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監(jiān)視電動機的狀態(tài)、并針對異常狀態(tài)保護電動機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廠中存在多個電動機,該設備的診斷是由維護部門通過五感診斷來進行判定的。特別是涉及重要度較高的電動機,由于需要定期診斷,成本較高。并且,在電動機中,若開始劣化則會引起劣化加速地發(fā)展。在交流電機的情況下,由機械應力和熱劣化所產生的絕緣物的空隙、損傷部會因放電等引起層間短路(layershort)(層間短路),有時會突然造成絕緣破壞,因此一旦電動機發(fā)生劣化則只會推進劣化進展的狀態(tài)。
因此,對于電動機的始終監(jiān)視技術的關注正在提高。然而,電動機的始終監(jiān)視大多以對每臺電動機安裝各種傳感器等測量設備為前提。作為測量設備例如有轉矩計、編碼器、加速度傳感器等。
但是,對于集中管理數(shù)百~數(shù)千臺電動機的電動機控制中心適用上述前提會導致布線的數(shù)量較多,因此該適用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需要一種裝置,其不使用特殊傳感器,而是根據(jù)通過電動機控制中心測量到的電流和電壓的信息來簡單地診斷電動機的狀態(tài),并且能提高可靠性、生產性、安全性。
例如,存在如下技術:即使電動機的容量、負載變化,也利用恒定電流設定電路調整出穩(wěn)定運轉時的電流,以此為基準,相對于該基準設定允許變動范圍的上限值、下限值以及脈動信號值來始終監(jiān)視電動機的負載電流,從而對電動機的異常運轉狀態(tài)進行監(jiān)視(參照專利文獻1)。
已知有一種電動機的良否診斷系統(tǒng),包括:特征量檢測單元,其根據(jù)流過作為診斷對象的電動機的電流檢測特征量;運算存儲單元,其預先導出并存儲當電動機處于正常狀態(tài)時通過特征量檢測單元獲得的特征量的平均和標準偏差;以及診斷單元,其基于由特征量檢測單元獲得的特征量和存儲于運算存儲單元的特征量的平均和標準偏差來計算隨機分布,從而診斷電動機是正常還是異常(參照專利文獻2)。
而且,已知有一種電動機定子繞組的短路診斷系統(tǒng),包括:檢測部,其檢測由電源提供給作為診斷對象的電動機的電壓和流過電動機的定子繞組的電流;判定部,其在將利用該檢測部檢測到的電壓為零的時刻作為開始時刻的規(guī)定時間后的電流值超過閾值的情況下,判定為定子繞組短路,該閾值是通過考慮定子繞組是正常、或是由于電感分量減少導致電流的相位提前的短路狀態(tài)而預先設定的(參照專利文獻3)。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62-21888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2-22048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第4367784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上述的電動機的定子繞組的短路診斷裝置中,由于負載轉矩變化、電源不平衡、接觸不良故障,會影響到計算參數(shù)。其結果,存在難以高精度地正確檢測繞組短路故障的問題。并且,在它們同時發(fā)生時,難以僅檢測出繞組短路故障,有可能會誤檢測。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種電動機的診斷裝置,目的是根據(jù)在電動機運行中在線獲得的電壓和電流信息,在不受負載轉矩變化、電源不平衡、接觸不良故障的影響的情況下僅檢測電動機的定子繞組的短路故障。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包括:電流檢測電路,其根據(jù)流過連接至電動機的電源的主電路的電流來檢測電動機的電流;電壓檢測電路,其根據(jù)電源的主電路的電壓來檢測電動機的電壓;邏輯運算部,其輸入電流檢測電路和電壓檢測電路的輸出并對電動機的繞組短路異常進行判定;顯示部,其在邏輯運算部檢測出電動機的異常時顯示異常情況;以及外部輸出部,其在邏輯運算部檢測出電動機的異常時將異常情況通知給外部,邏輯運算部根據(jù)通過分析電動機的電壓和電流得到的反相電流、反相電壓、正相電流、反相導納,即使在電動機運行中負載轉矩發(fā)生變化時也對電源不平衡進行區(qū)分,從而判定并檢測繞組短路。
