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潤滑系統(tǒng),尤其屬于一種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傳動系統(tǒng)潤滑噴管總成。
背景技術(shù):
cn201020666742.5公開了一種組合式潤滑冷卻噴嘴,其應(yīng)用于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傳動系統(tǒng),由前淋油器總成和后淋油器總成組成,前淋油器總成通過前淋油器支架固定到變速器前殼上,中間軸噴油嘴、倒擋惰輪軸噴油嘴安裝在前淋油器總成上,后淋油器總成通過連接板固定在變速器殼體上,二擋齒輪噴油嘴、二倒擋同步器噴油嘴、倒擋齒輪噴油嘴、四擋齒輪噴油嘴、四﹑六擋同步器噴油嘴、六擋齒輪噴油嘴、三擋齒輪噴油嘴、一﹑三擋同步器噴油嘴、一擋齒輪噴油嘴、七擋齒輪噴油嘴、五﹑七擋同步器噴油嘴、減速齒輪噴油嘴均安裝在后淋油器總成上,前淋油器總成和后淋油器總成連接處有o型密封圈。其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廉、傳動效率高和工作可靠的特點。然而,該專利由前淋油器總成和后淋油器總成組成,前淋油器總成與變速器前殼采用徑向密封,前淋油器支架采用非金屬材料中鑲嵌銅套的結(jié)構(gòu)。后淋油器總成與變速器前殼、變速器后殼采用徑向密封,由四個固定螺栓將其安裝在前殼、后殼上,占用空間較大且安裝位置比較復(fù)雜。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更簡單、安裝更方便、成本更低廉、占用空間較小且安裝位置比較簡單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傳動系統(tǒng)潤滑噴管總成。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傳動系統(tǒng)潤滑噴管總成,該潤滑噴管總成包括潤滑總噴管、噴管支撐板、潤滑噴管接頭和o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副一軸潤滑支管、副二軸潤滑支管和齒輪潤滑支管,所述潤滑總噴管包括水平部分和由該水平部分的左端向下彎曲延伸的下彎曲部分、右端水平向前彎曲并垂直延伸的前彎曲部分,所述下彎曲部分的端部為開口并與潤滑噴管接頭的一端連接相通,所述潤滑噴管接頭的另一端與變速器右箱體連接并相通,所述前彎曲部分的端部封閉且懸置,所述潤滑總噴管的前彎曲部分上設(shè)有由封閉端依次向內(nèi)布置的倒擋齒輪潤滑油孔、二擋齒輪潤滑油孔、二四擋同步器潤滑油孔、四擋齒輪潤滑油孔,水平部分上設(shè)有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所述倒擋齒輪潤滑油孔、二擋齒輪潤滑油孔、二四擋同步器潤滑油孔、四擋齒輪潤滑油孔和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分別與變速器中的倒擋齒輪、二擋齒輪、二四擋同步器、四擋齒輪和中間軸右軸承孔、中間軸右軸承相對應(yīng),所述o型密封圈裝配于潤滑噴管接頭上且位于潤滑噴管接頭和變速器右箱體之間,所述噴管支撐板的一端在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靠近與前彎曲部分處與水平部分連接,另一端與變速器右箱體連接,所述副一軸潤滑支管和副二軸潤滑支管的朝向一致并分別位于潤滑噴管接頭與潤滑總噴管的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之間,以及潤滑總噴管上的四擋齒輪潤滑油孔與噴管支撐板之間,它們的一端分別與潤滑總噴管的下彎曲部分和水平部分相通連接,另一端懸置并分別接近變速器中的副一軸右軸承孔、副一軸右軸承和副二軸右軸承孔、副二軸右軸承,所述齒輪潤滑支管的一端封閉并懸置、另一端為開口端、位于潤滑總噴管的下彎曲部分與噴管支撐板之間,并與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連接相通,其整體的朝向與潤滑總噴管的前彎曲部分基本相同,在所述齒輪潤滑支管上設(shè)有依次由封閉端向開口端布置的一擋齒輪潤滑油孔、三擋齒輪潤滑油孔、三五擋同步器潤滑油孔和五擋齒輪潤滑油孔,所述一擋齒輪潤滑油孔、三擋齒輪潤滑油孔、三五擋同步器潤滑油孔和五擋齒輪潤滑油孔分別與變速器中的一擋齒輪、三擋齒輪、三五擋同步器和五擋齒輪相對應(yīng),所述變速器右箱體上設(shè)有讓位副一軸潤滑支管并與副一軸右軸承孔相通的第一凹槽,讓位副二軸潤滑支管并與副二軸右軸承孔相通的第二凹槽,以及與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方向一致并相通的缺口。
