,且位置的設計可容許自后光變向?qū)?00出射的光線向外射出殼體700。此外,在此優(yōu)選實施例中,背光模塊300較佳包含有另一反射片350設置于第一面311上,而與后光變向?qū)?00相對應。在導光板310內(nèi)的部分光線可經(jīng)由反射片350的反射,而自第二面312出射至后光變向?qū)?00。較佳而言,反射片350在第一面311上的涵蓋范圍會落于顯示面130上的顯示區(qū)131于第一面311上的垂直投影范圍132外,以減少因反射片350的設置而影響到顯示區(qū)131內(nèi)的影像顯示效果。換言之,反射片350的設置位置會落在顯示面130上圍繞顯示區(qū)131的周邊區(qū)133于第一面311上的垂直投影范圍134之內(nèi)。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反射片350也可由形成于第一面311上相應位置的微結構來代替(或兩者共用),以在第一面311上設置微結構處產(chǎn)生破壞光全反射的效果,而提高在對面后光變向?qū)?00處的出光效率。
如圖1a、圖1b及圖2所示,后光變向?qū)?00包含有棱鏡片505,其具有第一區(qū)510及第二區(qū)520。第一區(qū)510上包含有一或多條較佳為平行設置的第一棱鏡511,第一棱鏡511較佳是沿著后光變向?qū)?00的延長方向或是第二面312的側(cè)邊延伸。第二區(qū)520上包含有一或多條較佳為平行設置第二棱鏡521,第二棱鏡521較佳具有與第一棱鏡511相同的延伸方向。在此優(yōu)選實施例中,后光變向?qū)?00具有第一棱線走向550,而第一棱線走向550較佳是沿著第一面311的側(cè)邊延伸。第一棱線走向550較佳可為各個第一棱鏡511及第二棱鏡521上棱線平均延伸方向的平均,或為單一第一棱鏡511或第二棱鏡521上棱線的平均延伸方向。由于第一棱鏡511及第二棱鏡521上的棱線不一定為直線,且可能具有多段棱線,因此較佳可以于棱線上取數(shù)個點,而以各點的棱線行進方向平均取得第一棱鏡511或第二棱鏡521上棱線的平均延伸方向。
如圖2所示,部分進入導光板310的光線會被傳導自第二面312出射,并進入后光變向?qū)?00。這些光線部分會經(jīng)由第一棱鏡511折射,而部分則經(jīng)由第二棱鏡521折射,唯經(jīng)過第一棱鏡511及第二棱鏡521折射后的光線會產(chǎn)生相異的出射角度。具體而言,當離開第二面312的光線經(jīng)由第一區(qū)510及第二區(qū)520內(nèi)的棱鏡改變行進方向后,將會分別形成第一照射區(qū)域610及第二照射區(qū)域62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區(qū)520較第一區(qū)510接近第二面312的邊緣,亦即第一區(qū)510在比較接近第二面312中心的位置;然而如圖2所示,經(jīng)由第一區(qū)510及第二區(qū)520折射而出的光線會交錯而分別形成第一照射區(qū)域610及第二照射區(qū)域620。換言之,第一照射區(qū)域610會較第二照射區(qū)域620偏離第二面312的中心。
如圖2所示,若以距后光變向?qū)?00約15厘米至30厘米的后方參考墻面10而言,第一照射區(qū)域610及第二照射區(qū)域620落于其上的范圍會以第一照射區(qū)域610的中心離第二面312的中心較遠。此外,第一照射區(qū)域610及第二照射區(qū)域620落于其上的范圍較佳在交界的邊緣處會有重疊的寬帶,以維持照射范圍的連貫性,降低亮暗不均的狀況。在此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區(qū)510占后光變向?qū)?00總面積的比例界于48%至68%之間,使得投射到第一照射區(qū)域610及投射到第二照射區(qū)域620的光線中最高亮度一致。由于第一區(qū)510距離第二面312的中心較近,因此所接受的光強度也較高,由其來提供光線給距離最遠的第一照射區(qū)域610將有助于整體環(huán)境光補償?shù)木鶆蛐?。通過此一設計,由后光變向?qū)?00射出的光線可以提供顯示裝置背側(cè)環(huán)境光的補償,進而達到保護視力的效果。此外,由于所使用的光線是來自于原本背光模塊300中的光源330,而沒有另外加設其他的光源,因此在電力配置及機構設計上均較為簡易。