本發(fā)明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包括:電流檢測電路,其根據(jù)流過連接至電動機的電源的主電路的電流來檢測電動機的電流;邏輯運算部,其輸入電流檢測電路的輸出并對電動機的繞組短路異常進行判定;顯示部,其在邏輯運算部檢測出電動機的異常時顯示異常情況;以及外部輸出部,其在邏輯運算部檢測出電動機的異常時將異常情況通知給外部,邏輯運算部根據(jù)通過分析電動機的電壓和電流得到的反相電流、正相電流,即使在電動機運行中負載轉矩發(fā)生變化時也對電源不平衡進行區(qū)分,從而判定并檢測繞組短路。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計算反相導納特性、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電壓不平衡率,即使在運行中伴隨發(fā)生負載轉矩變化的電動機中,繞組短路和電壓不平衡同時發(fā)生時,也能僅檢測繞組短路而不會誤檢測。能起到如下這樣的以往沒有的顯著效果:無論是導致電壓不平衡的電源不平衡還是電源線的接觸不良故障,都不會發(fā)生誤檢測。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的電路結構圖。
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診斷對象即繞組短路故障的示意圖。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的邏輯運算部的內部結構的圖。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正相電流和反相導納的關系的圖。
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反相電流和正相電流的關系的圖。
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每種故障情況的評價值的圖。
圖7是用于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繞組短路故障檢測算法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8是用于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繞組短路故障檢測算法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的電路結構圖。
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的邏輯運算部的內部結構的圖。
圖11是用于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繞組短路故障檢測算法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1.
下面,基于圖1~圖7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1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的結構電路圖,主要用于作為封閉式配電盤的控制中心。
在圖1中,在從電力系統(tǒng)引入的電源的主電路1中,設置有布線用斷路器2、電磁接觸器3、檢測主電路1的負載電流的儀表用變換器4、以及檢測主電路1的電壓的儀表用變壓器5,并且連接有作為負載的電動機6,通過電動機6運轉并驅動機械設備7。
電動機的診斷裝置100包括:連接于儀表用變壓器5的電壓檢測電路8、連接于儀表用變換器4的電流檢測電路9、邏輯運算電路(邏輯運算部)10、存儲電路11、以及設定電路12。
電壓檢測電路8檢測連接于電動機的電源的主電路1的線間電壓,并轉換成電動機的相電壓、大小等規(guī)定的信號,檢測電動機的電壓,并輸出至邏輯運算電路10和存儲電路11。電流檢測電路9檢測連接于電動機的電源的主電路1的負載電流,并轉換成電動機的相電流、大小等規(guī)定的信號,檢測電動機的電流,并輸出至邏輯運算電路10和存儲電路11。
邏輯運算電路10輸入電壓檢測電路8和電流檢測電路9的輸出,通過分析電動機的電壓和電流來計算反相電流、反相電壓、正相電流、反相導納等,即使在電動機運行中負載轉矩發(fā)生變化時也對電源不平衡、接觸不良進行區(qū)分,從而判定并檢測繞組短路。