采用上述結(jié)構(gòu)后,本發(fā)明主要包括潤滑總噴管和噴管支撐板(該噴管支撐板相當(dāng)于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支架),副一軸潤滑支管、副二軸潤滑支管和齒輪潤滑支管,且分別用倒擋齒輪潤滑油孔、二擋齒輪潤滑油孔、二四擋同步器潤滑油孔、四擋齒輪潤滑油孔和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等取代了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相應(yīng)的噴油嘴,因而結(jié)構(gòu)更簡單、安裝更方便、成本更低廉。同時,只需將潤滑噴管接頭和噴管支撐板分別與變速器右箱體連接。因而,占用空間較小且安裝位置比較簡單。
優(yōu)選地,所述噴管支撐板的一端在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靠近與前彎曲部分處與水平部分可拆卸地連接,另一端與變速器右箱體可拆卸地連接。這使得噴管支撐板與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和變速器右箱體的連接、拆換均比較方便容易。
優(yōu)選地,所述噴管支撐板的另一端與變速器右箱體采用螺栓可拆卸地連接。這使得噴管支撐板與變速器右箱體的連接、拆換均更加方便容易。
優(yōu)選地,所述副一軸潤滑支管和副二軸潤滑支管的一端分別與潤滑總噴管的下彎曲部分和水平部分相通并焊接連接。這使得副一軸潤滑支管和副二軸潤滑支管與潤滑總噴管的下彎曲部分和水平部分的連接比較牢靠且容易。從而使得本發(fā)明的工作比較安全可靠。
優(yōu)選地,所述副一軸潤滑支管和副二軸潤滑支管的一端分別與潤滑總噴管的下彎曲部分和水平部分相通并可拆卸地連接。這使得副一軸潤滑支管和副二軸潤滑支管與潤滑總噴管的下彎曲部分和水平部分的連接、拆換均比較方便容易。
優(yōu)選地,所述副一軸潤滑支管和副二軸潤滑支管的一端分別與潤滑總噴管的下彎曲部分和水平部分相通并螺紋連接。這使得副一軸潤滑支管和副二軸潤滑支管與潤滑總噴管的下彎曲部分和水平部分的連接、拆換均更加方便容易。
優(yōu)選地,所述齒輪潤滑支管的開口端與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焊接連接并相通。這使得齒輪潤滑支管的開口端與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的連接比較牢靠且容易。從而使得本發(fā)明的工作比較安全可靠。
優(yōu)選地,所述齒輪潤滑支管的開口端與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可拆卸地連接并相通。這使得齒輪潤滑支管的開口端與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的連接、拆換均比較方便容易。
優(yōu)選地,所述齒輪潤滑支管的開口端與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螺紋連接并相通。這使得齒輪潤滑支管的開口端與潤滑總噴管的水平部分的連接、拆換均比較方便容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圖1的b向視圖;
圖3是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4是潤滑噴管總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優(yōu)選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詳細說明。
參見圖1至圖5,本發(fā)明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傳動系統(tǒng)潤滑噴管總成,該潤滑噴管總成1包括潤滑總噴管12、噴管支撐板14、潤滑噴管接頭11和o型密封圈39。由圖1至圖5可見,本發(fā)明還包括副一軸潤滑支管13、副二軸潤滑支管15和齒輪潤滑支管16,所述潤滑總噴管12包括水平部分12p和由該水平部分12p的左端向下彎曲延伸的下彎曲部分12pz、右端水平向前彎曲并垂直延伸的前彎曲部分12vz,所述下彎曲部分12pz的端部為開口并與潤滑噴管接頭11的一端連接相通,所述潤滑噴管接頭11的另一端與變速器右箱體2連接并相通,所述前彎曲部分12vz的端部封閉且懸置,所述潤滑總噴管12的前彎曲部分12vz上設(shè)有由封閉端依次向內(nèi)布置的倒擋齒輪潤滑油孔121、二擋齒輪潤滑油孔122、二四擋同步器潤滑油孔123、四擋齒輪潤滑油孔124,水平部分12p上設(shè)有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125,所述倒擋齒輪潤滑油孔121、二擋齒輪潤滑油孔122、二四擋同步器潤滑油孔123、四擋齒輪潤滑油孔124和