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個薄膜濾波片相互平行設置在一條直線上,均相對水平面45°設置。
[0042]第二 1G同軸TO-CAN 2、第三1G同軸TO-CAN 3和第四1G同軸TO-CAN 4分別置于各個薄膜濾波片的正上方;第一 1G同軸TO-CAN 1、分立耦合透鏡10、光纖適配器11與各個薄膜濾波片設置在一條直線上,第一 1G同軸TO-CAN I設置于薄膜濾波片透射面朝向的水平一側,分立耦合透鏡10和光纖適配器11由近到遠設置在薄膜濾波片反射面朝向的水平一側。
[0043]各個1G同軸TO-CAN分別發(fā)射或者接收不同光波長的光信號;各個薄膜濾波片分別對不同光波長的光信號的透射或者全反射;分立耦合透鏡10實現(xiàn)1G同軸TO-CAN與光纖適配器11之間的光耦合。
[0044]如圖4所示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40G光收發(fā)組件與外部光發(fā)射或光接收芯片之間的光路圖,由圖4可知,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光收發(fā)組件作為光發(fā)射器件時,各個1G同軸TO-CAN分別發(fā)射不同光波長的光信號;第一薄膜濾波片5對第一 1G同軸TO-CAN I發(fā)射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第二 1G同軸TO-CAN 2發(fā)射的光進行全反射;第二薄膜濾波片6對第一 1G同軸TO-CAN I和第二 1G同軸TO-CAN 2發(fā)射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第三1G同軸TO-CAN 3發(fā)射的光進行全反射;第三薄膜濾波片7對第一 1G同軸TO-CAN 1、第二 1G同軸TO-CAN 2和第三1G同軸TO-CAN 3發(fā)射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第四1G同軸TO-CAN 4發(fā)射的光進行全反射;分立耦合透鏡10將各個1G同軸TO-CAN的發(fā)射光聚焦于光纖適配器11的耦合端面上。
[0045]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光收發(fā)組件作為光接收器件時,分立耦合透鏡10將光纖適配器11的入射光發(fā)散為平行光;第三薄膜濾波片7對第一 1G同軸TO-CAN 1、第二 1G同軸TO-CAN 2和第三1G同軸TO-CAN 3接收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第四1G同軸TO-CAN 4接收的光進行全反射;第二薄膜濾波片6對第一 1G同軸TO-CAN I和第二 1G同軸TO-CAN2接收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第三1G同軸TO-CAN 3接收的光進行全反射;第一薄膜濾波片5對第一 1G同軸TO-CAN I接收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第二 1G同軸TO-CAN 2接收的光進行全反射;各個1G同軸TO-CAN分別接收不同光波長的光信號。
[0046]芯片封裝基于成熟的同軸工藝,不同波長的光的復用解復用采用標準薄膜濾波片,無需密封殼體、微透鏡、微復用解復用器等原材料,材料成本低,因此可以通過標準工藝實現(xiàn),無微型元件,元件易安裝實現(xiàn),工藝簡單,無需額外設備投入,避免了現(xiàn)有封裝技術凸顯的材料成本高、工藝控制難和設備投入大等各方面問題。
[0047]進一步的,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光收發(fā)組件還包括設置在第三薄膜濾波片7和分立耦合透鏡10之間的光隔離器9,只允許單向光通過。
[0048]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光收發(fā)組件還包括金屬腔體8,薄膜濾波片、光隔離器9和分立耦合透鏡10均設置于金屬腔體8內。薄膜濾波片、光隔離器9和分立耦合透鏡10確定位置后采用膠粘工藝固定在金屬腔體8內;各個1G同軸TO-CAN相對金屬腔體8的位置確定后可采用膠粘或激光焊接等工藝進行固定。實現(xiàn)1G同軸T0-CAN、薄膜濾波片、分立耦合透鏡10和光纖適配器11之間的精確定位。
[0049]各個1G同軸TO-CAN與電連接接口采用FPC等方式連接。
[005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40G光收發(f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發(fā)組件包括:10G同軸TO-CAN、薄膜濾波片、分立耦合透鏡(10)和光纖適配器(11); 所述1G同軸TO-CAN包括第一 1G同軸TO-CAN(I)、第二 1G同軸TO-CAN(2)、第三1G同軸TO-CAN(3)和第四1G同軸TO-CAN(4);所述薄膜濾波片包括:第一薄膜濾波片(5)、第二薄膜濾波片(6)和第三薄膜濾波片(7); 各個所述薄膜濾波片相互平行設置在一條直線上,均相對水平面45°設置; 所述第二 1G同軸TO-CAN(2)、所述第三1G同軸TO-CAN(3)和所述第四1G同軸TO-CAN (4)分別置于各個所述薄膜濾波片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 1G同軸TO-CAN(I)、所述分立耦合透鏡(10)、所述光纖適配器(11)與各個所述薄膜濾波片設置在一條直線上,所述第一 1G同軸TO-CAN(I)設置于所述薄膜濾波片透射面朝向的水平一側,所述分立耦合透鏡(10)和所述光纖適配器(11)由近到遠設置在所述薄膜濾波片反射面朝向的水平一側; 各個所述1G同軸TO-CAN分別發(fā)射或者接收不同光波長的光信號;各個所述薄膜濾波片分別對不同光波長的光信號的透射或者全反射;所述分立耦合透鏡(10)實現(xiàn)所述1G同軸TO-CAN與所述光纖適配器(11)之間的光I禹合。