設定電路12連接至存儲電路11,具有設置鍵,通過按下該設置鍵(例如長按),將初始的正常狀態(tài)的數(shù)據(jù)存儲保持于存儲電路11。能夠存儲在解除設置鍵之前的期間的數(shù)據(jù)。
顯示電路(顯示部)13連接至邏輯運算電路10,在邏輯運算電路10檢測到負載電流的異常、電動機6的異常時顯示異常狀態(tài)、警告等。驅動電路14連接至邏輯運算電路10,根據(jù)對來自儀表用變換器4的電流檢測信號進行運算得到的輸出來開閉電磁接觸器3。外部輸出電路(外部輸出部)15將來自邏輯運算電路10的異常狀態(tài)、警告等輸出至外部。
在圖2中示出本次診斷的繞組短路故障的示意圖。電動機6的定子繞組中,同層短路和層間短路均可能發(fā)生。而且,若將短路匝數(shù)設為nf,則一般用其與整體匝數(shù)n的比來表示短路率μ=nf/n。
在該發(fā)明中,在開始動作前,不需要輸入電動機6的額定信息。
圖3示出進行電動機6的定子繞組的短路檢測判定的邏輯運算電路10的內部結構圖,邏輯運算電路10由電流電壓轉換部21、初始分析部24、分析部27、判定部31構成。
電流電壓轉換部21由反相電流/反相電壓計算部22與正相電流/正相電壓計算部23構成,通過對稱坐標變換處理,利用式(1)~式(4)的計算式,從利用電壓檢測電路8與電流檢測電路9檢測出的三相電壓和電流轉換成反相電流isn、反相電壓vsn、正相電流isp以及正相電壓vsp。
[數(shù)學式1]
其中,
此處,isp:正相電流、isn:反相電流、iu:u相電流、iv:v相電流、iw:w相電流、vsp:正相電壓、vsn:反相電壓、vu:u相電壓、vv:v相電壓、vw:w相電壓。除了根據(jù)相電壓求得正相電壓和反相電壓的方法以外,還可以是根據(jù)線間電壓求得正相電壓和反相電壓的方法。
初始分析部24由正常狀態(tài)的反相導納特性分析部25和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分析部26構成。
反相導納特性分析部25在判定繞組短路前存儲正常時的反相導納值yn。反相導納yn由于滑動發(fā)生變化。即,由于負載轉矩的大小而導致值不同。為了確立不依賴于負載轉矩的判定方法,存儲相對于正常時的正相電流值的反相導納特性。存儲的時刻優(yōu)選為電動機運行時。這是因為能獲取從無負載時到有負載時的反相導納的數(shù)據(jù)。
圖4是由正相電流isp的變化產生的反相導納yn的特性的曲線圖無負載電流時的反相導納值y41較小,有負載時的反相導納值y42較大。為了減小處理內存量,優(yōu)選存儲的數(shù)據(jù)較少,因此在無法獲取數(shù)據(jù)的位置的反相導納中,例如決定利用近似曲線處理進行插補而得到的值。反相導納yn的值根據(jù)負載轉矩變化而不同,至少需要存儲在通常運轉時假設的轉矩范圍內的反相導納值。
為了進行接觸不良判定而實施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分析部26。此處,接觸不良是指假設例如用于連接電動機6與電源電纜(主電路1)的螺釘緊固部、其他存在螺釘?shù)奈恢?、電纜的劣化等。
對于用作評價繞組短路判定的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基于正常時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最小二乘法等統(tǒng)計處理來決定閾值。此時,若正相電流isp不變化則無法計算增加量。通常,負載設備始終處于產生轉矩的狀態(tài),因此認為沒有問題。根據(jù)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值,改變繞組短路判定方法。若由于接觸不良導致存在電阻分量,則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值變大。
圖5是正相電流isp與反相電流isn的特性的曲線圖。沒有接觸不良時的特性i51中,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較小,其斜率較小。另一方面,存在接觸電阻時的特性i52和特性i53中,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變大,其斜率變大。接觸電阻中,特性i53比特性i52更大?;谡r的結果(例如特性i51)預先決定用于進行接觸不良判定的閾值δ2。
分析部27由評價值分析部28與反相電流-正相電流分析部29以及電壓不平衡率分析部30構成,進行用于在判定部31中判定的繞組短路判定部32、接觸不良判定部33、電壓不平衡判定部34的分析。