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125分別與變速器中的倒擋齒輪7、二擋齒輪8、二四擋同步器9、四擋齒輪10和中間軸右軸承孔35、中間軸右軸承34相對應(yīng),所述o型密封圈39裝配于潤滑噴管接頭11上且位于潤滑噴管接頭11和變速器右箱體2之間,所述噴管支撐板14的一端在潤滑總噴管12的水平部分12p靠近與前彎曲部分12vz處與水平部分12p連接,另一端與變速器右箱體2連接,所述副一軸潤滑支管13和副二軸潤滑支管15的朝向一致并分別位于潤滑噴管接頭11與潤滑總噴管12的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125之間,以及潤滑總噴管12上的四擋齒輪潤滑油孔124與噴管支撐板14之間,它們的一端分別與潤滑總噴管12的下彎曲部分12pz和水平部分12p相通連接,另一端懸置并分別接近變速器中的副一軸右軸承孔32、副一軸右軸承31和副二軸右軸承孔37、副二軸右軸承36,所述齒輪潤滑支管16的一端封閉并懸置、另一端為開口端、位于潤滑總噴管12的下彎曲部分12pz與噴管支撐板14之間,并與潤滑總噴管12的水平部分12p連接相通,其整體的朝向與潤滑總噴管12的前彎曲部分12vz基本相同,在所述齒輪潤滑支管16上設(shè)有依次由封閉端向開口端布置的一擋齒輪潤滑油孔161、三擋齒輪潤滑油孔162、三五擋同步器潤滑油孔163和五擋齒輪潤滑油孔164、165,所述一擋齒輪潤滑油孔161、三擋齒輪潤滑油孔162、三五擋同步器潤滑油孔163和五擋齒輪潤滑油孔164、165分別與變速器中的一擋齒輪6、三擋齒輪5、三五擋同步器4和五擋齒輪3相對應(yīng),所述變速器右箱體2上設(shè)有讓位副一軸潤滑支管13并與副一軸右軸承孔32相通的第一凹槽21,讓位副二軸潤滑支管15并與副二軸右軸承孔37相通的第二凹槽23,以及與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125方向一致并相通的缺口22。
參見圖1至圖5,所述噴管支撐板14的一端在潤滑總噴管12的水平部分12p靠近與前彎曲部分12vz處與水平部分12p可拆卸地連接,另一端與變速器右箱體2可拆卸地連接。
所述噴管支撐板14的另一端與變速器右箱體2優(yōu)選采用螺栓20可拆卸地連接。
參見圖1至圖5,所述副一軸潤滑支管13和副二軸潤滑支管15的一端分別與潤滑總噴管12的下彎曲部分12pz和水平部分12p相通并優(yōu)選焊接連接。
所述副一軸潤滑支管13和副二軸潤滑支管15的一端分別與潤滑總噴管12的下彎曲部分12pz和水平部分12p相通并還優(yōu)選可拆卸地連接。
所述副一軸潤滑支管13和副二軸潤滑支管15的一端分別與潤滑總噴管12的下彎曲部分12pz和水平部分12p相通并進一步優(yōu)選螺紋可拆卸地連接。
參見圖1至圖5,所述齒輪潤滑支管16的開口端與潤滑總噴管12的水平部分12p優(yōu)選焊接連接并相通。
所述齒輪潤滑支管16的開口端與潤滑總噴管12的水平部分12p還優(yōu)選可拆卸地連接并相通。
所述齒輪潤滑支管16的開口端與潤滑總噴管12的水平部分12p還進一步優(yōu)選螺紋可拆卸地連接并相通。
本發(fā)明使用時,潤滑油從外部通過與變速器右箱體2連接的管道進入變速器右箱體2,并通過變速器右箱體2油道進入潤滑總噴管12的下彎曲部分12pz、水平部分12p和前彎曲部分12vz以及與潤滑總噴管12連接的齒輪潤滑支管16、副一軸潤滑支管13、副二軸潤滑支管15;
然后,一方面通過潤滑總噴管12的水平部分12p上的中間軸右軸承潤滑油孔125將一部分潤滑油噴射到中間軸右軸承孔35、中間軸右軸承34,并對中間軸右軸承孔35和中間軸右軸承34進行潤滑,其余潤滑油經(jīng)與中間軸右軸承孔35連通的缺口22流出;
另一方面,通過潤滑總噴管12的前彎曲部分12vz上的倒擋齒輪油孔121將潤滑油噴射到倒擋齒輪7、通過二擋齒輪油孔122將潤滑油噴射到二擋齒輪8、通過二四擋同步器油孔123將潤滑油噴射到二四擋同步器9、通過四擋齒輪油孔124將潤滑油噴射到四擋齒輪10并對它們進行潤滑;
同時,通過齒輪潤滑支管16上的一擋齒輪油孔161將潤滑油噴射到一擋齒輪6、通過三擋齒輪油孔162將潤滑油噴射到三擋齒輪5、通過三五擋同步器油孔163將潤滑油噴射到三五擋同步器4、通過五擋齒輪油孔164、165將潤滑油噴射到五擋齒輪3并對它們進行潤滑;
同時,通過副一軸潤滑支管13將潤滑油噴射到副一軸右軸承孔32和副一軸右軸承31并對它們進行潤滑,這些潤滑油的一部分通過與副一軸右軸承孔32相通的副一軸內(nèi)孔33對副一軸的其它零件進行潤滑,其余經(jīng)與副一軸右軸承孔32連通的第一凹槽21流出;
同時,通過副二軸潤滑支管15將潤滑油噴射到副二軸右軸承孔37和副二軸右軸承36,并對它們進行潤滑,這些潤滑油的一部分還通過與副二軸右軸承孔37相通的副二軸內(nèi)孔38對副二軸的其它零件進行潤滑,其余經(jīng)與副二軸右軸承孔37連通的第二凹槽23流出。
上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