特別要說明的是,棱鏡片505上各棱鏡的分布并不以此實施例為限,也可采用剖面幾合均相同的棱鏡,或采用不同的棱鏡配置方式,例如將第一區(qū)510及第二區(qū)520的位置顛倒或采交錯設置。
如圖3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同一棱鏡的兩個底角中,表示的是較接近于第二面312中心的稱之為內(nèi)底角,而較接近第二面312側(cè)邊的則稱之為外底角。第一棱鏡511相對于第二面312具有第一內(nèi)底角θ1及第一外底角φ1。第二棱鏡521較第一棱鏡511靠近第二面312的邊緣,并相對于第二面312具有第二內(nèi)底角θ2及第二外底角φ2。第一內(nèi)底角θ1及第一外底角φ1較佳分別第二內(nèi)底角θ2及第二外底角φ2相異,以達到使光線折射角度不同的功效。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一內(nèi)底角θ1小于第一外底角φ1,而第二內(nèi)底角θ2則大于第二外底角φ2。更佳而言,第一內(nèi)底角界θ1介于48度至56度之間,第一外底角φ1界于58度至62度之間;第二內(nèi)底角θ2介于80度至90度之間,第二外底角φ2介于55度至65度之間,以使第一照射區(qū)域610及第二照射區(qū)域620的分布范圍符合需求,例如可補償至顯示裝置背側(cè)向外張角為40度至45度左右的背景區(qū)域。
圖4所示為后光變向?qū)?00的另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除了第一區(qū)510及第二區(qū)520外,后光變向?qū)?00還包含了與第一區(qū)510及第二區(qū)520平行設置的第三區(qū)530。第三區(qū)530較第二區(qū)520更接近第二面312的邊緣,并與第一區(qū)510共同將第二區(qū)520夾于中間。第三區(qū)530內(nèi)具有一或多條較佳為平行設置的第三棱鏡531,經(jīng)過第三棱鏡531折射的光線會與經(jīng)第一棱鏡511及第二棱鏡521折射后的光線產(chǎn)生相異的出射角度。具體而言,當離開第二面312的光線經(jīng)由第三區(qū)530的第三棱鏡531改變行進方向后,將會形成第三照射區(qū)域630。如圖4所示,經(jīng)由第三區(qū)530及第二區(qū)520折射而出的光線會交錯而分別形成第三照射區(qū)域630及第二照射區(qū)域620。換言之,第三照射區(qū)域630會較第二照射區(qū)域620接近第二面312的中心。此外,第三照射區(qū)域630及第二照射區(qū)域620落于其上的范圍較佳在交界的邊緣處會有重疊的寬帶,以維持照射范圍的連貫性,降低亮暗不均的狀況。在此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二區(qū)520占后光變向?qū)?00總面積的比例界于13%至22%之間;第三區(qū)530占后光變向?qū)?00總面積的比例界于19%至30%之間。通過此一設計,可使由后光變向?qū)?00射出的光線可以提供顯示裝置背側(cè)較均勻及廣泛的環(huán)境光補償,進而提高對視力保護的效果。
如圖5所示,第三棱鏡531相對于第二面312具有第三內(nèi)底角θ3及第三外底角φ3。較佳而言,第三內(nèi)底角界θ3介于80度至90度之間,第三外底角φ3介于45度至55度之間,以使第三照射區(qū)域630及第二照射區(qū)域620的分布范圍符合需求。
如圖6所示,后光變向?qū)?00較佳地設置凹于殼體700之內(nèi),而至少部分出線的光線可自后開口710射出。在此優(yōu)選實施例中,經(jīng)由第一區(qū)510及第二區(qū)520折射而出的光線會交錯,因此第二區(qū)520所折射出較接近垂直的光線將較易避開開口710的右側(cè)邊緣而不被阻擋,增加光線的利用率。然而棱鏡片505上的棱鏡分布并不以此實施例為限,特此說明。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7所示,后光變向?qū)?00也可部分或全部嵌入于后開口710內(nèi),使得自后光變向?qū)?00射出的光線更不易為殼體700所阻擋。上述的「嵌入」包含但不限于以后光變向?qū)?00的邊緣與后開口710的邊緣相抵觸或緊配合,也包含后光變向?qū)?00的邊緣與后開口710的邊緣間留有間隙的情形。
