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其特征在于,具有:
壓縮機(jī)(11),所述壓縮機(jī)(11)壓縮并排出制冷劑;
散熱器(12),所述散熱器(12)使從所述壓縮機(jī)(11)排出的制冷劑散熱;
噴射器組件(13),所述噴射器組件(13)具有主體部(30),所述主體部(30)具有噴嘴部(13a)、制冷劑吸引口(31b)、升壓部(13c)、氣液分離部(30f)以及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所述噴嘴部(13a)使從所述散熱器(12)流出的制冷劑減壓,所述制冷劑吸引口(31b)通過從所述噴嘴部(13a)噴射的高速度的噴射制冷劑的吸引作用來吸引制冷劑,所述升壓部(13c)使所述噴射制冷劑與從所述制冷劑吸引口(31b)吸引的吸引制冷劑混合并升壓,所述氣液分離部(30f)對(duì)從所述升壓部(13c)流出的制冷劑進(jìn)行氣液分離,所述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使由所述氣液分離部(30f)分離出的氣相制冷劑流出;
蒸發(fā)器(14),所述蒸發(fā)器(14)使由所述氣液分離部(30f)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蒸發(fā);
吸入配管(15c),所述吸入配管(15c)將所述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與所述壓縮機(jī)(11)的吸入口連接起來;以及
出口配管(15e),所述出口配管(15e)將所述蒸發(fā)器(14)的制冷劑流出口與所述制冷劑吸引口(31b)連接起來,
所述吸入配管(15c)和所述出口配管(15e)構(gòu)成為,在所述吸入配管(15c)流通的制冷劑所產(chǎn)生的壓力損失比在所述出口配管(15e)流通的制冷劑所產(chǎn)生的壓力損失小。
2.一種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其特征在于,具有:
壓縮機(jī)(11),所述壓縮機(jī)(11)壓縮并排出制冷劑;
散熱器(12),所述散熱器(12)使從所述壓縮機(jī)(11)排出的制冷劑散熱;
噴射器組件(13),所述噴射器組件(13)具有主體部(30),所述主體部(30)包括噴嘴部(13a)、制冷劑吸引口(31b)、升壓部(13c)、氣液分離部(30f)以及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所述噴嘴部(13a)使從所述散熱器(12)流出的制冷劑減壓,所述制冷劑吸引口(31b)通過從所述噴嘴部(13a)噴射的高速度的噴射制冷劑的吸引作用來吸引制冷劑,所述升壓部(13c)使所述噴射制冷劑與從所述制冷劑吸引口(31b)吸引的吸引制冷劑混合并升壓,所述氣液分離部(30f)對(duì)從所述升壓部(13c)流出的制冷劑進(jìn)行氣液分離,所述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使由所述氣液分離部(30f)分離出的氣相制冷劑流出;
蒸發(fā)器(14),所述蒸發(fā)器(14)使由所述氣液分離部(30f)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蒸發(fā);
吸入配管(15c),所述吸入配管(15c)將所述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與所述壓縮機(jī)(11)的吸入口連接起來;以及
出口配管(15e),所述出口配管(15e)將所述蒸發(fā)器(14)的制冷劑流出口與所述制冷劑吸引口(31b)連接起來,
所述吸入配管(15c)的長(zhǎng)度比所述出口配管(15e)的長(zhǎng)度短。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體部(30)還具有使由所述氣液分離部(30f)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流出的液相制冷劑流出口(31c),
所述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還具有將所述液相制冷劑流出口(31c)與所述蒸發(fā)器(14)的制冷劑流入口連接起來的入口配管(15d),
所述出口配管(15e)包括雙層管(150)的外側(cè)管,
所述入口配管(15d)包括所述雙層管(150)的內(nèi)側(cè)管。
4.如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xiàng)所述的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其特征在于,
所述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應(yīng)用于車輛用空調(diào)裝置,
所述吸入配管(15c)的長(zhǎng)度為10m以下。