評價值分析部28計算評價值a=|isn―yn*vsn|的值。
對于評價值a的計算進行說明。由電壓檢測電路8和電流檢測電路9更新電流(iu、iv、iw)電壓(vuv、vvw、vwu)。繞組短路是線圈導線間的短路現(xiàn)象,若發(fā)生繞組短路則3相定子電流為非對稱,因此能根據(jù)反相分量檢測出。若將3相感應電動機的定子繞組的一部分發(fā)生繞組短路時的短路率設為μ(=nf/n。各項的匝數(shù)n中的nf匝發(fā)生短路),則假設μ<<1,在正相電壓vsp與反相電壓vsn之間、以及在正相電流isp與反相電流isn之間導出以下的關系式。
[數(shù)學式2]
此處,yp、yn、ypn:導納、ω:電源角速度、rs:定子電阻、rr:轉子電阻、rf:短路電阻、ls:定子漏電感、lr:轉子漏電感、lm:勵磁電感、μ:短路率。
導納y的非對角分量ypn雖然可以設為繞組短路的指標,但是在實際領域中不容易計算非對角分量ypn。此處采用監(jiān)視反相電流isn與反相電壓vsn雙方的方法。未發(fā)生繞組短路時(μ=0)導納y的非對角分量ypn為零,因此
isn=y(tǒng)n·vsn···(8)。
若發(fā)生繞組短路,則isn發(fā)生變化。
isn=y(tǒng)n·vsn+ypn·vsp···(9)
通過監(jiān)視isn與vsn雙方,
若將評價值a=|isn-yn·vsn|···(10)作為指標,
則考慮能對發(fā)生繞組短路與發(fā)生電源電壓的不平衡(vsn的變化)進行區(qū)分。在導入初期,在作為未發(fā)生繞組短路而進行了初始化(計算yn)后,通過監(jiān)視式(10)的評價值a來判定繞組短路。
圖6是表示每種故障情況的評價值a的關系的圖。正常時的評價值a61、電壓不平衡時的評價值a62的評價值a較小,發(fā)生了短路故障時的評價值a63、a64較大。因而,通過在評價值a62與評價值a63之間設定評價值a的閾值δ1,從而能對電壓不平衡進行區(qū)分并檢測出繞組短路故障。
反相導納yn利用由反相導納特性分析部25計算出的數(shù)據(jù)。而且,在由評價值分析部28進行評價值分析時,通過代入各正相電流的反相導納值,從而能分析評價值。
反相電流-正相電流分析部29分析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在實施判定前,對利用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分析部26分析得到的正常時的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的增加量進行存儲,通過統(tǒng)計處理預先決定閾值δ2。然后,反相電流-正相電流分析部29分析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能根據(jù)該增加量大于閾值δ2還是小于閾值δ2來判別電動機6的繞組短路和接觸不良。
電壓不平衡率分析部30根據(jù)各相的相電壓或者線間電壓來計算電壓不平衡率。
電壓不平衡vunbal在例如根據(jù)線間電壓計算時用下式求得。
電壓不平衡率=((各線間電壓與平均電壓的最大差)/平均電壓)×100%
即(vuv-vavg)/vavg×100%
(vvw-vavg)/vavg×100%
(vwu-vavg)/vavg×100%的最大值
但是,平均電壓vavg=(vuv+vvw+vwu)/3
在判定部31中,通過對利用分析部27計算得到的各分析結果與閾值δ1、δ2等進行比較,利用繞組短路判定部32進行繞組短路的判定,利用接觸不良判定部33進行接觸不良的判定,利用電壓不平衡判定部34進行電壓不平衡的判定。判定結果發(fā)送至圖1所示的顯示電路13、驅動電路14以及外部輸出電路15。
顯示電路13在檢測到電動機6的繞組短路、接觸不良等異常時顯示異常狀態(tài)、警告等。驅動電路14在檢測到電動機6的異常時開閉電磁接觸器3。外部輸出電路(外部輸出部)15將上述的電動機6的異常狀態(tài)、警告等輸出至外部。
接著,基于圖7的流程圖對電動機的診斷裝置的診斷處理進行說明。步驟s1中,獲取電動機的電壓(線間電壓或者相電壓)v與電流(相電流)i,在步驟s2中,計算反相電流isn、反相電壓vsn、正相電流isp、電壓不平衡率vunbal以及電源電壓vs。步驟s3中,進行初次判定,在初次時(是)前進至步驟s4,并存儲電源電壓vs。另外,步驟s2的電源電壓vs的計算以及步驟s4的電源電壓vs的存儲也可以省略。