圖8及圖9所示為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除了前述的顯示面板100、背光模塊300、后光變向?qū)?00及殼體700外,顯示裝置并包含有前光變向?qū)?00直接或間接設置于第一面311上靠近邊緣的位置。較佳而言,前光變向?qū)?00是設置于第一面311上最接近于支撐面30(例如桌面)的底邊附近,以提供照射在支撐面30上的光線來作為補償?shù)沫h(huán)境光。前光變向?qū)?00較佳可設置于光學膜片370上,即間接地設置于第一面311上,因此可接受較為準直且均勻的入線光線;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前光變向?qū)?00也可直接設置于第一面311上。如圖9所示,自入光面313進入導光板310的光線至少部分自第一面311出射而進入前光變向?qū)?00,并經(jīng)由前光變向?qū)?00折射以偏離顯示面板100的中心。
如圖8及圖9所示,前光變向?qū)?00包含一或多條較佳為平行設置的前棱鏡911。在此優(yōu)選實施例中,前光變向?qū)?00具有第二棱線走向950,而第二棱線走向950較佳地沿著第一面311的底邊延伸。第二棱線走向950較佳可為各個前棱鏡911上棱線平均延伸方向的平均,或為單一前棱鏡911上棱線的平均延伸方向。由于前棱鏡911上的棱線不一定為直線,且可能具有多段棱線,因此較佳可以于棱線上取數(shù)個點,而以各點的棱線行進方向平均取得前棱鏡911上棱線的平均延伸方向。如圖8所示,第二棱線走向950較佳與第一棱線走向550相交錯;在更佳實施例中,第二棱線走向950則與第一棱線走向550大致垂直。部分進入導光板310的光線會被傳導自第一面311出射并進入前光變向?qū)?00。這些光線會經(jīng)由前棱鏡911折射而朝遠離顯示面板100中心法線的方向偏離。具體而言,如圖9所示,當離開第一面311的光線經(jīng)由前棱鏡911改變行進方向后,將會形成前照射區(qū)域930,并提供支撐面30補償?shù)沫h(huán)境光。此外,前光變向?qū)?00的設計也可如前述實施例中的后光變向?qū)?00般采取分區(qū)設計,而于不同區(qū)中分別設置具有不同底角的棱鏡,以達到進一步優(yōu)化環(huán)境光補償?shù)男Ч?,但不以此限。相對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的后光變向?qū)?00也不限于采取前述的分區(qū)設計,而可采用具有相同底角的多個棱鏡而達成提供顯示裝置背側(cè)補償光的效果。
另如圖9所示,前光變向?qū)?00較佳地設置凹于殼體700之內(nèi),而至少部分出線的光線可自前開口730射出。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0所示,前光變向?qū)?00也可部分或全部嵌入于前開口730內(nèi),使得自前光變向?qū)?00射出的光線更不易為殼體700所阻擋。上述的「嵌入」包含但不限于以前光變向?qū)?00的邊緣與前開口730的邊緣相抵觸或緊配合,也包含前光變向?qū)?00的邊緣與前開口730的邊緣間留有間隙的情形。
通過此一設計,由前光變向?qū)?00射出的光線可以提供顯示裝置支撐面上環(huán)境光的補償,進而達到保護視力的效果。此外,由于所使用的光線是來自于原本背光模塊300中的光源330,而沒有另外加設其他的光源,因此在電力配置及機構設計上均較為簡易。由于前光變向?qū)?00射出的光線可以提供顯示裝置前方支撐面上的環(huán)境光補償,而后光變向?qū)?00可提供顯示裝置背側(cè)的環(huán)境光補償,因此使用者得到的環(huán)境光補償將更為全面性而完整。
本發(fā)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發(fā)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實施例并未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相反地,包含于權利要求的精神及范圍的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