5.一種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其特征在于,具有:
壓縮機(jī)(11),所述壓縮機(jī)(11)壓縮并排出制冷劑;
散熱器(12),所述散熱器(12)使從所述壓縮機(jī)(11)排出的制冷劑散熱;
分支部(16a),所述分支部(16a)使從所述散熱器(12)流出的制冷劑流分支;
第一噴射器組件(13),所述第一噴射器組件(13)具有第一主體部,所述第一主體部具有第一噴嘴部、第一制冷劑吸引口(31b)、第一升壓部、第一氣液分離部、第一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以及第一液相制冷劑流出口(31c),所述第一噴嘴部使由所述分支部(16a)分支出的一方的制冷劑減壓,所述第一制冷劑吸引口(31b)通過從所述第一噴嘴部噴射的高速度的第一噴射制冷劑的吸引作用來吸引制冷劑,所述第一升壓部使所述第一噴射制冷劑與從所述第一制冷劑吸引口(31b)吸引的第一吸引制冷劑混合并升壓,所述第一氣液分離部對(duì)從所述第一升壓部流出的制冷劑進(jìn)行氣液分離,所述第一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使由所述第一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氣相制冷劑流出,所述第一液相制冷劑流出口(31c)使由所述第一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流出;
第一蒸發(fā)器(14),所述第一蒸發(fā)器(14)使由所述第一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蒸發(fā);
第二噴射器組件(17),所述第二噴射器組件(17)具有第二主體部,所述第二主體部具有第二噴嘴部、第二制冷劑吸引口(71b)、第二升壓部、第二氣液分離部、第二氣相制冷劑流出口(71d)以及第二液相制冷劑流出口(71c),所述第二噴嘴部使由所述分支部(16a)分支出的另一方的制冷劑減壓,所述第二制冷劑吸引口(71b)通過從所述第二噴嘴部噴射的高速度的第二噴射制冷劑的吸引作用來吸引制冷劑,所述第二升壓部使所述第二噴射制冷劑與從所述第二制冷劑吸引口(71b)吸引的第二吸引制冷劑混合并升壓,所述第二氣液分離部對(duì)從所述第二升壓部流出的制冷劑進(jìn)行氣液分離,所述第二氣相制冷劑流出口(71d)使由所述第二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氣相制冷劑流出,所述第二液相制冷劑流出口(71c)使由所述第二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流出;
第二蒸發(fā)器(18),所述第二蒸發(fā)器(18)使由所述第二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蒸發(fā);
第一吸入配管(15j、15c),所述第一吸入配管(15j、15c)將所述第一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與所述壓縮機(jī)(11)的吸入口連接起來;
第一出口配管(15e),所述第一出口配管(15e)將所述第一蒸發(fā)器(14)的制冷劑流出口與所述第一制冷劑吸引口(31b)連接起來;
第二吸入配管(15k、15c),所述第二吸入配管(15k、15c)將所述第二氣相制冷劑流出口(71d)與所述壓縮機(jī)(11)的吸入口連接起來;
第二出口配管(15i),所述第二出口配管(15i)將所述第二蒸發(fā)器(18)的制冷劑流出口與所述第二制冷劑吸引口(71b)連接起來;
第一入口配管(15d),所述第一入口配管(15d)將所述第一液相制冷劑流出口(31c)與所述第一蒸發(fā)器(14)的制冷劑流入口連接起來;以及
第二入口配管(15h),所述第二入口配管(15h)將所述第二液相制冷劑流出口(71c)與所述第二蒸發(fā)器(18)的制冷劑流入口連接起來,
所述第一吸入配管(15j、15c)和所述第一出口配管(15e)構(gòu)成為,在所述第一吸入配管(15j、15c)流通的制冷劑所產(chǎn)生的壓力損失比在所述第一出口配管(15e)流通的制冷劑所產(chǎn)生的壓力損失小,
所述第二吸入配管(15k、15c)和所述第二出口配管(15i)構(gòu)成為,在所述第二吸入配管(15k、15c)流通的制冷劑所產(chǎn)生的壓力損失比在所述第二出口配管(15i)流通的制冷劑所產(chǎn)生的壓力損失小,
所述第一出口配管(15e)以及所述第二出口配管(15i)中的至少一方包含雙層管(151)的外側(cè)管,
所述第一入口配管(15d)以及所述第二入口配管(15h)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所述雙層管(151)的內(nèi)側(cè)管。
6.一種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其特征在于,具有:
壓縮機(jī)(11),所述壓縮機(jī)(11)壓縮并排出制冷劑;
散熱器(12),所述散熱器(12)使從所述壓縮機(jī)(11)排出的制冷劑散熱;