步驟s5根據(jù)反相電流-反相電壓特性計算反相導納yn,并存儲反相導納yn的正相電流特性。步驟s6中,根據(jù)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計算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isn/△isp,并設定增加量的閾值δ2。之后,返回至開始(start)。
在步驟s3中,并非初次時(否),前進至步驟s7,將電壓不平衡率vunbal與閾值5%進行比較。該閾值5%不限于該值,能設定成認為產生了電壓不平衡的規(guī)定值。步驟s7中,在電壓不平衡率vunbal為閾值5%以上時(否),顯示為電壓不平衡。
另一方面,電壓不平衡率vunbal小于閾值5%時(是),前進至步驟s8。步驟s8中,將評價值a=|isn―yn*vsn|與閾值δ1比較。評價值a為閾值δ1以上時(是),前進至步驟s9,將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isn/△isp與閾值δ2比較。在步驟s9中,反相電流△isn/正相電流△isp小于閾值δ2時(是)判定為繞組短路,反相電流△isn/正相電流△isp為閾值δ2以上時(否)判定為接觸不良。
步驟s8中,評價值a小于閾值δ1時(否),前進至步驟s10,將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isn/△isp與閾值δ2比較。步驟s10中,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小于閾值δ2時(是),判定為正常。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isn/△isp為閾值δ2以上時(否),前進至步驟s11。步驟s11中,對評價值a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特性進行計算,正相電流isp近似成0a來求出截距(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據(jù)多個測量繪圖求出截距),并將該值與閾值δ3比較。該閾值δ3是比閾值δ1稍小的值。在步驟s11中,評價值a為閾值δ3以上時(是)判定為繞組短路,評價值a小于閾值δ3時(否)判定為接觸不良。
由此,實施方式1的發(fā)明利用分析電動機的電壓和電流而得到的反相電流、反相電壓、正相電流、反相導納的要素來判定電動機的異常狀態(tài),因此即使在電動機運行中負載轉矩發(fā)生變化時也能對電源不平衡進行區(qū)分,從而能判定并檢測繞組短路。此外,即使在電源線接觸不良時也能對電動機的繞組短路進行判定。
實施方式2.
接著,基于圖8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
圖8示出實施方式2的診斷處理的流程圖,由于從步驟s1到步驟s7與實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在圖8的步驟s8中,將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與閾值δ2比較。步驟s8中,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小于閾值δ2時(是),前進至步驟s9。
步驟s9中,將評價值a=|isn―yn*vsn|與閾值δ1比較。在評價值a為閾值δ1以上時(是)判定為繞組短路,評價值a小于閾值δ1時(否)判定為正常。
步驟s8中,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為閾值δ2以上時(否),前進至步驟s10。步驟s10中,對評價值a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特性進行計算,正相電流isp近似成0a來求出截距(利用最小二乘法根據(jù)多個測量繪圖求出截距),并將該值與閾值δ3比較。該值為閾值δ3以上時(是)判定為繞組短路,該值小于閾值δ3時(否)判定為接觸不良。
由此,實施方式2的發(fā)明與實施方式1相同,利用分析電動機的電壓和電流而得到的反相電流、反相電壓、正相電流、反相導納的要素來判定電動機的異常狀態(tài),即使相對于實施方式1變更判定方法,在電動機運行中負載轉矩發(fā)生變化時也能判定并檢測繞組短路。此外,即使在電源線接觸不良時也能對電動機的繞組短路進行判定。
實施方式3.