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發(fā)組件作為光發(fā)射器件時; 各個所述1G同軸TO-CAN分別發(fā)射不同光波長的光信號; 所述第一薄膜濾波片(5)對所述第一 1G同軸TO-CAN(I)發(fā)射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所述第二 1G同軸T0-CAN(2)發(fā)射的光進行全反射; 所述第二薄膜濾波片(6)對所述第一 1G同軸TO-CAN(I)和所述第二 1G同軸TO-CAN(2)發(fā)射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所述第三1G同軸TO-CAN(3)發(fā)射的光進行全反射; 所述第三薄膜濾波片⑵對所述第一 1G同軸TO-CAN(I)、所述第二 1G同軸TO-CAN(2)和所述第三1G同軸TO-CAN(3)發(fā)射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所述第四1G同軸TO-CAN (4)發(fā)射的光進行全反射; 所述分立耦合透鏡(10)將各個所述1G同軸TO-CAN的發(fā)射光聚焦于光纖適配器(11)的耦合端面上。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發(fā)組件作為光接收器件時; 所述分立耦合透鏡(10)將所述光纖適配器(11)的入射光發(fā)散為平行光; 所述第三薄膜濾波片⑵對所述第一 1G同軸TO-CAN(I)、所述第二 1G同軸TO-CAN(2)和所述第三1G同軸TO-CAN(3)接收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所述第四1G同軸TO-CAN (4)接收的光進行全反射; 所述第二薄膜濾波片(6)對所述第一 1G同軸TO-CAN(I)和所述第二 1G同軸TO-CAN(2)接收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所述第三1G同軸TO-CAN(3)接收的光進行全反射; 所述第一薄膜濾波片(5)對所述第一 1G同軸TO-CAN(I)接收的光進行透射,對其上方的所述第二 1G同軸T0-CAN(2)接收的光進行全反射; 各個所述1G同軸TO-CAN分別接收不同光波長的光信號。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發(fā)組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三薄膜濾波片(7)和所述分立耦合透鏡(10)之間的光隔離器(9)。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收發(fā)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發(fā)組件還包括金屬腔體(8),所述薄膜濾波片、所述光隔離器(9)和所述分立耦合透鏡(10)均設置于所述金屬腔體(8)內; 所述薄膜濾波片、所述光隔離器(9)和所述分立耦合透鏡(10)確定位置后采用膠粘工藝固定在所述金屬腔體(8)內; 各個所述1G同軸TO-CAN相對所述金屬腔體(8)的位置確定后采用膠粘或激光焊接工藝進行固定。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發(fā)組件,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1G同軸TO-CAN與電連接接口采用FPC方式連接。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適用于光通信的光組件領域,提供了一種40G光收發(fā)組件,包括:10G同軸TO-CAN、薄膜濾波片、分立耦合透鏡和光纖適配器;各個薄膜濾波片相互平行設置在一條直線上,均相對水平面45°設置;第二10G同軸TO-CAN、第三10G同軸TO-CAN和第四10G同軸TO-CAN分別置于各個薄膜濾波片的正上方;第一10G同軸TO-CAN設置于薄膜濾波片透射面朝向的水平一側,分立耦合透鏡和光纖適配器由近到遠設置在薄膜濾波片反射面朝向的水平一側。芯片封裝基于成熟的同軸工藝,不同波長的光的復用解復用采用標準薄膜濾波片,無需密封殼體、微透鏡、微復用解復用器等原材料,材料成本低,因此可以通過標準工藝實現(xiàn),無微型元件,元件易安裝實現(xiàn),工藝簡單,無需額外設備投入。
【IPC分類】G02B6/42
【公開號】CN104914519
【申請?zhí)枴緾N201510268645
【發(fā)明人】李林科, 關鶴林, 吳天書, 楊現(xiàn)文, 張健, 胡方衍
【申請人】武漢聯(lián)特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