分支部(16a),所述分支部(16a)使從所述散熱器(12)流出的制冷劑流分支;
第一噴射器組件(13),所述第一噴射器組件(13)具有第一主體部,所述第一主體部具有第一噴嘴部、第一制冷劑吸引口(31b)、第一升壓部、第一氣液分離部、第一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以及第一液相制冷劑流出口(31c),所述第一噴嘴部使由所述分支部(16a)分支出的一方的制冷劑減壓,所述第一制冷劑吸引口(31b)通過從所述第一噴嘴部噴射的高速度的第一噴射制冷劑的吸引作用來吸引制冷劑,所述第一升壓部使所述第一噴射制冷劑與從所述第一制冷劑吸引口(31b)吸引的第一吸引制冷劑混合并升壓,所述第一氣液分離部對(duì)從所述第一升壓部流出的制冷劑進(jìn)行氣液分離,所述第一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使由所述第一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氣相制冷劑流出,所述第一液相制冷劑流出口(31c)使由所述第一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流出;
第一蒸發(fā)器(14),所述第一蒸發(fā)器(14)使由所述第一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蒸發(fā);
第二噴射器組件(17),所述第二噴射器組件(17)具有第二主體部,所述第二主體部具有第二噴嘴部、第二制冷劑吸引口(71b)、第二升壓部、第二氣液分離部、第二氣相制冷劑流出口(71d)以及第二液相制冷劑流出口(71c),所述第二噴嘴部使由所述分支部(16a)分支出的另一方的制冷劑減壓,所述第二制冷劑吸引口(71b)通過從所述第二噴嘴部噴射的高速度的第二噴射制冷劑的吸引作用來吸引制冷劑,所述第二升壓部使所述第二噴射制冷劑與從所述第二制冷劑吸引口(71b)吸引的第二吸引制冷劑混合并升壓,所述第二氣液分離部對(duì)從所述第二升壓部流出的制冷劑進(jìn)行氣液分離,所述第二氣相制冷劑流出口(71d)使由所述第二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氣相制冷劑流出,所述第二液相制冷劑流出口(71c)使由所述第二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流出;
第二蒸發(fā)器(18),所述第二蒸發(fā)器(18)使由所述第二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蒸發(fā);
第一吸入配管(15j、15c),所述第一吸入配管(15j、15c)將所述第一氣相制冷劑流出口(31d)與所述壓縮機(jī)(11)的吸入口連接起來;
第一出口配管(15e),所述第一出口配管(15e)將所述第一蒸發(fā)器(14)的制冷劑流出口與所述第一制冷劑吸引口(31b)連接起來;
第二吸入配管(15k、15c),所述第二吸入配管(15k、15c)將所述第二氣相制冷劑流出口(71d)與所述壓縮機(jī)(11)的吸入口連接起來;
第二出口配管(15i),所述第二出口配管(15i)將所述第二蒸發(fā)器(18)的制冷劑流出口與所述第二制冷劑吸引口(71b)連接起來;
第一入口配管(15d),所述第一入口配管(15d)將所述第一液相制冷劑流出口(31c)與所述第一蒸發(fā)器(14)的制冷劑流入口連接起來;以及
第二入口配管(15h),所述第二入口配管(15h)將所述第二液相制冷劑流出口(71c)與所述第二蒸發(fā)器(18)的制冷劑流入口連接起來,
所述第一吸入配管(15j、15c)的長(zhǎng)度比所述第一出口配管(15e)的長(zhǎng)度短,
所述第二吸入配管(15k、15c)的長(zhǎng)度比所述第二出口配管(15i)的長(zhǎng)度短,
所述第一出口配管(15e)以及所述第二出口配管(15i)中的至少一方包含雙層管(151)的外側(cè)管,
所述第一入口配管(15d)以及所述第二入口配管(15h)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所述雙層管(151)的內(nèi)側(cè)管。
7.如權(quán)利要求5或6所述的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入口配管(15d)以及所述第二入口配管(15h)中的長(zhǎng)的一方包含所述雙層管(151)的內(nèi)側(cè)管。
8.如權(quán)利要求5至7中任一項(xiàng)所述的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其特征在于,
所述噴射器式制冷循環(huán)應(yīng)用于車輛用空調(diào)裝置,
所述第一蒸發(fā)器(14)對(duì)由所述第一氣液分離部分離出的液相制冷劑與向車輛前座側(cè)吹送的前座側(cè)送風(fēng)空氣進(jìn)行熱交換,
所述第一吸入配管(15j、15c)的長(zhǎng)度為10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