接著,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所涉及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
實施方式1、2中,對于每個電動機6分別具備1個邏輯運算部10,但在實施方式3中,對于多個電動機利用1個邏輯運算部10來分析電壓和電流信號并判定異常。
作為實施方式1的缺點,在初次的正常值存儲時,假設已經發(fā)生故障的電動機的情況下,在初次會存儲異常值。因此,通過將多臺電動機的信息一并處理,例如在相同電動機的情況下,在初次判定中能判定是正常還是異常。
實施方式4.
接著,基于圖9~圖11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
在實施方式1中,是使用了電動機的電流和電壓的診斷判定。在實施方式4中,是僅利用電動機的電流來判定繞組短路的方法。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電動機的診斷裝置的結構電路圖,從圖1的結構中去除了儀表用變壓器5和電壓檢測電路8。圖9中,對于與圖1相同或者相對應部分的結構標注相同的標號,并省略其說明。
圖10示出進行電動機6的定子繞組的短路檢測判定的邏輯運算電路10的內部結構圖,與圖3相同或者相對應的部分標注相同的標號。
圖10中,邏輯運算電路10由電流轉換部21a、初始分析部24、分析部27以及判定部31構成。
電流轉換部21a具備反相電流計算部22a和正相電流計算部23a,通過對稱坐標變換處理利用式(1)(2)的計算式,轉換成反相電流isn和正相電流isp。初始分析部24具備進行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分析的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分析部26,并進行接觸不良判定。若由于接觸不良導致存在電阻分量,則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變大。以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要領,預先決定用于進行接觸不良判定的閾值δ2。
分析部27具備反相電流-正相電流分析部29,分析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判定部31具備繞組短路判定部32和接觸不良判定部33,根據(jù)由反相電流-正相電流分析部29得到的分析結果和反相電流值,分別進行繞組短路和接觸不良的判定。
圖11中示出實施方式4的診斷處理的流程圖。在圖11的步驟s1中,獲取電流i,在步驟s2中計算反相電流isn和正相電流isp。步驟s3中,進行初次判定,在初次時(是)前進至步驟s4,利用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計算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并且決定閾值δ2。之后,返回至開始(start)。
經過步驟s1~s3,在步驟s3判定為并非初次時(否),前進至步驟s5,將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與閾值δ2比較。
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為閾值δ2以上時(否),判定為接觸不良。反相電流isn相對于正相電流isp的增加量小于閾值δ2時(是),前進至步驟s6,并將反相電流isn的值與閾值δ4比較。另外,閾值δ4通過實際的試驗等決定成規(guī)定值。在步驟s6中,反相電流isn為閾值δ4以上時(是)判定為繞組短路,反相電流isn小于閾值δ4時(否)判定為正常。
由此,實施方式4的發(fā)明與實施方式1和2那樣利用電壓和電流進行檢測的情況相比檢測精度較差,然而,僅利用電流,即使在電動機運行中負載轉矩發(fā)生變化時也能判定并檢測繞組短路。此外,即使在電源線接觸不良時也能對電動機的繞組短路進行判定。
以上,對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實施方式,能進行各種設計變更,在其發(fā)明的范圍內,能夠對各個實施方式進行自由地組合,或者對各個實施方式進行適當?shù)刈冃巍⑹÷浴?/p>
標號說明
1:主電路
2:布線斷路器
3:電磁接觸器
4:儀表用變換器
5:儀表用變壓器
6:電動機
7:機械設備
8:電壓檢測電路
9:電流檢測電路
10:邏輯運算電路
11:存儲電路
12:設定電路
13:顯示電路
14:驅動電路
15:外部輸出電路
21:電流電壓轉換部
21a:電流轉換部
22:反相電流/電壓計算部
22a:反相電流計算部
23:正相電流/電壓計算部
23a:正相電流計算部
24:初始分析部
25:反相導納特性分析部
26: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分析部
27:分析部
28:評價值分析部
29:反相電流-正相電流特性分析部
30:電壓不平衡率分析部
31:判定部
32:繞組短路判定部
33:接觸不良判定部
34:電壓不平衡判定部
100:電動機的診斷裝置。